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继位当齐君后,鲍叔牙因军功被赐为中大夫,鲍叔牙极力向齐襄公推荐管仲的才能,说管仲三坟五典无所不通、阴阳历算无所不能,有治国安邦之才、经济天下之志,说得齐襄公有点心动,赐管仲做了个下大夫,管理齐国与鲁国交界的三个邑。鲁国人偷越齐界将齐人的庄稼收走,管仲不但不捉拿,反而让人把庄稼收好捆好,放在边境上,让鲁国人白拿。这事让齐襄公得知后,立即免了管仲的职。别的大夫都耻笑管仲是个出卖齐国利益的蠢货,只有鲍叔牙觉得管仲做得对,管仲是在树立齐国的大国形象,非常同情管仲的遭遇,鲍叔牙主动安慰说:“管仲,你不要灰心,你伸展抱负的时机还没有来,再耐心等一等。”管仲对于齐襄公成天游乐,无所事事深表担忧,认为齐国将会发生大*,劝鲍叔牙不要替齐襄公做事,以免自取其祸。鲍叔牙问不帮齐襄公做事,出路在哪里?管仲说齐襄公的两个庶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比较贤能,能恭敬待人,不如到两个公子的府上,给两位公子当老师,或许日后能做出成就来。鲍叔牙觉得管仲的分析很有道理,当下请示齐襄公,要求给两个公子当老师,齐襄公正愁无人教导自己的儿子,对鲍叔牙的才能也比较欣赏,就令鲍叔牙出任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出任公子小白的老师后,又把管仲推荐给公子纠,公子纠见管仲果然有见识,拜管仲为“二师”,管仲自此与“首师”召忽一同辅导公子纠。公子小白对其父恣情游乐,耽于声乐犬马十分不满,劝告齐襄公以国事为重,齐襄公听了儿子的劝告,心头十分恼怒,抡起木头鞋底就打。公子小白怕言语不当再惹齐襄公不高兴,同鲍叔牙商议之下,逃到了外公所在的莒国。公子无知等人杀齐襄公后,管至父知道管仲有才干,想请管仲到公子无知的手下做事。管仲分析形势,觉得齐国整个国家对公子无知都没好感,想杀公子无知的大有人在,齐国不久还会发生大乱,跟随公子无知只会是死路一条。管仲没有接受推荐,与公子纠、召忽一起逃到了公子纠外公所在的鲁国。
公子无知被杀后,有君位继承权的首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因公子纠比公子小白年长,公子纠的外公家是鲁国贵族,鲁君又是周王室嫡亲,故公子纠比公子小白有更加优先的继承权。齐国高氏、国氏是周天子亲封至齐国的卿士,世代出任齐国的辅政大臣,在齐国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迎接公子纠或是公子小白做国君的问题上,国、高两大强族意见不一:国氏认为以顺序安排,则应去鲁国请公子纠回齐做国君;高氏认为公子小白贤于公子纠,齐国屡次*后国力虚空,极需有能力的君主操持国政,以增强齐国的国威;大夫雍廩则认为立长不立贤是立国传统,同意迎接公子纠回国。通过一段时间争议后,齐国派出使臣去鲁国迎接公子纠。使臣向鲁国进发时,齐国公子无知被杀,将要迎立新君的消息早已传到各诸侯国。莒国是离齐国最近的小邦,鲍叔牙得知后向公子小白献策,让公子小白立即回国继承君位。莒君也觉得先入齐国,对公子小白有利,发兵车一百乘,帮助公子小白归国。齐国使臣到达鲁国后,鲁庄公想立即发兵助公子纠回国,大夫施伯觉得不管齐鲁两国之间有多么牢固的亲戚关系,但从争夺利益的角度讲,齐强则鲁弱,鲁强则齐弱,齐国君位虚空正好让齐国人相互拼杀,借以削弱齐国的国力,这对鲁国会更有利。鲁庄公觉得施伯的分析有道理,就以准备礼物为名,拖延公子纠返齐日程。听说公子小白准备回国继位,管仲立即晋见鲁庄公的母亲文姜,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正在痛恨齐国杀死自己的哥哥,文姜听了管仲的陈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要鲁庄公立即送公子纠回国,鲁庄公只得听从文姜的懿旨,发兵护送公子纠。为防止公子小白比公子纠早入齐国,管仲又要求半途截杀公子小白,鲁庄公觉得此策可行,派车三十乘星夜急驰,让管仲埋伏在莒国通往齐国的半途击杀公子小白。管仲的兵车先到即墨(今山东即墨),将随后到达的公子小白拦住,管仲说齐国已迎公子纠回国继承君位,劝公子小白返回莒国,不要做无谓的争夺,公子小白说人伦莫大于父死,自己回国只为奔丧,并无他意。管仲仍不给公子小白让道,鲍叔牙拔刀而向,说:“管仲,你再不退下,休怪我不客气,我们现在各为其主,你少挡我们的路。”管仲带的兵马少,见硬拼可能不是对手,只得让出道来让公子小白的车队通过。公子小白的座车来到管仲跟前,管仲趁公子小白不注意,突然张弓搭箭射向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