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草根皇帝 > 1.乱世行僧(2)

1.乱世行僧(2)

朱元璋小时候就尝尽了做穷人的滋味。元朝初年,朱家在金陵句容属于淘金户籍,按规定应该为官府淘金纳税。但当地并不出产黄金,朱家要到别处买金向官府交纳赋税。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为官府赋役所困,便舍弃田庐,带着朱五一、朱五四兄弟迁到泗州盱眙县(今江苏盱眙)。朱初一在盱眙曾经置田置产,但朱初一死后家境日益败落,竟至无以为生。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家境尤其不好,十年后,朱家又迁到了钟离西乡,后又迁到太平乡县孤庄村。

从朱元璋及他的父祖先人这些非常有特点的名字来看,我们就可以发现朱元璋的父祖都是不折不扣的穷苦农民,不是他们不想为子女取个好听的名字,而是因为他们身处社会最底层,根本没有能力去想这些比较讲究的事情。

因为做了皇帝,关于朱元璋的奇异故事便数不胜数,它们不仅流传于民间,而且散见于各种野史笔记甚至是正史。

洪武豆腐,就与朱元璋很有渊源。它是江淮一带颇有名气的佳肴,­色­泽橙黄,味似樱桃,外脆内­嫩­,鲜美清爽,营养丰富。相传,朱元璋幼时家贫靠乞讨度日。一天,他在城里一家饭店讨了一块豆腐吃,觉得滋味很好,便时常去讨吃,那家饭店厨师黄氏孤苦伶仃,十分同情朱元璋,时常把剩的豆腐留下等他来吃。朱元璋十分感激。他做了皇帝后,便把黄氏厨师召进宫里当御厨,专做这道菜给他吃,宫中大小宴席都用此菜宴请宾客,从此,洪武豆腐驰名于世,历史上曾列为“贡菜”。

还有朱元璋的相貌问题。史料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画像供我们参考,一种画像上朱元璋相貌堂堂,另一种画像上的朱元璋则是奇丑无比,最为突出的就是他的大下巴。

大概朱元璋的相貌实在不值得恭维,《明史》只好说是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到底什么是“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就凭个人自己去理解。反正做了皇帝,自然会有人主动想办法去为他遮掩粉饰。

据说,因为画像问题,还出了好几条人命。有几位画师因为揣摸不到“圣意”,丢了脑袋。其实,画像是一件小事,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很严重,一个连自己的相貌都忌讳的人,怎们会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似乎渐渐丢弃了贫穷时的某些美德。

《明史》里没有记载朱元璋从出生到他十七岁之间的事情,他的成长经历只能从一些传说中窥见一斑。但传说终究是传说,或许是朱元璋小时事迹流传下来,或许是后人伪造附会,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据说朱元璋小时候与伙伴一起玩“当皇帝”的游戏,拿篮子当宝座。其他人坐上去的时候,没几下就摔下来了,朱元璋坐上去却稳稳当当的。

还有一次,以朱元璋为首的一帮小孩,把地主家的牛给宰了吃了。最后朱元璋出主意,把吃剩的牛尾巴Сhā进地里,骗东家说:“地裂开了,小牛钻进去了!”东家跑过去拽牛尾巴,结果牛尾巴真的钻到地里去了,东家见状,无可奈何。

这两个故事都在强调朱元璋不同寻常的能力和真命天子的身份。其实以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些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后人记住的恰是那些虚幻的东西,因为不真实,才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朱元璋的转折点应该在十七岁那年。那年天灾连连,灾区成千上万条­性­命,只换来史书上简简单单九个字:“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旱灾加上蝗灾,本来如同狂风暴雨,百姓已是九死一生,灾荒之后的瘟疫,则要将所有人推上绝路。

朱家靠租种别人的田地而勉强维生,在旱灾和蝗灾的双重打击下,本来就艰难无比的生计陷入绝境。四月六日、九日、二十二日,朱元璋的父亲、大哥、母亲相继死去。朱元璋悲痛万分,最让他感到痛苦的是,他们兄弟几个连埋葬父母的能力都没有———家里的地是租来的,田主刘继德不允许他们埋葬死人,毫不理睬他们的哀告,“呼叱昂昂”,“谯呵不绝”。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