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路保送到北大 > 2006年7月24日

2006年7月24日

我与丁羽在家里经常打乒乓球。早年家里房子小的时候,就把茶几放在客厅中央,在茶几中间放几本厚书当网子,就打起来。特别适合节假日家里的“课间休息”,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打一会,活跃气氛,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水平,好处非常多。特别是我发明了一个活动和学习有机结合的好办法,即:丁羽每输一个球就要当场复习一个英语单词。我在身边放一个英语单词本,我说汉语单词,他说出相对应的英语单词的读音和拼写方法。说错的,就在该单词上做个记号,以后再多复习。就这样,丁羽边练边学,兴趣盎然。

后来,我家换了较大的房子。我按照正规乒乓球桌二分之一的比例设计了一个可拼装、拆卸的小乒乓球桌,用时拼接起来,上面拉上正规的乒乓球网子,放在客厅里打一会儿,还真像那么回事。条件改善了,但打乒乓球、复习单词的做法却一直没有变。

六、家庭体育多样化

孩子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家里随时随地开展体育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我花30多元钱在小商品市场买了一个家用儿童篮球筐,把它固定在客厅的墙上,买一个篮球,就与丁羽一起在家里打篮球,练投篮,练过人,很有趣。我们的房子隔音­性­比较好,我们做过测试:让丁羽在楼上过道里拍球,我到下一层楼听声音,发现不是太大。另外,我要求丁羽不要在午休或晚上10点后拍球,以免影响楼下人休息。再者,也感谢住楼下人的体谅,他们知道我家有个学龄儿童,也确实“忍耐”了几年。

我在室内过道的两面墙壁间固定上一段水管,就制成了室内单杠。每当看到丁羽学习时间长了,就提醒他拉几下单杠,做几个引体向上。有时也与他比赛看谁拉得多,但确实不是他的对手。由于经常拉单杠,丁羽能连续拉20多个。中考和高考时体育考试都有引体向上的科目,要求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一次连续拉10个,不少学生过不了关,而大部分学生是靠突击勉强过关,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大的。有的练得胳膊红肿,有的请专门体育老师拿出整块时间补课,还有的­干­脆到医院走后门弄个“免体”。这几年由于“免体”的学生太多,有关部门已经调整政策,高考中的“免体”生已影响到录取。再说,中考、高考前正是冲刺阶段,各科之间都争时间,那时,再抽出整块时间练体育,真是难以应付。我认为,这里面有个统筹的问题,你一天到晚手忙脚乱不可开交,效果反倒不见得好,人家有条不紊轻松自在,却胜券在握,差别就在平时的安排,你是搞突击,人家是早有准备,在不经意间完成。你想,一个平时能拉20个引体向上的孩子,通过连续拉10个就算优秀的考试能有困难吗,还用得着突击准备吗?

我在客厅的墙壁上画上高度线,就和丁羽一起练习摸高。从丁羽能摸到门的上沿开始,一直练到现在能用双手手心碰触房顶。这也是我的一项得意发明。

我与丁羽在家里开展的体育活动还有斗­鸡­(双手抱起自己的一条腿,互相碰撞,将对方悬起的腿碰落到地上为赢)、将对方推出圈外、掰手腕、跳绳、踢毽子等。有时还练习哑铃、拉力器等器械活动。我还经常让丁羽跳床,就是让他从地上往床上跳,用床单上的条纹作标尺,逐步加大距离。

邻居家的孩子来我家串门,我就请他们一起玩,举办室内运动比赛,以增强家庭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有时丁羽练得肌­肉­疼痛,我就告诉他,这种疼痛是一种甜蜜的疼痛,是付出辛劳后的收获,是促使肌­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良­性­刺激。你羡慕那些肌­肉­发达的男子汉,他们发达的肌­肉­没有一个是天生的,都是通过锻炼取得的,都是付出了肌­肉­疼痛的代价的。你忍住疼痛继续锻炼,你就会拥有你所羡慕的发达的肌­肉­。丁羽蜷起胳膊,察看自己那块可怜巴巴的肌­肉­,似乎感到自惭。他开始坚持练习拉拉力器。开始时只能拉开两根弹簧,经过两个多月的苦练,他已能拉开4根弹簧,他对自己肌­肉­力量的进步速度也感到惊讶,真正认识到肌­肉­力量是练出来的,初步尝到了锻炼的甜头。再度蜷起胳膊察看,肌­肉­块明显增大。我告诉他,我年轻时能拉开5根弹簧,我的朋友中有人能拉开7根弹簧,他听后非常吃惊,知道了人的肌­肉­力量的潜力有多么大,表示争取尽快超过这些人的记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家庭体育(4)

体育运动能增强孩子的神经系统、心脏工作能力、肺活量、肌­肉­力量,增加体重、身高;体育运动能培养孩子勇敢顽强的意志,活泼愉快的心情,勇于拼搏和不怕困难的品德,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能促进孩子身体健美,促进孩子素质全面发展。做家长的千万不能认为体育耽误了学习时间而限制孩子从事体育活动,而是要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活动条件,支持、引导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运动兴趣。要相信体育活动和学习是不矛盾的,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孩子在学习和运动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他完全有能力在锻炼好身体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如果他学习方面有困难,你也不应该从体育锻炼多花了点时间和­精­力方面找原因,而应该在孩子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效率、兴趣等方面找原因。

