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此之前,有关大仲马遗骸安置的问题在法国上下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将大仲马遗骸移入先贤祠是由大仲马之友协会主席德库安提出的,但立即招致许多抗议声。首先反对的是大仲马家乡的居民,大仲马生前曾立下遗嘱要在死后回到家乡。而一些历史学者、女权运动者则组成了另一支反对力量,他们眼中的大仲马是一个生活淫荡、大搞婚外恋的狂徒,甚至质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等文学巨著并不是出自大仲马之手。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导演手记:脚下是历史的回响(7)
法国总统希拉克特意为这个问题颁布总统令,宣称必须将大仲马的遗骸移入先贤祠,“大仲马应该安眠在他的作家老朋友雨果的身旁”。
这让我们想起了雨果在大仲马拜访之后说的一句话:“我将去他的墓地回访他。”
在我们的拍摄中,先贤祠中众多的名人墓中,有两位人物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伏尔泰和卢梭。
伏尔泰,这位启蒙运动、理性精神和人道主义哲学家的棺木于1791年迁入先贤祠,在他的棺木上写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它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在伏尔泰的棺木前,是他的大理石像:左手捧着一卷手稿,右手捏着一支羽毛笔,脸上浮现着他一贯睿智的微笑。
和伏尔泰陵墓遥相呼应的是卢梭墓。
卢梭是最早被供奉在这里的伟人,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他的棺木被设计成一栋气派的房屋,在侧面的墙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位自由和真理之人。”其棺木的正面有一扇门,微开着,一只手臂从门缝里伸出,手中握着燃着一团浓烈火焰的火把。
将这只手臂锩刻在棺椁上,或许意味着这只手中的火炬,点燃了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的法国大革命之火吧。
将这些伟人安葬在先贤祠,显示了法国人对科学知识的重视,以及对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的崇敬。法兰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体现。
莫耐先生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百多年来,法国的政体不断交替变化,而先贤祠中安放的这些伟人却恒久地受到法国人的景仰:
“这些人都是法国的伟大人物,也可以说是法兰西文明的缩影,也是法兰西精神的代表。”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