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档案记载:满洲国康德十年,即1943年5月2日午,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日本陆军中将南木石隆于满洲国三江省(今黑龙江省富锦市)五顶山要塞视察时被刺身亡。
一个中国马弁刺杀了日军南木石隆中将,而且就在被日本人视为生命线的满洲国里,此事件被大日本皇军视为奇耻大辱,为此,日本人当年抓了很多中国人,杀了很多中国人,也吓坏了很多给日本人干事的中国人。
日本人做事很认真,很仔细,他们当年对此案做了很多调查,从现在的黑龙江省,到吉林省,再到辽宁省,上山下乡做调查;他们还写了很厚很厚的调查报告,审讯记录,犯人证词,还在刺杀现场照了相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一个中国马弁要刺杀一个日军中将呢?
62年都过去了,日本人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
一个重要原因是,刺客常隆基当年没抓着,大白马当年也没找到,现在恐怕是更找不到了。
按照战争通则,常隆基是军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应该算失踪了;大白马也属军队编制,也是活不见马,死不见尸,也应该算失踪了。按日本人的规矩,62年前发生的“满洲国五顶山事件”一案到今天,当事人无果,旁证大白马也无果,此案还应该是一个悬案。
据伪满洲国的史料显示:事发当天有人看见,常隆基骑着大白马下山以后就向北跑了,最后一个见到常隆基的,是第二天在黑龙江边捞鱼玩的一个小男孩儿。
小男孩儿说,他亲眼看见常隆基牵着他的大白马下江了,常隆基临下江之前,自言自语地留下一句话:“就是要扇他一个大嘴巴子,扇死他。”
如果这个证言是真实的话,这也可以作为当事人常隆基对此历史悬案的一种结论:其实,常隆基“就是要扇他一个大嘴巴子,扇死他”。
这个结论,中外法律界和普通人都比较容易理解。
在常隆基案的调查卷宗中,没有发现他个人有什么复杂的社会组织背景,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他与南木中将仅仅是第一次见面,既无私仇,也无政治企图。他刺杀日军南木中将的动机,恐怕没有日本人想得那么复杂。
花甲之后再结案,此案的结论或许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扇嘴巴子的问题。
顺便提一下,事发当天,那个连长就被抓了,后来被枪毙了。临死前,他感叹道:“真他妈的稀罕,常隆基这小子还敢扇日军中将的嘴巴子?”
“他算成全我了,真没白疼他一场。”连长不后悔。
临枪毙时,连长没有喊冤,他自己靠在墙上;死了,没倒。
关于抗日战争的第一个故事,就讲完了。
6.今天,为什么开篇就讲这个老故事?
因为今年,是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花甲纪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0周年。
60年前,世界人民曾经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打过一仗,史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个花甲之前,中日两国也曾经打过一仗,日本人叫它“大东亚战争”;中国人称之为“抗日战争”;世界人民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视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战场。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