骑车去高考

家长心语:

在孩子高考前,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平时­干­什么还­干­什么,平时怎么对待孩子还是怎样对待孩子,避免用特殊的关照刺激孩子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神经。

高考前夕,有同事对我讲,你家丁羽这么优秀,高考时还不得雇辆专车,在考点附近开个豪华房间。我只是一笑了之:你们的好意我领了,但你们的建议我不能采纳。

丁羽既没有乘专车,也没有打的,而是骑自行车去的,而且坚决不让家里任何人送。我知道丁羽这样做是对的。高考本身就很紧张,家人送行只能进一步制造紧张气氛,而且对考生也确实起不到任何作用。考前的家长会上,老师已嘱咐家长,高考时乘坐交通工具要视距离而定,能骑车的不要坐车,能步行的不要骑车。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北京道路拥挤,要确保按时到达,步行最保险,骑自行车次之,而坐车最危险。

你看现在的高考,已被媒体炒成什么样了。如果哪个孩子忘带考试用具了,考场已准备了备用的;忘带证件了,可以先考着,联系家长送来;路上因事耽误了,警察叔叔会用摩托车开道送你去;北京市甚至规定考前和考试中的一个星期里,居民楼周围要停止施工,连老年秧歌队也要歇几天,以免噪声扰考。在北京,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的孩子考前什么都不用带,保证是一路绿灯。我还看到,在考点的校门口,考生的母校都有值班老师,他们也准备了考试用具,以防万一,在进考场前还要再殷殷嘱咐几句。在这种全民如临大敌的氛围里,家长们再都拥在校门口,人山人海,那种气氛本身就会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

值得一提的是,丁羽参加高考从家里走时喝了一杯咖啡,这是与有关高考注意事项相违背的。当时,我也并未反对,仅就此开了一句玩笑:这不能算服兴奋剂吧?

就此问题,我想多说几句。如果你查资料或请教别人,一般都不赞成考前喝咖啡。我想,这是对的。因为高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过分紧张,而咖啡是提神的,是治疗提不起­精­神来的,你已经过分紧张,再用它提­精­神,岂不是火上浇油。丁羽考前喝咖啡,我没有­干­涉,想必是他觉得不紧张,需要提提­精­神。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一是有关资料上讲的不一定全是适合每个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有关资料往往是针对大多数人讲的。二是大家也不要认为我的孩子考前喝了咖啡考上了北大,就认为高考前喝咖啡是对的,你也要求孩子高考前喝咖啡。不能认为某人考好了,上了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他的一切做法就都成了经验。现在确有一部分不负责任的作者,自己孩子成功之后就胡说八道,误人子弟。例如,明明自己没有进行胎教,却硬要从胎教写起;自己没有进行早期开发教育,就以给孩子快乐童年为由,贬低早期开发教育的作用。我看了这样的书是非常反感的。像高考前能不能喝咖啡这一类问题,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对与错,要进行具体分析,在理解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孩子具体情况作决定,才能避免盲从,才是最科学也是最符合实际的。

具体到高考前如何放松,如何将练习当高考,将高考当练习,考场上发生紧张之后如何利用深呼吸来缓解之类的方法问题,高考前各校老师都会发资料、请专家讲课辅导等,网上也有大量的专家体会文章,您不妨多看看,多听听,多与孩子交流交流,相信不难找到适合您孩子特点的方法。千万不能盲从,更不能自以为是。

面对重大事件,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是怯场,是由环境和自我心理所造成的过度紧张。作为家长,在孩子高考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平时­干­什么还­干­什么,平时怎么对待孩子还是怎样对待孩子,避免用特殊的关照刺激孩子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神经。请相信,孩子高考前你是帮不上忙的,你一定要硬帮,肯定是越帮越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只养你18岁(1)

家长心语:

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财富,是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出类拔萃的处世能力和自强、自立的­精­神追求。

爱孩子爱得是否科学、理智,是一门大学问。爱孩子的方式方法,能充分显示出爱的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2006年4月5日是丁羽18周岁生日。这个生日不同的是,我与他做了一次长谈,并签了一个协议。

谈话内容大致为18周岁作为成|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社会、家庭和法律责任。我对他说,在社会上,你已经是承担完全责任能力的成年人,你要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负责;在家庭中,你作为成年人应关心、保护和照顾家人,使他们得到亲情的满足,并在父母年老时承担赡养义务;在经济上,你应该开始独立养活自己,并规划自己的人生。

签订协议全文如下:

丁羽年满18周岁,父母抚养义务从法律上结束。丁羽自愿承担自己上学、生活等方面的经济负担。今后,凡丁羽用钱均记入账目,待其有能力偿还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一并偿还父母,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丁羽签字:同意。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