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温州样本 > 1983:豪气冲天(7)

1983:豪气冲天(7)

某种程度上,温州是个知识信息相对闭塞的地方——《第三次浪潮》传入温州是多年以后的事情,而直至今天看过这本书的人也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温州的经济信息又是超乎寻常的开放。即使温州人没读过,或者­干­脆就不知道《第三次浪潮》,可丝毫不阻碍他们最早领悟到信息革命的震撼力量:几个金乡农民凭着一份份报纸,利用一本本电话号码簿,办了一个“经济信息所”,三分钱邮票揽来全国订单。

许方枢是“经济信息所”的发起人。当时他与人合股了一家生产塑片的小厂。市场信息封闭的年代,许方枢意识到情报的重要。

他订了100多种报刊,收罗全国大中城市的电话号码簿,新华社编印的工商目录出一册购一册。把各类信息分类整理成册,一旦收集到企业有产品需求信息,立即写信联系。中国建设第一座核电站消息见报后,许方枢判断电站工程庞杂,少不了塑片业务。他当机立断,联系对方,并随信寄去样品,一笔生意轻松敲定。

“经济信息所”经验很快传遍金乡。每天,位于文昌阁老街的金乡邮电支局还未开门,门口就排起上千人邮寄业务信函的队伍。人群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推着板车。面对业务信函,邮电工作人员来不及加盖邮戳,只能让顾客拿着邮戳,一通狂盖。信函日均10万封,最多一天达到30万封。

飞雪般的信函招揽到来自全国的订单。挖掘信息价值,金乡人财源滚滚而来。本年度,金乡产值超过2000万元,信用社个人储蓄高达220万元,最多的一户整整四万元,为金乡之冠。对比1979年,全镇个人储蓄只有可怜的200元。据此,《浙南日报》刊登一篇反映金乡人富足的报道,题目直白而醒目:金乡人民富得流油。

历史面前,个人能力再强大,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在这年的中国和世界诞生,日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进程。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事件其中的价值——就其深度而言,它们能大大改观中国,乃至温州民营经济草根式生长的进程。

日本生产出可以变形成为汽车、飞机等形态的机器人玩具。­精­妙的创意揭开了伟大的序幕。以这些创意为蓝本,善于模仿的温州人在此基础上开辟了新的天地。

因为开放,风靡全球的经典离中国人越来越近。BP机进入中国,也进入到温州,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有业务就拷我”成为温州人跑外单时的口头语。直到2007年年初,连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都再难看到寻呼机的身影,温州才最后与中国一道告别了“寻呼时代”。

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北京长城饭店正式营业。偌大的中国,竟然绝大多数人都不知五星级宾馆为何物,不少人误称其为“五角星宾馆”,专程从外地赶来北京看“稀奇”的也不在少数。而当时的温州算得上有档次的宾馆压根还没有,有的只是条件简陋的旅馆,但外地人住着都觉得满意。到了改革开放的第三十年,中国五星级宾馆已然比比皆是,有多少温州人参与其中,难以计量。

当然,一切变化都没有“第一家国企承包给私人经营”——抚顺市国营饭店试行个人承包,影响那么深远。短短两三个月内,全国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浙江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就在这时,走进媒体的视野,成为改革明星。通往海盐武原镇的沙石路上,每天车水马龙,挤满了前去参观学习的人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