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击败项羽后,被天下推尊为皇帝。得意之余,刘邦在洛阳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刘邦在酒宴上问群臣:“各位大臣都是跟随我多年的兄弟,有话直说,我想请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项羽失败,而我们大汉最终胜利呢?”王陵曾是刘邦为平民时的义兄,一个直性子的人,在项羽和刘邦的手下都干过,对两人非常了解,说:“陛下,您待人不太和气,动不动就责骂人。而项羽很尊重人,但项羽这个人最嫉贤妒能,一生最怕别人比他高明,别的将领立了功,他千方百计想赖掉,别的将领夺了地,他把好处全拿去,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项羽拼命。而陛下您就不同了,为人大度,将领有功封功,有利赏利,所以陛下能得天下。”刘邦大笑,对王陵等众臣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的字)。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说得群臣心服口服。随即,张良被封为留侯,食邑五万户。
汉朝立国后,刘邦与其他大臣觉得洛阳是中国之中心,水陆便利,想把都城定在洛阳。另一大臣刘敬认为洛阳形势不如关中稳固,建议把都城定在关中。刘邦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认为关中经济发达,四面险固,立足关中而东制天下,会让汉王朝更加稳固。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将都城立在了长安。张良跟刘邦到达长安后,以身体有病为由,极少与外界交往,甚至相信神仙方士们的话,在家里拿着道书研究长生不老的方子。在一些方士的建议下,张良闭门不出长达一年多,不进水米,只吃一些药草进行“导气辟谷”。
自从刘邦夺得关中后,萧何就在操办汉王朝的各项制度建设。萧何以秦律与秦爵为蓝本,制定了汉律与汉爵。除谋反定死刑外,废除秦国砍足、断臂、刺目等酷刑,其余都是轻刑轻罪。在经济流通方面,废除秦朝的刀币与圆形半两钱,重铸月亮形榆夹钱,将经济力量向中央集中。汉王朝一改秦王朝的重税法律,对民众只征口赋(人头税)、田赋(土地税)与更赋(服兵役),赋税的取量值为二十税一,后来汉文帝时又改为三十税一。这些法律制度的确立,使汉王朝既吸收了秦王朝国家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又避免了虐杀民众的*再次出现,天下得到了迅速稳定。在国家治理的行政体制上,汉王朝仍然遵从秦王朝的郡县制,向全国各地分派官吏加以管理。汉律规定,诸侯王国的官员由中央任命与调配,诸侯王不得擅自任免官吏,这使一些异姓诸侯王感到手脚受缚,纷起谋叛。攻击项羽的过程中,刘邦加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与异姓诸侯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代相陈豨造反,刘邦亲带大兵平叛,有人谣传说淮阴侯韩信在家里打造兵器,准备在长安造反。刘邦的皇后吕雉急召萧何进宫,萧何献密计将韩信骗至未央宫,杀韩信。韩信死后,萧何成了另一位能够左右关中形势的强臣,吕后要加封萧何五千户,萧何的门客如平建议萧何极力推辞,同时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拿出来贡献给朝廷,以打消刘邦、皇后吕雉等人的疑虑。击败陈豨后,九江王英布又反,刘邦身体有病,想让太子刘盈出征江南,吕后觉得自己的儿子仅能做好太平皇帝,而统领曹参、樊哙等刘邦的悍将,没有这样的能力,便哭泣着请刘邦亲往九江平叛。刘邦怕自己走后,关中无人能平衡萧何的力量,把辟谷不食的张良请了出来,让他出任太子少傅,协助太子镇守长安。刘邦兴兵后,又经常派人到长安打探萧何的生活起居与日常事务,萧何尽心尽力地在关中调集天下兵马粮草往前线输送,未出现任何失职,但刘邦打探的频率反而更高了,使萧何惊惶不安,生怕出岔子掉脑袋。鲍生对萧何说:“丞相治理长安十几年,办事公正,深得民心,丞相要是高声一呼,在关中必然会云起风从。丞相的功劳大于天,已经没有了再往上加封的可能性,陛下派人打探您的情况,就是怕您摇动关中,对皇上产生不利。我知道丞相对皇上一直非常忠心,并不想做对大汉王朝不利的事,我建议丞相要想方设法降低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强卖强买长安富户的财宝与土地,让大家觉得丞相可憎,那样的话,皇上就不会再怀疑丞相有摇动天下的本领,对丞相也就放心了。”萧何对鲍生的分析深为叹服,令属下以丞相的名义公开强卖强买长安附近的良田美地,还霸占其他官吏的财宝,搞得长安到处有人告状。刘邦在前线得知萧何的行径以后,放下心来,再也不派人打听萧何在长安的行踪了。刘邦击败英布后返回长安,沿途老百姓拦住刘邦哭诉萧何强夺他们的财产,刘邦哈哈一笑说:“没事,丞相侵占大家的东西,皇上一分不少地补偿给大家。”萧何出城迎接刘邦,刘邦笑着说:“相国肯定是穷得没有饭吃了,怎么野外的老百姓都说你偷偷地收了他们的几斗粮食?你赶紧去把这些事情摆平了。”萧何连连答应照办。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