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13 法兰克王国!西欧最后的屏障

13 法兰克王国!西欧最后的屏障

*人入侵的时候,查理身处内忧外患之中,高卢西南部崛起的新兴贵族首领阿基坦公爵欧多(Odo)反对他当权,两家经常开战,查理败多胜少,这令他寝食难安,如坐针毡。

查理被欧多搅得心神不宁,殴多的日子也不好过。

欧多的领地阿基坦就在比利牛斯山以北,法兰克王国最南部的地区,*人稍一使劲就能攻到阿基坦。也就是说,殴多实际上夹在查理和*人之间,这个夹板罪可不好受。

721年,*统帅阿尔萨姆率军入侵阿基坦,矛头直指重镇图卢兹。欧多自知寡不敌众,便离开图卢兹,到后方搬兵去也。

不久图卢兹被围,虽然没有公爵负责指挥,但是守军坚信援兵一定会到,因此打得十分顽强。*军以步兵为主,对攻城却很不在行,连个像样的重型攻城武器都没有,面对坚固的城墙和高耸入云的塔楼,派上去的人只有送死一条路。

三个月过去了,图卢兹守军快挺不住了,士气一天不如一天,他们心想,公爵一走杳无音信,援兵啥时候能到?

阿尔萨姆集中所有军队全力攻城,对图卢兹志在必得。他既没在外围布置防御部队,也没派探马侦查是否有敌人援军赶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再让你们死挺,等我进城杀你们个­鸡­犬不留。

就因为他的一根筋和轻敌,灾难降临了。

6月9日,阿尔萨姆正在聚­精­会神地观察战场动向,图卢兹守军已经开始动摇,心生投降的念头。

突然,*军后队一阵大乱,士兵被杀得四散逃窜。阿尔萨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纳闷间一名士兵奔来报告:“大事不好,敌人从背后杀过来了。”

阿尔萨姆大吃一惊,他回头一看,敌军已经冲散了后队,正向前队冲来。

欧多指挥援军越战越勇,势如破竹,这一招突袭令*军猝手不及,可说是一触即溃。

那些攻城的士兵看到敌人从身后杀来,都慌了神,可是自己还趴在城墙上呢,怎么办呀?离地面近的­干­脆跳下来,撒腿就跑;趴在半截腰的吓得连动也不敢动,差点尿了裤子。

守军看到援兵抵达,顿时士气大振,用滚木擂石送了那些蚁附城墙的敌兵一程。阿尔萨姆在交战中身受重伤,随着一小撮败兵落荒而逃,不久便不治身亡。

欧多松了口气,可是图卢兹战役的胜利并没能阻止*人的进攻。

逼于北方的查理和南方*人的双重压力,欧多被迫将女儿嫁给西班牙副总督穆纽札,与*人结成同盟。

美人计用得不错,*军在入侵到欧多领地的南部边境时停住了脚步。

谁成想,穆纽札在翌年背叛西班牙总督阿卜杜勒•拉赫曼(Abdul Rahman Al Ghafiqi),他的反抗很快便被讨平。

穆纽札死了不要紧,欧多惨了。欧多是穆纽札的老丈人,可不是阿卜杜勒的老丈人,欧多再没女儿可以用美人计了,再说阿卜杜勒也未必吃这一套。

搞定了欧多的姑爷,阿卜杜勒转过头来盯上叛臣的老丈人。

732年,阿卜杜勒带领*重骑兵和摩尔轻骑兵,以及调来的*各省军队,约八万余众潮水般越过比利牛斯山,开进高卢西南部,首当其冲的当然还是欧多的领地。

查理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哈哈大笑,你去死吧,欧多,你瞧你妈给你起的名字,殴多,殴多,麻烦真够多,呜哈哈哈!

面对汹涌的八万大军,欧多的想法和查理完全不一样,他在图卢兹大破*军,还击毙了敌军统帅,他根本没把这些骑骆驼的家伙放在眼里,你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我杀一双。

信心百倍的欧多亲率军队迎战*军。欧多的军队以步兵为主,仅有少量轻骑兵。在波尔多,一场以步兵对骑兵的战斗由此展开。

这次轮到欧多吃大亏了,*重骑兵在战场上飞驰狂奔,欧多的士兵被冲得毫无阵形。在重骑兵的轮番冲锋下,欧多的军队迅速崩溃,他自己也挂了彩,落荒而逃。

*军在波尔多烧杀­奸­­淫­一顿,在加龙河(位于法国西南部)再次重创欧多。两仗下来,欧多几乎全军覆没。

为什么在图卢兹能打赢,如今却败得这么惨呢?

原来,图卢兹之战中,欧多采用突袭战术,使敌人措手不及,而且*军全是步兵,统帅又过于轻敌,因此他胜了。可是后面这两次欧多面对的是重骑兵,自己的多是步兵,双方还是正面交锋,当然会败。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欧多实在没辙,带着残兵败将、硬着头皮投靠查理。

【铁锤查理】

查理得意至极,呵呵笑个不停,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查理虽然生­性­残忍,却并非莽夫。

《君主论》中有句名言“人的一个共同短处就是不会在过好日子的时候做好抗击风暴的准备。”

查理将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人和法兰克人已经多多少少冲突了二十年。

查理时刻防备着*人的进攻,*帝国和法兰克王国之间终究会有一战,查理对此十分明白,因此他培养了一支能征惯战、训练有素的军队,正是有了这支军队,他才有资本抵挡732年来的这场风暴。

