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不是我无情 > 第64章 密谈

第64章 密谈

她说:“那些很重要吗?不在乎我的人,就是放一堆照片在他眼前,他也看不见。”

他说:“可惜在乎她的人想看也看不到。校庆那天,你怎么没有参加?”

她说:“耿校长劝我参加,我觉得背叛了一中,不去为好。加上那天有三堂课,不便请假。”

他说:“我知道,其他老师去外地名校是人往高处走,你去成都名校却是我逼的。”

她说:“其实,我离开利音一中是迟早的事。”

他问:“怎么这么说?”

她说:“记得那封举报信吗?”

他说:“当然记得。它举报耿校长,逼得你去了初中部,我也成了同学们的笑料。”

她说:“耿校长不堪诽谤,托人查到了举报者,是章老师。”

他并不意外,说:“一猜就是他。只有他才会使绊脚,也只有他最妒嫉你毕业就当班主任,还带出一个节节攀升的普通班来……我最讨厌他,知道学校为我颁发状元奖学金后他对我说了什么吗?”

她说:“难道没祝贺你?”

他说:“祝贺了。但他又说,我运气好,江洪的语文只差我半分,不然学校会出语文和数学两个单科状元。我真不明白,我好歹是他教的学生,江洪不是他的学生,他那么自私的人,本应该为我独得双科状元手舞足蹈,竟然为江洪说话!”

她说:“知道当年章老师为什么不当江洪的班主任就不甘心吗?”

他说:“江洪成绩顶尖,每个老师都想教他所在的班。”

她说:“这只是其一。还有一点你有所不知,江洪是章老师的远亲,但他们两家经常来往。江洪的成绩好,与章老师在语文上面的辅导也有关。江洪中考本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去了市高级中学国际班,章老师做了工作才让他来到了一中,学校还对章老师和江洪都进行了奖励。但学校有个回避规定,就是老师不得教亲戚所在的班级,章老师认为他们属远亲不在此例,对不能当江洪的班主任很有意见,认为耿校长有意作梗,让别的老师占了江洪的便宜,也占了他的便宜。江洪的成绩比较稳定,最后一次全市联考他也是文科前三,章老师一心指望江洪能考个状元,到时能为他这个幕后老师争个光。”

他豁然明白了章老师当初那句莫名其妙的话,说:“原来是这样,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她说:“章老师一直想隐瞒这层关系,希望当上江洪的班主任今后出个好业绩。”

他说:“他是势利之人,见我们班的成绩冲起来了,就想当我的班主任了。”

她说:“你成了理科状元,章老师就想争取全省优秀教师的荣誉。耿校长本来推荐的是另一位独担家庭负担多年却从不找学校和学生麻烦的教师,但章老师到教育局反映耿校长打压优秀老师,教育局才强行推荐了章老师。”

他说:“章老师的事迹材料我看过了,颠倒黑白。谁写的?怎么可能通过层层审核?”

她说:“那是章老师自已写的。”

他说:“还有这种自吹自擂的事?”

她说:“他不相信别人写得好他的事迹。”

他说:“恐怕是他不敢让别人写实话吧!”

她说:“你高考前,耿校长已超过了五十五岁,得在新学期退居二线,很多事由不得他。另一位副校长要去成都发展。章老师凭着省优秀的名气成了副校长候选人,当时老师们很有意见,学校都有摇摇欲坠之感。眼看章老师任副校长几成定局,我的心也凉了,觉得学校没有前途,我也没有前途,也许会像章老师说的那样,我只配教初一,教初二对男生都是危险。那年同意和你去北京找工作,就有逃避一中的因素。”

他没料到学校幕后的故事有这么多,有些怅惘:“可惜我没有能力让你留在北京,我让你失望和绝望了。”

她说:“生死有命,成败在天。我没有去成北京的学校,也会去其它学校。”

他说:“你飘到了成都,我也曾飘到成都……”

她说:“流年似水,这么多年,你和我,都变了。”

他说:“我变了,不再是学生。而你,还是老师,在私立名校还是那么优秀,变了吗?”

她问:“你认为我去了私立名校就很优秀?”

他说:“还用说吗?学校都奖励你游上海了。”

她沉默片刻,忧虑地说:“事实上,在这名校里,我没有成就感。学校小升初录取的就是来自全省各地的尖子生,确切地说是用高投入培养出的奥数奥语尖子生。他们来到名校,从早到晚地学习、做题,课余时间还参加昂贵的补习。这些学生,任何一位老师只要狠下心来把他们变成做题机器,都会成为好产品,往名校高中输送。他们还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的费用比我大学四年的费用还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承受不起。那些外地生,家长们为他们在城里买房租房,留老年人照顾孩子,没老年人照顾的每周末会从外地带着营养品赶过来看孩子。这些,不是我内心想看到的。”

他问:“你现在教多少学生?”

她说:“三个班近一百个学生。外地生里,来自利音的就占了一大半。本来,我可以在利音上课,他们也可以在利音上学,却都背井离乡来到了成都。看着家长们每周像候鸟一样迁徙一次,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他沉思着,不禁想起欧帝小升初报考的那所名校,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招外地生,三百个外地生学位,就有两万多外地生来报考,其中利明市的学生是主力。他就问道:“那些家长把孩子往外地中学送,跑来跑去不累吗?”

她说:“你读高中那会儿,有些老师就向外地名校流失了。老师一走,加上他们夸张地宣传,学生也就跟着走。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这股风愈演愈烈,恶­性­循环,家长们不把孩子往外面送就显得失策。现在的利音一中,被外地的名校抵得没有了竞争力,在全市排位落在利县高中之后,在学校简介里不敢再提重本升学率,只拿学生数量说事。章老师即使成了章校长,脸上也没什么光彩。”

“我想起小时候了,有位乡邻为了争我家菜地旁的一排柏树,要死要活地找我父母拼命,他得逞了。后来他去城里定居,那排树现在长得好好的,他家的老屋却塌了。呵呵,不知他当年把那柏树争过去做什么?争名争利何时休,早起晚睡难自由。”他说。他见她心思沉沉,又说,“一中都这样了,你去成都也许是对的,不然会埋没你。”

她说:“当年,我最反对名校那种掐尖的、不公平的、贵族化的教育模式,但我现在正为它卖着命。我已沦落成追名逐利之人,不是当年的我了。”

梁婕的感受与牧蓝对股市的感受其实是一样,股市的欺骗­性­让他深恶痛绝,但他还得在里面千方百计欺骗别人,并以别人上当为荣。社会就是如此无奈,他苦笑着安慰她说:“一成不变未必好,当变则变吧。很多事,是大环境决定的,我们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沙子,任由它摆布,只要还存有一份良知,就不必为难自己了。”

她双手捧着杯子,叹息。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