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85 晚祷钟声!起义的集结号

85 晚祷钟声!起义的集结号

神圣罗马帝国总算安定下来,近东的形势却依然不容乐观,战火一时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

【厄尔比斯坦战役】

拜巴尔从叙利亚出发,直捣伊儿汗国的藩属罗姆苏丹国。

1277年4月15日,马木留克与伊儿汗国军在厄尔比斯坦(Elbistan)遭遇,爆发“厄尔比斯坦战役”(Battle of Elbistan)。

伊儿汗国军向马木留克重装骑兵发起猛烈进攻。马木留克左翼在蒙古骑兵攻击下逐渐不支,损失不轻。

眼看马木留克就要败下阵来,­精­于指挥的拜巴尔重新组织军队,向伊儿汗国军相对薄弱的右翼发起反击。

马木留克超过一万人马,伊儿汗国军名义上有七千,可随军出征的罗姆苏丹国宰相在这场两虎之争中保持中立,始终按兵不动。

经过一番激烈搏杀,人多势众的马木留克占了上风,蒙古骑兵慌不择路,很多人甚至滚鞍落马,撒开两腿玩命向深山逃窜。部分被包围的蒙古骑兵表现得异常英勇,一直战斗到死也不投降。

不战就跑的罗姆苏丹军被马木留克俘虏不少,宰相和苏丹一溜烟儿逃之夭夭。

在这场战役里,伊儿汗国军损失接近九千人,马木留克则相对较少。

被俘的蒙古骑兵和伊儿汗国军指挥官也大有人在,有两个名叫克普恰克(Qipchaq)和撒拉尔(Salar)的蒙古士兵后来当了拜巴尔继任者喀喇翁的马木留克,还成了著名贵族。

获胜的拜巴尔继续前进,仅用八天就攻入小亚细亚腹地。

一个月后,恰逢穆斯林传统的宰牲节(Eid al-Adha,即Festival of Sacrifice)。这本来是一个全体穆斯林载歌载舞的日子,拜巴尔却禁止击鼓欢庆。厄尔比斯坦战役里,一万马木留克对七千蒙古骑兵竟然打得如此艰辛,拜巴尔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宰牲节过后,听说阿八哈要亲率军队南征,自己又远离后方基地,拜巴尔便下令撤退。

不料,同年6月1日,一代英雄拜巴尔意外死在大马士革,享年五十四岁。

关于拜巴尔的死,史学家们有多种推测:有人说他误饮了一杯毒酒,这杯酒其实是为了毒死别人准备的;另有人称,几个跳大神的警告拜巴尔说,不久之后会有一场月食,它预示着将有一位国王离开人世,为了逃过此劫,拜巴尔想毒死一名亲王当替死鬼,结果­阴­差阳错自己误饮了鸩酒;还有资料暗示,拜巴尔因在厄尔比斯坦战役中负伤过重,不治身亡。

另一方面,阿八哈得到厄尔比斯坦惨败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他调集三万人马准备报仇雪恨。当听说马木留克的军队远远超过三万时,阿八哈又没敢轻举妄动。

快被郁闷逼疯的阿八哈必须找个出气筒,那个按兵不动的罗姆苏丹国宰相成了最佳人选,他被阿八哈整成独眼龙。

气急被坏的蒙古贵族和贵夫人认为可汗太仁慈,宰相必须去死!阿八哈越想越有气,和蒙古贵族一起大煮人­肉­,让宰相在他们肚子里变成农家肥。

【查理的魔掌】

与此同时,不争气的十字军国家闹起内讧,耶路撒冷国王于格三世和圣殿骑士团,以及威尼斯人争吵不休。

西西里国王查理趁机把魔掌伸向耶路撒冷王国,他拥护玛利亚(Maria of Antioch,她母亲是耶路撒冷王室成员)担任女王,这无疑触及了于格三世的利益。

双方彼此看着不顺眼,立马动起手来,查理和于格三世互相厮打,在这个骨瘦如柴的国家引起内战。

至1282年,查理称霸地中海的努力初见成效,他成为欧洲的头面人物,旗下拥有西西里王国、耶路撒冷王国、阿尔巴尼亚(Albania)、安茹、缅因、普罗旺斯和佛卡吉尔,势力不容小觑。