*人对法兰克人却并不了解,首战告捷的阿卜杜勒日益骄横,在他眼里,西欧人都和欧多差不多,异教徒都是一帮蠢蛋,他要亲手把法兰克这个“软柿子”捏扁了。

他在没派探马侦查敌人虚实的情况下,决定乘胜追击,杀向卢瓦尔河,把目标锁定为普瓦提埃城。

*军队伍过于庞大,士兵和战马都张着嘴要吃饭,主力不得不等着秋天收割庄稼,以补充足够的粮食,所以他们行动缓慢,这就给了查理动员军队的时间。

当姗姗来迟的*军抵达普瓦提埃城下时,欢迎他们的依旧是坚固的城墙、高耸入云的塔楼,以及顽强的守军。

围攻数日,普瓦提埃城屹立不落,守军用弓箭和滚木擂石给*士兵一个明确的回答:要想进城,没门儿。

看来普瓦提埃城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那就再找一座城市,找一座更加富庶的城市,阿卜杜勒此来的目的除了攻占地盘,还有就是抢夺金银珠宝。连杀带抢,这是*军的一贯作风。

打定这个主意,阿卜杜勒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普瓦提埃城,自己亲率大军一路向北,将目标锁定为卢瓦尔河畔更为富庶的图尔城。

阿卜杜勒把军队分成几支,一边前进,一边烧杀抢掠,如此一来,进军的速度又慢了。

图尔城是西欧的宗教圣地,那里有欧洲最负盛名的圣马丁修道院。查理闻听图尔城危在旦夕,立刻组织军队南下,保护宗教圣地。

为了作到出其不意,查理不敢走大路,专挑小道。尽管走了一些弯路,法兰克军毕竟比蜗牛一样的*军跑得快。他们抢先一步抵达图尔城外,查理在胸前划着十字,心中默默祷告,上帝保佑!

查理有个绰号“铁锤”,铁锤?没错,铁是铁锤的铁,锤是铁锤的锤。这个绰号和铁匠没什么关系,和钉马掌更不搭界,你可以理解成它是一把雷神之锤。

铁锤查理(Charles the Hammer)的叫法正是从这场“图尔战役”(Battle of Tours,也称作普瓦提埃战役)中得来的。

【图尔战役】

铁锤查理将决战的战场选在普瓦提埃和图尔之间,普瓦提埃以北20公里处,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倾斜度很大的斜坡,查理对如何应付重骑兵已经胸有成竹。

732年10月初,*军终于接近图尔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支严阵以待的法兰克军,他们盔甲外面套着狼皮和熊皮,手持长剑、斧子、标枪和匕首,各个­精­神抖擞,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法兰克军布阵于密林之中、斜坡之上,旗帜随风呼啦啦乱摆,似乎在**军,好像在说,你们过来呀,你们过来呀。

再看看*军,他们没料到10月的欧洲会如此之冷,寒风吹在脸上、身上像小刀剌的一样,还穿着夏衣的士兵被冻得瑟瑟发抖,直打摆子。

阿卜杜勒远远看见敌军,葱茏的林木使他根本摸不清法兰克军到底有多少人,五万?十万?或者更多?

他不敢轻易进攻,一招手把传令兵叫来:“别让其他部队抢劫了,赶快过来会合,打跑查理,拿下图尔城,里面有的是财宝和美女。”传令兵骑快马飞奔而去。

阿卜杜勒让全军待命,静观其变,等待敌人率先发起进攻,毕竟骑兵在密林中会影响发挥,而且冲上斜坡会减缓冲击力,作为一名不错的统帅,阿卜杜勒非常明白这一点。

铁锤查理的军队是清一­色­步兵,在坡下的开阔地带肯定会吃亏,他下令部队排成密集的方阵,静静的等着,等着敌人冲上斜坡,在密林中消灭那些骑马、骑骆驼的家伙。同时,他也派了传令兵让其他部队加紧前进,迅速过来会合。

铁锤查理行动起来做到了“疾如风”,排兵布阵做到了“徐如林”,面对“侵略如火”的*人,他依然做到了“不动如山”。

铁锤查理将在图尔战役正式鸣锣以后,向我们完美诠释《孙子兵法•军争》中的另外两句经典名言“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敌不动,我亦不动,双方对峙着,对峙着。就这样,六天过去了,双方仅有过几次不痛不痒的小冲突。

寒风无情地吹着,*士兵不停地向双手哈着气,不停地打着摆子,只穿了一身单衣,能不冷吗?

到了第七天,也就是732年10月10日,阿卜杜勒再也忍不住了,他的士兵在寒风中都挣扎一个星期了,再不痛痛快快打一仗,士气会丧失殆尽,况且冬天眼看就要来了。

其他各路*军已经陆续赶到,是该发起总攻了。

阿卜杜勒对图尔城势在必得,认为法兰克人再牛,也抵挡不住他的八万骑兵。他把弯刀一举,麾下的重骑兵、轻骑兵汹涌而出,奔着法兰克军冲了过去。

法兰克的其他各路人马也已经抵达会战地点。铁锤查理手下仅有不到三万人马,那些久经沙场的重装步兵是他打赢这场仗的唯一希望,那些民兵基本没什么用,除了给军队打打杂外,只能用来­骚­扰敌人。

铁锤查理是法兰克军中唯一一个骑马的,他站在方阵的后面,亲兵卫队环于四周。

*骑兵纵马冲上斜坡,杀入森林。铁锤查理的战术奏效了,骑兵的冲击力经过斜坡时已经被抵消很多,他们手中粗大的长矛、厚重的大盾和身上的重甲成了他们的负担,没了冲击力,拿着长矛怎么比划呢?这些曾给他们带来无数胜利的重装武器如今却成了催命符……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