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国崛起法国 > 6.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

6.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

戴高乐(2)

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是一个虽然打了火漆,但火漆稀软,尚需不断加上新的印记的和平。”

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2.“法国当时很快就组织起来了。……戴高乐很快就制定了计划……消灭德国人。”

有一个法国少年14岁的时候写过一本叫《德国战役》的剧本。剧中假设法国和德国在1930年发生冲突,有一个“戴高乐将军”把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拯救了出来。该剧这样描述:“法国当时很快就组织起来了。……戴高乐很快就制定了计划……消灭德国人。”

这个少年的想法与当年威尔逊的话很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年,战争风云又起。而此时的法国却不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骁勇与坚忍,上层人物面对法西斯一味妥协,看不清形势。1939年8月26日,法国总理达拉第给希特勒写信称:“你我25年前都是士兵,深知战争的恐怖和灾难。”这封信被认为是迂腐的。

5天之后,希特勒突袭波兰,英、法政府先是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于9月3日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虽然宣战却守在马奇诺防线不动,眼看着波兰被吃掉。

这种“平静”的战争持续了8个月后,希特勒向法国下手了,德国装甲部队没有硬啃马奇诺防线,而是从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短短40多天,法国兵败如山倒。

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多万英、法军队追逼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块三角地带。英国动员了大批船只,经过9昼夜苦战,才把近34万士兵运过海峡,撤入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6月10日,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这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又一颗苦果。

那位写《德国战役》剧本的小男孩已成为一名法国将军,他流亡到了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坚持反法西斯的斗争。历史与少年人虚构的情节如此相似,令人不可思议。

1940年6月18日,正当法国贝当政府在德军的凌厉攻势面前张皇失措、准备投降之际,一位政治上默默无闻的法国准将,在伦敦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法国人民庄严宣告:“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都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位将军,名叫戴高乐。

在当时混乱的状态下,听到这次广播的法国人少之又少,而BBC也没有对这次讲话进行录音,它只是留给后人一份简单的常规记录:“时间:4分钟。无酬金。播送时间:22时。”正是这4分钟,使戴高乐开创出一个“自由法国”的神话,开启了他道义权威和政治领袖的历程,也最终将法国纳入战胜国的行列之中。

戴高乐(3)

在他的带领下,自由法国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法兰西民族应有的贡献,而且在第二次世纪大战之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

1944年8月26日,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正在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戴高乐,他身后是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的成员。这时候,国内抵抗运动的领袖皮杜尔赶了上来,境内和海外的抵抗领袖似乎“并驾齐驱”了。而让人吃惊的是,身高超过两米的戴高乐低下头对皮杜尔说:“先生,请您稍微往后一点。”

在戴高乐看来,法兰西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戴高乐。

然而,法国当时的政坛以及各种党派,并不认同戴高乐的主张。

尤其在选择政治制度方面,这位法国的救星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戴高乐坚决抵制第三共和国那种反复无常的议会制。他主张,国家实权应该在元首和政府手里,国家的命运不应当由纷争不息的议会来决定。

但是,战争结束了,在和平时期爱出风头的职业政客们,想在法国政坛上分一杯羹。他们更熟悉这种由政党­操­纵议会,议会­操­纵总统和政府,总统和政府只对议会负责的政治模式。

所以,当戴高乐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时,这些政客们就指责他是想搞独裁。无党无派的戴高乐开始在选举中处于下风。

在1945年10月的议会选举中,皮杜尔领导的人民共和运动政党领先,最终建立了由共产党、社会党和人民共和运动党三党联合的临时政府。无党派的戴高乐出任总理。

没有达到自己政治理想的戴高乐备感失落,1946年1月20日,他突然宣布辞职,在辞职声明中他写道:“排他­性­的党派制度又要卷土重来了。我是不赞成这个的。但是,除非用武力建立一个我所不能同意的、无疑也不会有好结果的独裁政权,我就无法制止这种尝试,因此,我必须告退。”

1947年1月,社会党人奥里奥尔当选为总统。艰难诞生的法国第四共和国驶上了崎岖之路。

在###中逐渐成熟的戴高乐,看到了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1947年3月,他建立了自己的政党——法兰西人民联盟。在当年进行的市政选举中,他的法兰西人民联盟获得了40%的选票。但是,由于先前他的形象让人们感到害怕,因此对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后,戴高乐放弃了,1952年9月,他又一次退出了政坛。后来,他的忠实跟随者安德瑞·马尔罗回忆说:“戴高乐将军发动我们全速向(意大利中部的)卢比肯河前进,然后告诉我们扔掉手中的鱼竿。”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