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齐桓公喜爱声色犬马,精于烹调的齐国人易牙自荐到齐宫之中担任厨师。齐桓公吃了易牙做的饭菜,赞不绝口,有次对易牙说:“这个世界上,鸟兽虫鱼我都吃了个遍,惟一没有吃过的就是人肉,不知人肉的味道如何?”过了几天,易牙蒸一道菜,嫩如|乳羊,比|乳羊还要甘美,从未尝过,问易牙是何菜,易牙答是人肉。齐桓公问人肉从何而来,易牙答:“忠君者不得有其家,臣之长子刚三岁,君未食人肉,故杀长子而食君。”齐桓公对易牙灭绝人性的行为不但不痛责,反而认为易牙爱护自己,对易牙信任有加。另一长得像女人的竖貂为亲近齐桓公,实施“自宫术”,也得到了宠信。易牙与竖貂勾结齐桓公的夫人卫姬,想左右齐政,经常中伤管仲,有次对齐桓公说:“君出令,臣奉令,现在君侯有事总是问仲父,齐国都快无君了。”齐桓公哈哈一笑,说:“这是你们小人的无知,寡人跟仲父,就像身子跟股肱,没有股肱哪来身子?今天有仲父才有齐君。以后不要在寡人面前说这样的话。”齐桓公以自己狡黠的智慧平衡了宫庭与外朝的权力之争,使齐国内外上下同心协力朝一个目标迈进,这恐怕是齐桓公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最重要原因。
周厘王元年(公元前681年),宋国发生*,管仲建议利用宋乱树立齐国的霸权。齐桓公派隰朋朝见周天子,请求以王命盟会诸侯,确定宋君之位。新登位的周厘王还未见有任何诸侯国来朝见自己,东方大国齐国派使臣来谒见,也就确认了周厘王的天子地位与周王室的尊贵。周厘王当下感激不尽,对隰朋的请求无有不应,让齐桓公宰制淮泗诸侯,得任征伐。齐桓公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大喜,在北杏设高台盟会宋、鲁、卫、陈、蔡、郑、曹、邾等国。会盟之日,宋桓公、陈宣公、蔡哀侯、邾子克赶到北杏,与齐桓公会盟,奠定同盟条约。鲁、卫、郑、曹等国拒不奉命,齐桓公要求会盟各国共同*。宋国的先祖是建立大商的成汤,周灭商后封商贵族箕子为宋国,授予公爵,比齐的侯爵要高出一等,宋桓公在盟会上排位比齐桓公靠后,本来就不满意,又见齐桓公要求自己出兵相助攻打鲁、郑等国,宋与鲁、郑也是世交,不愿刀兵相加,宋桓公琢磨之下趁夜暗逃走,让齐桓公的第一次盟会诸侯无果而终,面子扫地。
齐桓公急怒之下,要发兵攻宋,管仲认为宋桓公之所以敢逃走,是因为鲁、郑等强国还没有服从齐的领导,只要用武力威服鲁、郑等国,则宋国会乖乖听命。齐桓公认为有理,发兵击破鲁国北部的另一小邦遂,齐桓公亲带大兵屯驻遂,鲍叔牙率另一支齐军进逼鲁国东境,用武力威胁鲁国,同时发国书谴责鲁国不敬周天子,对周天子钦定的北杏之盟不理不睬。在齐国强兵压境之下,鲁国屈服,答应前往柯地结盟。鲁国将军曹沫屡次被齐兵击败,一心想雪耻,单车跟随鲁庄公前往柯地。会盟之日,齐军披甲备战,耀武扬威,只令鲁庄公带一名大臣去坛前会盟。曹沫怀揣短刀,护送鲁庄公到达坛前,同盟条约早就由齐国拟好,鲁庄公在齐大兵威胁之下,签下了盟誓。齐桓公见完全折服了鲁国,准备歃血定盟,曹沫突然自台下跃起,一把抓住齐桓公的袖子,拔刀相向,高喊:“齐国恃强凌弱,没有大国风范,今日盟会,齐国必须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不然鲁国誓死不盟。”管仲在旁抱住齐桓公,想用自己的身子挡曹沫,曹沫的短刀已经抵住齐桓公,形势万分危急,管仲急忙让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曹沫这才从容地收起短刀,将隰朋手中的牛血碗拿到手中,要跟管仲饮血定盟,齐桓公想不到鲁国还有这样的勇士,反思要让鲁国听从齐国的号令,仅靠武力还不行,以德服人才是上策,当下将曹沫手中的血碗拿过一饮而下,说:“何必仲父,寡人与子立誓!”曹沫见齐桓公如此大度慷慨,再拜称谢。齐国其他大臣觉得曹沫的行为对齐国是国耻,要求劫持鲁庄公。管仲认为齐国是大国,不能言而无信,建议齐桓公以平等之礼对待鲁庄公,齐桓公下令将阵列的兵马全部撤除,并令齐兵从侵占的鲁地撤出,还把遂邦作为人情送给了鲁国。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