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信念开始,而马云的成功则来自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第一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可谓惨败。他垂头丧气,邀上又高又帅的表弟陪着去宾馆应聘临时工。宾馆录用了表弟,回绝了马云。如今,表弟在宾馆做一名普通的洗衣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得到蹬三轮送书的差事。难以想象他那样的身板,如何蹬得动比自己还重的货物。
艰难的环境中,马云没有放弃第二次高考的决心。第二次,他数学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这样的成绩使原本对马云上大学怀有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是学习的料”。高考失意,马云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夜色中,马云有些冷清,有点寂寞。不顾家人极力反对,他准备第三次高考复习。无法说服家人,马云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每周日再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大图书馆学习。在图书馆,由于抢座位,结识了在他指点电子商务江山中不离不弃的六个死党。
第三次高考前三天,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老师当着全班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及格,我的‘余’倒着写。”马云气愤难平。考数学那天早上,他一直背10个基本数学公式,考试时就用公式一个一个套。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肯定能及格。结果,数学他考了79分。就这样,自称别人承受度是2000万,自己是两个亿的马云,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
正因高考一波三折,进入学校的马云非常本分。他努力学习,冀望以知识改变人生。与他相反,大学期间所有的课程,方德华只去上体育和数学,其余课程一律不上。整天忙于买卖,学业自然荒疏。他与一个家庭穷困的同学谈好条件,免费提供食宿,条件是这位同学必须做大量笔记,带回给方德华,以便应付考试。
大二,方德华在宿舍不小心碰倒热水瓶,摔碎瓶胆。热水瓶外壳扔了可惜,他拿着空壳去买瓶胆,可校里校外任何一家商店都只卖完整水瓶。他正要扔了热水瓶空壳时,灵机一动:为什么自己不能卖瓶胆?
方德华马上着手调查。调查男生宿舍,得知一个学期一个宿舍八个热水瓶只有两个是好的;女生宿舍的调查结果则让方德华更加高兴,八个热水瓶顶多只剩下一个。他行动了,在附近一家商店谈定50个瓶胆,在校园贴出海报,白天上完课后在食堂门口摆摊,晚上在宿舍里销售。两天之内,瓶胆销售一空。
余下的两年,方德华垄断了杭州市大中专院校的热水瓶胆生意。为节省时间,他在其他院校里招聘学生做代理。除了卖瓶胆,他还成立家教中心。大学毕业,21岁的方德华存款已超万元。最后一学期,所有同学都在忙于为生计担忧,而方德华则住在租来的一居室里,心平气和地运作着自己的买卖。
三年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振聋发聩的鸿篇巨制《第三次浪潮》风靡世界。在书中,托夫勒指出,人类进入信息革命时代。
《第三次浪潮》在时间和空间的穿越中,以未来学犀利独特的视角,给打开国门之初的中国人心灵造成强烈的冲击。郴州师专图书馆工作的张跃接触到原版的《第三次浪潮》,书中的思想或多或少连绵不绝地指引着他“创造未来”。四年后,张跃辞去公职开始创业,靠卖摩托车掘得第一桶金。多年以后,像张跃这样,当年阅读《第三次浪潮》的年轻人已成为中国非公经济的中流砥柱。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