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李斯非常有志向,年轻时在楚国充当一名下级官吏,分管楚军的粮仓。有一天,李斯从家里去官仓上班,走到半途,想找个地方方便方便,正好野地里有一个茅草搭的土厕所,李斯走了过去。一只小老鼠正在厕所里吃人泄出的秽物,李斯的脚步声惊吓了小老鼠,小老鼠赶紧钻进秽物下面的小洞里。过了一会,在土洞里钻了一圈的小老鼠又钻到洞口,用狡黠的眼光瞅视洞外有没有人或狗等能威胁它的动物。李斯觉得很有趣,摸摸自己的裤袋,有几粒麦子,李斯扔到了小老鼠的洞口,小老鼠以为李斯想击打自己,赶紧退进了洞里。李斯回到官仓查看库房,打开门,见好几只硕大的老鼠在啃吃粮袋,李斯猛地跺了几下脚,想把硕鼠惊走,硕鼠不但不理会李斯的脚步声,反而吱咖吱咖啃得更欢。李斯抄起一根木拍朝硕鼠砸过去,硕鼠听到风声,从啃吃的粮袋跳到另外的粮袋上,小眼睛瞪得溜圆,发出绿光,象是警告李斯再动手的话,就要跳过去跟李斯拼命。同样是“鼠辈”,李斯想不到官仓的“鼠辈”这么厉害。李斯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人辈”跟“鼠辈”一样,天生是没有差别的,后来为什么有的人厉害得象官仓的硕鼠,而有的人却胆小得象厕所的瘦鼠呢?李斯的答案是:“原来只不过是他们所处的地方不同罢了!”
李斯对人生有了这样的感悟后,决定放弃“鼠辈”都不惧的官仓小吏,前往齐国兰陵(今山东兰陵)拜著名学问大师荀子为师,在荀子的指导下学习治国之术。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李斯学问有成,有人推荐李斯到楚国春申君门下做食客,求得日后发展,李斯认为春申君促狭无识,在春申君门下做事,不会有好的前途。李斯分析天下大国,认为东方各国暮气沉沉,只有西方秦国正在焕发勃勃生机,不如西游秦国以伸自己不做“厕鼠”的宏大志向。李斯计划已定,向老师荀子辞行说:“我听老师讲机遇难得,现在天下争霸,正是进取者努力之时。西方秦国有意统一天下,成就万世大业,这正是我们怀抱天下之志的平民百姓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一个人处于贫贱的社会下层,又成天无所事事,这跟那些无知无识任人宰制的禽兽又有什么两样呢?人的羞耻莫大于贫贱,人的悲伤莫大于困顿。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处于贫贱与困顿之境,不思改善自己的处境,反含嫉世愤俗之心,以清高无为自许,这不是人生的本来性情。从这个角度讲,我想去秦国发挥才干。”荀子见李斯有这样的宏愿,大喜,又见李斯心志高傲,有不居下之心,戒之以“物极则反”,又给吕不韦写了一封推荐信,远送李斯入秦。
李斯到达秦国,拿着荀子的推荐信进入吕不韦的相府,吕不韦试用之下,觉得李斯才干优长,任李斯为相府郞中。李斯一边为吕不韦办事,一边勤奋学习秦国律令与商鞅之法,很快就成为精通秦律的学问大家。吕不韦以商人身份步入秦国政坛,商鞅之法对商业进行了严格限制,商人在秦国的地位比较低,吕不韦在秦国虽然有权有势,却一直被其他贵族以商鞅之法进行排挤,李斯在吕不韦门下办事,有了精通秦律的得力干将,吕不韦在反排挤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吕不韦以“尚父”重责辅导年仅十三岁的秦王政,吕不韦虽然智计过人,但学问一般,难以从文学及律令方面给秦王政以教导,吕不韦将自己的门客搜寻一遍,最后让李斯辅导秦王政读书。在李斯的指导下,秦王政学问渐长,操持国政越来越娴熟,在政事与国策的取舍上,秦王政虽然尊重吕不韦的决定,但有时也能作出让吕不韦自己也难以抗拒的正确决断,这让吕不韦感受到了王权至上的巨大压力。秦庄襄王死后,王太后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燃,秦国人均知吕不韦与赵姬的不清不白之事,秦王政逐渐长大成|人,吕不韦觉得与赵姬的这种关系再持续下去,会对自己有生命威胁。但赵姬不管这么多,依然纠缠着吕不韦,吕不韦寻思之下,从大街上买回一个有奇淫之术的大阴人嫪毐,将嫪毐诈施宫刑后进献给赵姬,赵姬得嫪毐大喜,果然不再纠缠吕不韦,吕不韦这才松了一口气。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