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年,地球上发生了几件大事:
苏格兰一座城堡的守军仅在九名骑士带领下击退了英格兰入侵者,神奇!
阿勒颇发生大地震,估计没有8级,也得有7级,死了二十三万人,悲惨!
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建立者、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嗷嗷坠地,他将和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猛男PK,期待!
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1138—1152年在位)当选德国国王,开创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 dynasty,1138—1254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男二号!
【威尼斯入侵】
这一时期,极具看点的要数拜占庭和威尼斯的微妙关系。阿历克塞时期,拜占庭和威尼斯是铁杆联盟,威尼斯利用自己强大的海军力量保护拜占庭,拜占庭则给威尼斯提供贸易特权,博希蒙德和他爸吉斯卡就是两次败在这一联盟之下的。
约翰二世即位以后,事情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威尼斯总督觉得自己帮助拜占庭有功,竟然把势力伸到皇宫大内,和一名皇室成员勾搭连环。
是可忍孰不可忍,约翰二世盛怒之下撕毁和约,把威尼斯商人统统赶出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当然不会任人欺负,一支七十二艘战船组成的舰队频繁光顾爱奥尼亚海(Ionian)沿岸,洗劫很多拜属岛屿。
拜占庭原本强大的舰队在早年大官僚和军事派的党争中,已经变成海边破朽不堪的烂舢板,约翰二世又不想花钱建造新舰队,因为陆军对他来说更加重要。
没办法,约翰二世只得低头认错,和威尼斯重新建立商贸协定,为弥补决策失误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这一事件的影响极其深远,没有舰队的尴尬始终是笼罩在拜占庭头上的阴霾,因此约翰二世之子曼努埃尔一世继位以后,重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一系列胜利】
拜占庭和威尼斯的关系相当微妙,和十字军国家的关系更是“妙”不可言。
拜占庭和十字军国家是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没有十字军国家,拜占庭很难单独面对异教徒的猛烈攻势,而拜占庭又很想把十字军国家纳入麾下,让他们为己所用,阿历克塞和约翰二世父子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尽管在威尼斯问题上约翰二世犯了严重错误,但在军事上,他继承了父亲优秀的DNA。
约翰二世执政时期,拜占庭的陆军力量大为改观,兵力充沛,财政也很富足;十字军国家和异教徒势力狗咬狗,约翰二世正可坐收渔利;拜占庭西部地区相对稳定,所有这些都使拜占庭周边的国际环境远比阿历克塞时期有利。
在击败西里西亚-亚美尼亚王国(Armenian Kingdom of Cilicia,1080—1375年,又写作Little Armenia,小亚美尼亚。亚美尼亚难民赶走塞尔柱土耳其人所建的国家)以后,拜占庭打开了通往安条克公国的道路。
约翰二世以《迪伏尔条约》的名义,举兵围攻安条克。安条克公国当时就像撒气的皮球,根本无法和拜占庭对抗,安条克亲王雷蒙德(Raymond,Prince of Antioch)被迫承认拜占庭的宗主国地位。
自此,拜占庭在一系列胜利的基础上,于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形成对塞尔柱土耳其人的三面包围之势。
【互相猜忌】
然而,约翰二世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错误的认为土耳其人已经不足挂齿,被赶出小亚细亚是迟早的事,他把目标锁定为收复叙利亚,要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约翰二世兴高采烈地联合安条克和伊德萨的军队进攻叙利亚。开战之前,约翰二世逼迫雷德蒙答应,如果在叙利亚打了胜仗,获得的土地都要归拜占庭所有。
没有好处,雷蒙德对此次出征自然没什么兴趣,他和伊德萨伯爵乔瑟林二世(Joscelin II)不但不信任约翰二世,彼此之间也很不信任,在战斗时互相打太极。雷蒙德还坚持要回安条克,不愿给拜占庭卖命。另外,德国是约翰二世的盟友,为帮助德国对抗西西里岛的诺曼人,约翰二世不得不抽出一部分兵力赶赴西欧。
所有这些都令拜占庭在叙利亚的战事陷入困境。
尽管如此,约翰二世仍然雄心壮志,继续设计着他的大运筹。在他的计划里,耶路撒冷王国也被考虑进来,他准备以到圣地朝拜的名义夺取耶路撒冷。
约翰二世派使者通知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Fulk of Anjou),说自己要朝圣,为安全起见,需要带些人马随行。
富尔克听出弦外之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富尔克和颜悦色地告诉皇帝陛下说,你最好只带一千人,多了可不行哈。
约翰二世哪吃这一套,立马放出话去,说朕不去朝圣了,你富尔克看着办。言外之意是,到时候动起武来,你可别怪朕不认你这个宗教兄弟。
1143年4月18日,约翰二世在西里西亚的托罗斯山(Taurus)打猎时,被一支毒箭射中。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声称对此事负责,凶手至今不明,但富尔克的嫌疑最大。也许富尔克正笑着说,陛下你别朝圣了,有事直接找上帝谈吧。
毒发身亡之前,约翰二世选定小儿子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1143—1180年在位)做皇位继承人。约翰二世还有个大儿子,名叫伊萨克。他为什么要立小儿子为接班人呢?因为曼努埃尔一世和他哥哥相比,有两个优势:
一、 伊萨克脾气暴躁,做皇帝的应该头脑冷静,像张飞那样肯定不行。
二、 曼努埃尔一世英勇善战,伊萨克则相形见绌。
另外,约翰二世以前曾为继承人问题算过一卦。跳大神儿的说,继承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应该是M,而这正好与曼努埃尔一世的名字暗合。
【约翰二世的功绩】
现代历史学家比尔肯梅尔()评价约翰二世是科穆宁王朝最有成绩的皇帝。约翰二世统治时期,是科穆宁王朝军事大发展的时期,他尽量采取围城战,把敌人困死在城内,这样可以避免野战中己方士兵大量伤亡的情况。
比尔肯梅尔认为,约翰二世定期发动小规模对外战争,有效地防止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有力保护了拜占庭的心脏地带,这种方式也同时帮助拜占庭逐步夺回小亚细亚的领土。小亚细亚是拜占庭财政的主要来源地,约翰二世的努力无疑令拜占庭的国库重新充实起来。
约翰二世的人格魅力也相当惊人,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忠诚和虔诚,不论在敌人还是在拜占庭都获得普遍赞誉。
约翰二世英年早逝,但是他为拜占庭打下坚实的基础,给曼努埃尔一世留下大笔财富和精壮的军队。
当然吃水别忘打井人,约翰二世能获得如此之高的历史评价,和他老爸做的前期工作是分不开的。查理曼、奥托大帝、西美昂大帝,哪一个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伊德萨陷落】
约翰二世去世的同年,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也死了,伊德萨伯爵乔瑟林二世与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的关系不断恶化。
这样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失去有力盟友耶路撒冷王国,又没有建立新联盟,伊德萨伯国成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这种形势对势单力薄的伊德萨伯国极为不利。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