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国崛起法国 > 6.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

6.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

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近百年时光,法国在君主制与共和制之间来回跳跃。法国人是如此热情而兴高采烈地投入了政治生活,他们有足够的热情与想像力去尝试各种政权组织形式,甚至还设计出了巴黎公社这样的理想国。但是,他们是犹豫而缺乏耐心的,他们热衷于打街垒战,热衷于把一个又一个不好的政府拉下马来,又把一个又一个首脑送上政治舞台,昨天可能会喊“共和万岁”,明天又可能就会说“皇帝万岁”。巴黎的每一场革命都会有牺牲者,也都会有胜利者,不过牺牲者多为百姓,而胜利者很少是人民。

法国人总是觉得共和国就应该没有任何瑕疵,是一个平等社会,但是那个时代要想真正平等实在是太困难了,于是激|情散去后是深深的失落,对往昔的怀念又涌上心头,君主制似乎也不错。但当君主真的来到的时候,人们又开始觉得空气太压抑。于是,又是一场轮回,又是一场新的革命与妥协,又是一场新的牺牲与无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法国人看起来总是面对多种选择。自由和民主的泛滥让法国有足够多的思想家和政治派别,有最先进的,也有最落后的,各种声音在争吵与宣言中为法国指引方向,但方向太多容易引发混乱,法国人民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看清前方的道路呢?那么,一旦政治家的吵闹到了不可调和、无法控制时局的时候,就让人民走上街头去渲泄不满与激|情,然后谁能收拾残局、击败对手就让谁上台。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君主制的确是逐步被削弱,而共和制虽然步履蹒跚,却也逐渐壮大起来。法国最后一任君主拿破仑三世虽然在开始时加强君权,但在后来也不得不开始了自由化改革,放大议会的权力,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但是改革力度越大,反帝制的声音也越大,甚至有议员说:“我看帝国已经完蛋。”

是的,帝国最后终于完蛋了,但法国发现在近百年的时光里,自己失去的东西太多了,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发展都遭到了太多的损害,法国大革命的雅各宾派统治时期有4万人未经审讯被杀;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死者上万;1871年巴黎公社,又有近10万人死亡……法兰西珍贵的人力资源就这样被不断地消耗着,以至于一些人士痛心疾首地呼吁:“珍惜人类的鲜血!”

书包 网 想看书来

百年动荡(11)

一个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不断发生这样的动荡,国家怎能发展起来?而且19世纪正是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英德美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工业化,发展国民经济,而法国却时时被动荡的政局打断,反反复复的内部斗争浪费了发展工业的大好时机。即使是正常的年份,政治舞台上的喧嚣也经常夺去人们从事生产的注意力。人们用“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来形容法国19世纪的工业化进程,暗示其工业化进程之缓慢。

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策的持续­性­,法国的工业化如何能与其他几个强国相比?英国自光荣革命后,几曾在内部如此大动­干­戈?美国一场南北战争,虽说利大于弊,但直到今天还让美国人心有余悸。德国除统一之战外,也未有像法国这样频繁的城市战争。于是,当法国茫然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曾几何时它充当欧洲霸主的梦想破灭了,它不仅得接受落后于英国的现实,还得接受被美国、德国超越的现实。

戴高乐(1)

1945年,在象征着胜利的凯旋门下,法国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自由法国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法兰西民族应有的贡献,而且在二战之后成功地恢复了大国的地位。

1.“资本主义把大量土地集中在个别国家手里,把最后一块土地都分割完了,再要瓜分,再要扩大领土,就只有牺牲别人,为了一个国家而牺牲另一个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使用武力,因此,世界掠夺者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列宁所说的没错,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源于人类的本­性­,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惟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伍德罗·威尔逊总结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深根植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

1914年夏初,此时法国在民主政体最终形成后,经过40年的稳步发展,国家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工业生产增长了倍,尽管与美、德、英相比差距不小,但总算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

但1914年的欧洲上空­阴­云笼罩,那是个随时会爆炸的年代。威尔逊总统的密友和顾问豪斯上校称:“只需要一颗星星之火,就会闯下滔天大祸。”

点燃这颗火星的是一个18岁的青年,醉心于民族主义的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侄子,皇位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对波斯尼亚进行首次视察,事先有人警告他说,当地塞尔维亚居民可能会对他有危险的行动,但他置之不理。

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德和他的妻子坐汽车穿过萨拉热窝的大街时,那位狂热的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掏出一支勃朗宁手枪,向大公夫­妇­­射­击,7声枪响后,大公夫­妇­双双毙命。

这次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关系密切的俄国、德国、法国先后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法国也开始了对德的“复仇”之战。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英勇和激|情在先进的武器面前似乎只是一个点缀,各个民族的鲜血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流淌,法国伤亡无数,136万士兵阵亡,300万人残废。而且国家经济遭受惨重打击,战争破坏了900万幢房屋,以及无数的铁路、公路和大部分工厂,许多农田寸草不生,法郎在1920年贬值80%。

尽管法国人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但法国终究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了谈判桌前。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

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右着大会的进程。

5月7日,克里孟梭在代表战胜国交付和约草案时宣称:“清算的时候到了。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我们同意给你们和平。现在我们就把这项和约的文本交给你们。”

6月23日下午德国政府被迫决定无条件接受和约。6月28日,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正式签署和约,即《凡尔赛和约》。法国人把48年来所受的屈辱加倍送还给了德国,他们的政策是“让德国佬把老本赔光”。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法国监管盛产煤炭的德国萨尔区15年,德国军队降到10万人,另外还有100亿金马克的经济赔偿。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