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乾与坤的逆转 > 九合诸(11)

九合诸(11)

周惠王宠爱王子带,想废太子郑,太子郑在齐桓公的支持下,稳定了太子位,周惠王死后,太子郑继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东)大会诸侯,周襄王派周公宰孔携带周天子祭祀上天的文武胙往葵丘赐给齐桓公,对齐桓公拥戴周王室的巨大功勋予以表彰。齐桓公由此走到了人生荣誉的最高峰。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8年),王叔带勾结戎兵在洛阳发动叛乱,齐桓公命管仲带兵勤王,管仲日夜兼程赶到洛阳,将王叔带捉拿,押至齐地东海。周襄王对管仲无比钦敬,想封管仲为上卿,管仲说齐国已有国氏、高氏二大上卿,与国、高相比,自己的功勋微薄,辞谢了上卿之礼,只受下卿而还。这年冬天,七十岁的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相府问病,并问将来的国政如何处理,管仲要齐桓公委政于隰朋,驱走竖貂、易牙等人,说这些不尽人情的人将来必乱齐国,使齐国的霸业付之东流。齐桓公问:“竖貂、易牙等人跟随自己的时间差不多跟仲父一样长,为何仲父不早说驱逐他们?”管仲答:“主公是一代英雄,大凡英雄都是充满欲望的­性­情中人,人的欲望要是得不到及时满足,就会生出其他事端来残害英雄想达成的事业。我先前不想请主公赶走他们,也是想让他们去满足主公的一些欲望,增添主公的人生乐趣。易牙这些人,好比流淌的河水,有我在,好比有一道长堤能挡住他们,我死后,这道长堤没有了,只怕他们会泛起恶浪危害齐国的安宁,所以我才要主公把他们赶走。”齐桓公又问能不能委政于鲍叔牙,管仲感叹地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然,鲍叔不可以为政,其人善恶过于分明,鲍叔见人一善,终身记之,见人一恶,终身不忘,好善犹可,夫恶恶已甚,人谁堪之?不和于国,鲍叔之短也。”有人把管仲的话告诉了易牙,易牙到鲍叔牙那里告密,说:“仲父拜相,全是鲍叔所荐,仲父将逝,言鲍叔不可以为政,而荐隰朋,余意甚为不平。”鲍叔牙听了,大笑不止:“仲是牙所荐,仲忠于国而不私于友。牙为司寇,驱尽佞人,若当国政,尔等何所容身乎?”易牙大惭而退。

管仲逝后,齐桓公委政于隰朋,不久隰朋亦逝。齐桓公左思右想之下,觉得还是自己的老师鲍叔牙靠得住,想委政于鲍叔牙,鲍叔牙要齐桓公先驱逐易牙、竖貂才能就职,齐桓公只得遵从管仲的生前之意,将易牙、竖貂等人放逐到边远之地。周襄王五年(公元前646年),淮夷攻打杞国,杞人告急,齐桓公派鲍叔牙为大将,带齐兵救杞,鲁、陈、卫、郑、许、曹、杞七国诸侯齐集杞国,参加了齐国召集的第九次盟会,齐桓公“九合诸侯”的霸业划上了最后的休止符。齐桓公回到齐国后,总觉得生活没有原来充实,少了乐趣,并听从长卫姬的话,将易牙、竖貂等人重新召回齐都,鲍叔牙强谏不听,气得塞喉而死。随后,易牙、竖貂欺齐桓公老迈昏聩,专权用事,搞得齐国国政大坏。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2年)冬,齐桓公重病,易牙等人将其关进狗窦之中,不给衣食,冻饿而死。齐国群公子为争君位,再次引发内乱,齐国的春秋霸业从此一蹶不振,被晋、楚、秦等大国甩到了后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