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唐宫妃策 > 第三章 旧时明月

第三章 旧时明月

荼蘼开尽,贞元八年夏天如期而至。在这个与世无争的小院子里,木叶从未想过过去,也不曾期望过未来,似乎生命就应该和姑姑一样,在这样的静谧里缓缓流淌,无需任何改变——除了对姑姑口中那个遥远而美丽的长安城,尚有一丝丝向往。

在一个闷热的傍晚,有人敲响了紧闭的黑油大门。

笃笃笃,笃笃笃,笃笃笃。

不徐不疾,不轻不重,但是无比坚定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国度。

这个黑油大门的院子是他们的住所,茶馆和绸缎庄都在另一条街上,因此这宅子里来的客人一向极少。想是哪里来的客人走错了门,又或者是四处碰运气乞丐,所以丫鬟仆­妇­们没有马上来应门。但敲门声一直不徐不疾地响着,非要敲到有人来开门不可。隔了半柱香的时间,韦桃卓的贴身侍婢凌霄才走出来,隔着门问:“是谁?”

门外一个中年男子道:“娘子可需要熏香?上好的白檀香,白丁香也有。”

原来是一个货郎。早又不来,太阳都快落山了却来叫卖。叫卖也就罢了,偏生一定要得到主人的答应。

凌霄高声道:“小哥请回罢,我家娘子向来不喜熏香。”

那货郎却不依不饶,继续道:“沉水香也有,茜­色­的甲煎口脂可还要么?”

凌霄微微踌躇,心里拿不定主意是否要赶走那货郎了。她年轻时也在长安生活过,很有些见识,知道宫里最喜欢将上好的沉香屑装在特制的鎏金小香炉里,香炉放置在水底,香味儿经水滤过以后,分外的细腻清甜,称为沉水香。又有尚宫局的小太监将上贡的甲香、沉香、檀香、苏合香、泽兰等数十味名贵香料用宫中秘法­精­心炮制数月,得到两寸许长一段的口脂,宫中的妃嫔用来涂­唇­,气味芬芳馥郁,颜­色­鲜艳饱满,十分娇艳可爱。茜­色­更是个中极品,十分珍贵,宫中只有位分较高的妃嫔才能够使用,宫外更是十分难得,唯有得宠的大臣才能得到皇帝赏赐一些出来,寻常百姓乃至官员都无福消受的nAd1(一个小货郎别说贩卖,就连得知只怕也是不能。

韦桃卓此时正好走到前院来,对凌霄道:“开门让他进来。”

韦桃卓因小时候长在尚书府,又极得父母宠爱,也不过见了那么三两次。后来十七八岁时在汾阳王府蒙郭晞看重,得他赠过一寸许的半管儿宫里的茜­色­甲煎口脂。想必,也不是什么货郎,倒是故人来了。

凌霄打开门,只见一个胡服打扮的男子,约莫四五十岁年纪,白面微髭,相貌堂堂。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苍头老仆,短褐穿结,挑着货郎挑子。韦桃卓与那胡服男子打了个照面,似是一惊,良久才回过神来。那男子道:“我带了些薄礼,特来送与娘子。”桃卓也不推辞,让凌霄带他们去把东西搬进来,自己引那主仆二人进屋:“难为你们还记挂着我,既然来了,里面请罢。”

姑姑历来不喜欢在住宅里待客,从木叶记事起,这个花厅似乎就是单为姑姑喝茶闲坐而设的。木叶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瞧着这个不寻常的客人。这个客人本身就透着一股与常人不同的气息,不像她见过的岳州城里的任何一个人。他脚上穿着商人们喜欢的厚底的缎面矮靴子,腰上却系着一把佩刀。他虽带着货郎涤,可是眉眼间却隐隐有一丝贵气和不怒自威的神采。

因桃卓从不待客,厅里并没有设坐席,只有一张很大的雕花竹榻,是桃卓寻常闲坐和午睡用的。这客人也不待丫鬟服侍他换鞋,将短靴一蹬,穿着素罗袜大步走进来,仿佛老熟人一般,毫不客气地一ρi股坐在中堂里坐北朝南的榻上,将腿一盘,胡坐其上。甚至随从的老仆也跟了进来,将货郎挑子撂在了前庭,自己垂首立在主子身后。

大唐一贯的规矩,都是屋里地面上铺着坐席待客。大凡有身份的人去别人家作客,在门外便有丫鬟伺候换上木屐,到花厅前再脱去木屐,只着罗袜进来,听见主人赐座,才规规矩矩地跪坐在席上,挺直身子,将脚尖压在后面。这时也许主人会陪着坐在客人对面,丫鬟抬了案几过来摆在客人和主人之间,再客气地端上点心和茶水来nAd2(榻是主人平素坐卧用的,一般不给客人坐,除非贵客才会被主人请上榻坐。盘腿更是胡人的习俗,决不能算是礼貌的,只有十分相熟不计较礼数的老友才会如此。

这客人看起来十分无礼,木叶看得目瞪口呆,以为桃卓必定会十分恼怒,将他赶出院子。

但姑姑似乎脸上还带着微笑,一面叫凌霄去沏茶,便在他对面坐下来,问道:“五郎可还好?”

那客人理一理衣襟,懒懒答道:“蒙挂念,一切都好。一别又是许多年,韦娘子看起来过得还不错。”

桃卓道:“没什么不好的,总比长安要清净得多。”

客人微微沉吟,道:“三哥不大好。前两年因大公子获罪,卸了校检工部尚书的职务,如今虽然又起用,改任了太子宾客,到底老来丧子是个打击。近年来身子骨已经不大好了,早年征战落下的刀伤箭伤时常复发,颇有些苦处。”

桃卓道:“大公子的事,我也听得些,难为三郎了。”

客人将目光看向桃卓,又道:“你总还是记挂着三哥。以我看来,三哥心中真正眷恋的女子,怕也就是你一个。如今三嫂已过身了,身边倒没有一个可意的人儿。不如你同我一起回去,也算是偿了一桩夙愿?”

桃卓低头默然,仿佛数十年的岁月就在眼里如水般缓缓流逝而过。良久,她抬起头时,眼底已是一片清明:“我与三郎之间横亘的东西太多太多。即使先帝已经驾崩,即使三夫人已经不在,这三十余年的岁月又怎么算?”

见客人低头不语,桃卓喟然叹道:“青丝变白发,桃花成枯骨。我离开长安整整三十六年,回去,还如何回得去!”

客人亦感慨万千,笑容中仿佛透过迷蒙的雾气远远地看到了曲江烟柳,杨花飞絮,他低头叹道:“三哥带我在曲江池畔第一次见到你,惊为天人nAd3(不想已经三十六年了。”

桃卓道:“亏你还记得。”

客人露出孩童一般的狡黠神­色­,带着点微微的撒娇意味,笑道:“怎么不记得!再过三十六年,我骨头化成泥也记得。”

桃卓笑道:“再过三十六年,你骨头化成泥了,嘴皮子也还在。”

客人道:“你从来就只晓得奚落我。你既然不肯回去见三哥,那么同我回去如何?我在长安南郊去寻一座好宅子与你,一样可以天天看曲池流水,看垂柳抽丝,也不必同郭府来往。”

桃卓拿眼看了他片刻,低头吃了一口茶,带着不易察觉的哀求:“我知道你待我好,只是,三十多年都这样过了,我都一只脚踏进土里的人,就让我在岳州安度晚年罢……”

他的目光掠过她的眼角眉梢,她在同龄人中依然算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可是岁月在她身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笑了:“娘子当真了,我不过是玩笑话。”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