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晚上蹿上跳下吱吱直叫,肆无忌惮,吵得人心烦意躁难以入眠……老鼠在人的头脑里留下个罪犯、恶棍的印象,历史可谓悠久了。《诗经·国风·魏风》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描述的就是这类形象;晚唐著名诗人曹邺的诗作《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如君口。”将老鼠比做贪官。老鼠可谓“罪恶累累”,于是就有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俗话;于是就有了若不用“忌器”便无疑要“投鼠”的成语“投鼠忌器”;于是老鼠便上了“四害”的黑名单。
老鼠对人也确有不少有害因素。然而都归结为老鼠的罪状,似乎不完全公道。老鼠也是地球上生存的物种之一。所有动物中,除了人类能生产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外,其他都只能寻找现成食物生存,都是“不劳而获”;除了豢养的家禽家畜,都难脱“偷”、“抢”的嫌疑;在食物链的循环中,还难免残酷的掠杀。老鼠的“偷”是生存本能,咬碎衣物等是它们的生理特性,并没有因为牙要磨而专门咬人,与豺、狼、虎、豹、狮、熊、狐、鳄鱼那么凶暴残忍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老鼠身上带病菌,也不是它们自身的错,决不是它们蓄意要陷害人类,它们体小力弱,怕受攻击与伤害,只能躲在阴暗的洞中,那正是病菌容易生存繁殖之处……可见人们对老鼠,怀有很严重的偏见。曹邺将老鼠比做贪官,实是冤案。官仓有粮,本能驱使老鼠要去觅食,目的很直接,不等于贪得无厌;而贪官肥私并非仅为生存,是为占有,是占据非分的钱物转化成奢华、糜烂、荒淫的享受。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曹邺借官仓的老鼠讽刺和诅咒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吏,被认为是一代正直文人,是敢直言时弊,从而也赢得青史留名,却是靠冤屈老鼠的比喻成就了他这首诗艺术上的光环。
固然,老鼠对人有危害,这种危害就一定比人们喜爱的动物大吗?譬如,人们普遍觉得狗、猫、兔子很可爱,其实,这些动物如若人们不豢养,不给它们供应食物和住处,不给予它们宠爱,危害不见得比老鼠小。狗会咬人,会致狂犬病,如今每年被病犬咬了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比那次沙斯流行死的还多;猫不断磨爪也和老鼠磨牙一样,也会破坏家具,流落在外也会偷鸡、偷鱼、偷各种食物,也会传染疾病;兔子在人们印象中算是最温和的了,数年前媒体曾报道,澳大利亚野生兔子繁殖过快,数以几十万计的兔子吃掉大片大片的农作物,造成了威胁大批农民生存的兔灾,那是老鼠远远没有能力创造的奇迹……人们何时又给过老鼠与狗、猫、兔同样关爱的呢?也难怪,老鼠有一点很蠢,不懂得像狗、猫那样讨主人欢心。
两千多年来人们给老鼠定罪戴上坏分子帽子,显然有失公允。这是不是因为人在认识上,有片面性和印象观念,缺少科学的思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美国迪斯尼公司塑造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就很可爱,在全球受欢迎程度,恐怕是所有卡通形象中首屈一指的;近几年看到西方制作的童话动画片中,也有以老鼠为正面主人公的,描写了老鼠群体之间以及鼠和猫之间的关系,恰恰把猫写成了“反面人物”……这些,是不是可以反映出西方人与我们在思维方法的不同和认识上的差异呢?
不过,我们民间还是有关于老鼠可爱的传说,如大年初一晚上老鼠嫁女儿。现代曾有画家根据这传说充分展开想象,以浪漫主义手法画出大年初一老鼠嫁女儿的热闹的喜庆场面。在中国,总算还有人对老鼠投付一点感情。
我这幅老鼠偷鸡蛋的画,画于1996年初,作画时也是想到儿时听过的一个民间传说,觉得有趣,照这个传说的意思,表现老鼠的聪明、机灵,即兴一挥而就的。题字“协力同心”,将其拟人化,颂扬其团结协作精神,也更添情趣。画技虽不怎样,展出时人们还是被其情趣吸引了。历时多年还不断有人提到它,可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见人们乐意接受老鼠这可爱的形象,而承认它“偷”得合理。老鼠该有些安慰了。
想起周忱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明理财名臣,永乐进士。思维敏锐,巨万钱谷,屈指算就。宣德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