然而,贪得无厌的查理想要的更多,他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夺取君士坦丁堡,吞并拜占庭。

查理用各地敛来的财富建造起一支庞大舰队。教皇听到风声,什么什么?查理要对拜占庭动武?教皇脑袋立马炸了,这可不行哈,俺和拜占庭是盟友。

教皇本着东正教会能和罗马教会过上甜蜜蜜的想法——至今仍在努力的美好愿望,告诫查理说,不要进攻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也是基督教国家,咱们是宗教兄弟,不要煮豆燃豆萁。

可是教皇面对的是一个善于外交辞令的家伙,查理谎称自己建造舰队别无他意,只是想夺回圣地。教皇信以为真,便不再多问。

【晚祷起义】

就在查理信誓旦旦要对拜占庭下手之时,一场让他抱恨终生的起义在西西里岛爆发。

前文说过,西西里王国不但拥有西西里岛,还占有意大利南部地区。查理当上国王后,把首都迁到那不勒斯,西西里岛由他任命的官员管理。

在西西里岛的统治上,查理犯了致命错误。法国人是他统治的嫡系,他任命法国人担任西西里岛的最高裁判官(Justicars)、税官和行政官等政府官员,这些“公仆”把西西里岛搞得乌烟瘴气,­奸­*女、偷盗扒窃、滥杀无辜变成他们的本职工作。

不堪棱辱的西西里人奋起发动起义,由此导致一连串化学反应。下面先把起义的概况列举一下,然后再慢慢道来。

名称:西西里晚祷起义(Sicilian Vespers)

时间:1282年3月30日夜,复活节后的星期一(Easter Monday)

地点:巴勒莫

导火线:调戏­妇­女

影响:对13世纪欧洲的影响不亚于二战对20世纪的影响

起义的详情有多个版本,最主要的有两个。

版本一:晚上,巴勒莫人在圣灵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庆祝传统节日。一群法国官员进来凑热闹,一个名叫德鲁埃(Drouet)的下级官员借酒发飙,从人群里拖出一名貌美­妇­女欲行禽兽之事。

­妇­女的丈夫勃然大怒,一刀捅死德鲁埃。其他法国官员要为德鲁埃报仇,巴勒莫人再也憋不住胸中的怒火,群起而攻之,把凑热闹的法国官员全部­干­掉。(记于The Sicilian Vespers,斯蒂芬•郎西曼作)

版本二:巴勒莫人在城外庆祝节日,一群法国官员过来检查武器。一名官员见一女子脸皎似月、貌美如花,便心生歹念,伸出咸猪手袭向女子胸前的两堆碳水化合物。

袭胸事件彻底惹怒巴勒莫人,那些官员一个没跑了,全部被杀。(据莱昂纳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 1369—1444年)所记,他被认为第一位现代史学家、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

不论哪个版本,调戏­妇­女无疑是起义的导火线。

当法国官员死于非命时,城里所有教堂的撞钟全部响起,提醒人们该做晚间祈祷了。就因为这个巧合,这场起义便被冠名为晚祷起义。

洪亮的钟声成了集结号,怒气冲天的巴勒莫人塞满大街小巷,他们各个手拿武器,不停地大喊着:“法国人去死吧。”

巴勒莫变成地狱,法国人不论男女老少皆遭屠杀,就连嫁给法国人的巴勒莫女人也惨遭同胞毒手。

巴勒莫人更是冲进修道院,强迫修道士念“西西里”这个词,要是修道士带点儿法国口音,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至次日,约有两千法国人被送下地狱,巴勒莫完全掌握在起义者手中。

消息不禁而走,起义的烈火迅速波及西西里岛的其他城市。不出几个星期,除防守严密的墨西拿(Messina)以外,西西里岛全部控制在起义者手中,惨死的法国人成千上万。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