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仓鼠”机关算尽却终落惨死下场的秦宰相们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现代广州黄花岗起义前夜,革命志士林觉民怀着必死之心与无比哀伤的思绪给他的妻子写下决绝书:“吾之爱汝也,甚,吾其更爱者,天下也。”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热爱自己亲人、家乡和祖国的传统,但他们从来没有把亲人、家乡和祖国视为爱之终结者,当“天下”一念摆在知识分子面前时,他们会自发地以天下为已任,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震天之呼,义之所在,蹈死不顾。背负天下重责的知识分子,只要能让天下栖于“心中”,他们会毫无留恋地舍弃“小我”亲情,为伸张天下大义而作不屈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国社会何以会出现革命者破家杀父,弃妻亡夫的灭伦现象,也许能让人找到心不寒、胆不颤的绝佳深层理由。
楚国文灿武毅,人才济济,圈江汉为池,筑方城为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本来有兼并天下,取代周王朝的实力,可惜历代楚王器大量小,难以用好手中人才,让楚国人才总有“问天”之叹。既悲悯又华灿的楚国,诞生了在悲愤与感叹中为国而逝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因大批杰出人士在楚境才志不伸,流落异国而形成了独特的“楚才晋用”现象,这也是知识分子天下观大于国家观的一种绝佳描述。人生百年,如同白驹过隙,与其荒老一地,与草木同秋,不如云随风行,周游宇间,得其意气,凝为雨水,普降大地,万树得其泽,百川得其润。良禽择木而栖,不守一丘之树,欲以窥天下之大;良臣择主而行,不守一邦之地,欲以展天下之志。促狭之俗众,怎可用树丘邦国的小家子器量扃锁天下之士者乎!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力强盛,到赵惠文王继位,注意选用良材,蔺相如、廉颇、乐毅、赵奢等人辅佐国政,赵国成为能与秦国相抗衡的惟一大国。秦国为避免与赵国发生直接冲突,极力与赵国连横,稳定与赵国的关系,以便对东方其他国家用兵时不受到钳制。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相会,两国共定盟好,秦昭王为显示秦国与赵国结好的愿望,令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嬴异人到赵国读书,学习赵国富国强兵的本领。秦国王孙异人是地位不高的庶子,其母早死,到赵都邯郸后,恭谨自持,受到赵国礼遇。次年,秦兵东进韩国,围攻韩国阏与(今山西和顺),韩国遣使向赵国求救,赵国派赵奢为大将,在阏与将秦兵打得大败。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赵再次大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赵军大败,大将赵括及精兵四十五万被秦将白起所杀,赵国没入灭顶之灾,再也爬不起来。对秦国恨之入骨的赵国迁怒于秦国王孙异人,想杀异人以泄愤。赵国平原君觉得异人只是秦国的普通王孙,杀了也不起作用,建议留着异人为秦赵两国的和解留后路。赵王这才压下要杀异人的念头,下令封闭异人的馆舍,取消他的贵宾待遇,并将异人赶到邯郸城西南角的丛台,让他住进丛台的草棚里,并派大夫公孙乾带兵做监使,限制异人的行动自由。自此,异人在赵国穷困潦倒,极不得志,又担心被愤怒的赵人所杀,故而极思秦国,想逃离邯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