未央宫.宣室殿
“……此事,都是臣处置不当,给了贼人可趁之机。”霍光叩首在刘弗陵跟前,沉声说道,“臣愿担此全责。”
刘弗陵站起身,走到霍光身边,将他搀扶起来,叹气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大将军也不必太过自责。”
霍光看着刘弗陵全然信任的目光,心中感动,他固执得不肯起身,说道:“陛下,臣有愧。”
“本来,还想等大将军安置妥当了,亲自来与朕解释的。”刘弗陵硬是把霍光从地上拉了起来,笑着说道,“没想到竟出了这样的大变故。以前,朕还以为,大将军你从来都不会犯错呢。原来却也是个凡人。”
“陛下?”霍光见刘弗陵态度轻松,竟还有心情调笑,不觉有些惊讶,“您不生气?”
“谁说的,朕在生气。”刘弗陵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大将军这阵子做的让朕生气的事情,还真不止一件。”
“臣有罪,臣……”霍光一听,立刻请罪。
“先别急着请罪,听朕把话说完。”刘弗陵挥手制止了霍光的辩解,说道,“那个谣言,大将军一定知道得比朕更早。可你没告诉朕。因为你想在朕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去解决这件事情,让朕不必忧心,不必烦恼。而当朕偶然得知了谣言,你又不来向朕解释。因为,你想让朕自己去想明白,想清楚。你甚至不愿意做任何一点事情来干扰朕。可是,大将军,如果朕想不通呢?如果朕猜忌你大权独揽呢?你只想着考验朕,让朕成长,难道没有想过自己吗?从来权臣不易做,你应该更懂得保护自己。大将军。”
“陛下!”霍光惊讶地看着刘弗陵,完全没想到他竟然会说这样的话。他微微低下头,掩盖那难以抑制的激动,沉声道,“只要能不负先皇所托,辅佐陛下成为一代圣君。臣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刘弗陵再一次沉重地摇了摇头,他直视着霍光,说道:“大将军,朕说过,不想做一个像父皇那样的皇帝。如果说,做皇帝就要断绝七情六欲,称孤道寡,处处疑人,疑人处处。那朕宁可不做这个皇帝。所以,即使是大将军你,也不要试着将朕教成父皇,更别拿你自己给朕当试炼。朕不喜欢,很不喜欢。”
霍光听完之后,又是感动又是惶恐,心中百味杂陈,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这假太子既然入了狱,到底该如何处置,还须得拿个章法出来。大将军,可有什么想法?”刘弗陵将自己心底的话说出来之后,便觉舒畅许多,他对霍光的神色视而不见,直接把话题掉转开来。
霍光亦知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若真的在此做小儿女态流泪感慨,却显得可笑。他立刻直起身子,回道:“臣原想放长线钓大鱼,不过,却没想到今日竟会有那么多长安民众得了消息,也没料到隽不疑会贸然行事。一时确有些措手不及了。”
“隽不疑此人似乎鲁莽了些。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刘弗陵皱了皱眉头。假太子之事已发生有几日了,可霍光与他没表态之前,满朝大臣是噤若寒蝉。偏偏今日,那假太子出宫别居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而隽不疑又恰逢其会地来把人给抓了。
霍光沉吟了一下,说道:“隽不疑当初发齐王孙泽谋反,收捕有功,所以擢拔为京兆尹。这些年来,他治民虽严,去是严而不残,风评一直不错。他这次贸然行事也出乎老臣意料。臣已命人将他截住,不如陛下招他前来御前对答,问个究竟吧。”
刘弗陵默默点了点头,廉姜立刻会意,忙出去命人把隽不疑唤了进来。
隽不疑做京兆尹虽然有些年头了,不过却还是第一次拜见这位少年天子。他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大礼后,便俯首等待着。
“平身吧。”刘弗陵看着隽不疑,发现他的官袍从衣襟到袖口都整整齐齐,没有一丝折痕。刘弗陵想,这是一个非常一丝不苟的人。他清了清嗓子,问道,“你今日拘了那位自称太子之人?”
“是,臣的确拘了那妄称太子之人。”隽不疑点了点头,回答道,“自此人出现在北阙,就引得人心惶惶。臣早就在忧虑此事,可惜臣资质愚钝,一直早昨晚经人提点才晓得该如何行事。”
“经人提点?谁提点你的?”刘弗陵目露精光。
“孔子所著之《春秋》提点了臣。”隽不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春秋》上说,昔年卫国太子蒯聩违命出奔,再度归来时,国君辄便不准他回国。《春秋》褒扬了卫君辄。我朝自先丞相公孙弘以来,甚崇春秋决狱。既然《春秋》说出奔太子错了,那么今日归来的这位,自然也是错。”
“……这么说,今日之举,其实是你夜览《春秋》,偶然所得吗?”刘弗陵听到这话,略微心安。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