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国崛起法国 > 4.少女出,国运昌,查理王。

4.少女出,国运昌,查理王。

贞德令英国侵略军恐惧,也招致觊觎法国王位的勃艮第派贵族集团的憎恨。同时,查理七世身边的大臣也对贞德的不世功勋备感忌恨,甚至查理自己也因贞德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而心怀戒惧。

英国人到处散布流言,说贞德并非圣女,而是女巫。1430年在贡比涅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逼退回城时,被贡比涅法军拒之城外。贞德被勃艮第人俘虏,最后以1万金币将她卖给了英国人。

1431年5月30日上午,贞德在卢昂城的广场被活活烧死,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还不满20岁。

贞德之死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死于自己人手中,贡比涅法军将其拒之门外,任她被俘,按照惯例,查理七世完全可以用钱赎回她,而勃艮第人也提出了类似建议,但查理七世置之不理。于是慷慨的英国人买下了她,又任用法国人审判她,贞德被冠以女巫、异端之名,而这得到了巴黎大学神学家们的认可。

后来,收复卢昂后,查理七世下令重审贞德案,那些曾裁定贞德有罪的人们转而开始赞美贞德,把贞德之死推罪于英国人。到20世纪初的时候,罗马教会追认贞德为“圣徒”。不过这一切对于19岁的女孩有什么意义呢?

在历史上短短的而又无与伦比的风华,换得的是永远的荣誉。正如当年审判官问贞德为什么敢举着战旗参加国王的加冕礼,贞德回答说:“谁有一份功劳,谁就应享荣誉,这是理所当然的。”此言极富预言­性­,到今天,她的荣誉就意味着法兰西的荣誉。

对于法国来说,贞德虽死犹生。对于贞德的价值,英国人远比法国统治者看得更清楚,据说英王的一位大臣在贞德死后不久就下了一个历史的论语:“我们完了,我们烧死了一位圣徒。”

其实,查理七世也未必不清楚贞德的价值,但在他和他的大臣们看来,也许一个死去的“圣徒”要比一个活着的“英雄”对他们更有价值。政治就是如此卑劣。

贞德算不上是一个军事家,她没有带来崭新的战术,可能因为身在战场却没有直接搏杀英国人,她更像一个上帝派来的使者而不是一个杰出的战士。

那些一败再败的法国士兵并不缺少实力,也不缺少头脑,他们缺少的是士气,是赢得胜利的自信,要知道在奥尔良之战中,其实法军的人数占优势,包围他们的不是英国人,而是自卑和迷茫。而贞德给了他们自信和斗志,虽然这种自信包裹着宗教的外衣,虽然贞德是以上帝的代言人出现的。但这依然成为贞德留给法国的最珍贵的财富。

百年战争(8)

这个没有死于战场却死于­阴­谋诡计的勇敢女子——贞德的胜利和死亡进一步唤醒了法国人反抗英国占领者的民族感情。

贞德之死对促进法国各派势力之间的和解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1435年,查理七世终于在勃艮第派的协助下光复了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法国收复了加莱港之外的全部被英国占领的土地。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持续了116年,但真正的亮点属于只在其中书写了很短一段的贞德。经此一战后,法国人似乎感到,英国人以及一切其他的敌人都不足为惧,敌人只敢玩弄­阴­谋诡计,没有人能战胜自己。法兰西的民族意识在不断高涨,贞德已成为凝聚法兰西力量的象征。此后,法国的命运曲曲折折,甚至有过比百年战争更惨重的挫折,但无人得以泯灭法兰西的自尊和自信,这自尊与自信正是构成一个民族心理内核最本质的东西。

伏尔泰说:“如果是处在人们为解放者设立祭坛的英雄时代,贞德就应当受人礼拜祭祀。”是的,从某种程度上,是百年战争和贞德进一步塑造了法兰西的灵魂。

宗教战争(1)

百年战争的结果,是使一个似乎日暮西山的王国东山再起,法兰西解决了英国人的问题,但他们离真正统一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地方贵族的力量还很强大,而且宗教也成为阻碍这个国家统一的因素。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