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草根皇帝 > 4.高歌猛进(2)

4.高歌猛进(2)

《明季北略》中对李岩的建议记载得更为详细:“欲图大事,必先尊贤礼士,除暴恤民。今虽朝廷失政,然先世恩泽在民久已,近缘岁饥赋重,官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汤火,所在思乱。我等欲收民心,须托仁义,扬言‘大兵到处,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任前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李岩又派人“作商贾,四处传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编口号,使小儿歌曰‘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又云‘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牛金星则建议李自成“禁­淫­杀,据中原,收人心”。为了做到这一点,“倡言大军所至,百姓给复一年。”也就是在新占领区内免除老百姓一年的徭役。为了收揽民心,牛金星还建议李自成在告示中宣布:“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当时官军缺饷,所到之处公开抢掠,漫无纪律。李自成的这些措施口号极得民心。

试想,如果李自成身边再多一些像萧何、诸葛亮那样的谋士,他也许不会落到最后那么凄惨的结局。但是,反过来说,李自成也不具备刘邦和刘备那种凝聚力。他一心想做的并不是皇帝,而是“山大王”式的自由生活,­操­心一国的政事,应该不是他的理想。这一次有李岩和牛金星为他出谋划策,主要针对的就是他的弱项:民心。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李自成的军队始终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此话不假。

崇祯十四年一月(1641年),李自成农民军开始进攻河南重镇洛阳,洛阳是福王朱常洵的藩封之地。河南巡抚李仙风担心洛阳会被李自成攻陷,急忙派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率兵助守洛阳。二十日,王绍禹的亲军发生哗变,烧掉城楼,打开北门,引农民军蜂拥而入。福王慌忙逃往城外,藏进了迎恩寺。第二天,福王被农民军抓获,随后处死。

攻下洛阳后,李自成用缴获的米数万石,金银数十万两赈济饥民,郑廉在《豫变纪略》记录了饥民前来就赈的情景,“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李自成大军随后于二月十二日赶到开封城下,预备大举攻城。开封是周王朱恭枵的封地,周王不像福王那样贪吝,他拿出库银五十万两犒军,悬赏“能击死一贼者,予五十金”。守军士气高涨,踊跃作战。农民军死伤甚多,不得以解围而去。

此时,又有曹­操­罗汝才、小袁营袁时中前来归附李自成,仅小袁营就有兵马二十万。李自成声势更为浩大,官军与之接战,不是屡战屡败,就是望风而逃。李自成攻城略地,往来驰骋,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十二月李自成二围开封。不料,此次围城又遭到守军的强烈反抗,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拼死守城,周王将库银直接搬到城头犒军,宣称活捉一个农民军的士兵赏银百两,杀死一个农民军者赏银五十两,战死者得抚恤金五十两。农民军再次死伤惨重,李自成又被刘永福­射­瞎一只左眼,二围开封以失败告终。

次年五月,李自成三围开封。这次李自成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采取围困策略。李自成之所以不再硬攻,也是因为部下不愿拼死鏖战,竟然“日逃亡数千”,李自成不得已,与部下约定这次只围不攻。听说要打硬仗就逃跑,李自成作为领袖竟然要委曲求全与部下设立约定,农民军只为利己,纪律涣散的作风,最终还是难成气候。

这时崇祯只好下诏起用孙传庭为陕西总督,命令左良玉驰援开封。李自成以少数兵力围困开封,率主力在朱仙镇迎战左良玉,左良玉大败而归。朝廷其他诸军都止步于黄河以北,畏缩不前。

不久,开封粮草殆尽,危在旦夕。巡抚高名衡派人掘开朱家寨口河想来个水淹农民军,没想到李自成和高名衡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掘的地方和想淹的地方不一样。更巧的是天降暴雨,两个缺口同时崩溃,“声如雷,溃北门入,穿东南门出,注涡水。”开封城内三十万人只有周王等人及两万余人幸免于难,其他人都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农民军也有一万多人被大水冲走。开封城遭此大难,几成废墟,“百姓生齿尽属波臣,断垣矗水上,数堞隐见而已。”但凡战争,受苦的总是黎民百姓。开封城被水淹过之后,残檐断壁一片凄凉。这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谁也无法说清。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