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fbi联邦调查局档案 > 尼克松:FBI的政治同盟(1)

尼克松:FBI的政治同盟(1)

FBI的老搭档尼克松执政时,面临着无数严重的问题:正在爆发的灾难­性­战争遭到国内普遍的抗议和反对,政府中的许多官员反对他的内外政策。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联邦调查局。尼克松总统和联邦调查局可谓是老搭档了。尼克松得以扬名的"阿尔杰·希斯事件",正是联邦调查局一手导演的。此次入主白宫,要想再次上演"成功之剧",来自联邦调查局的帮助将必不可少。尼克松的内务顾问埃利西曼说:"对于尼克松来说,胡佛不仅是情报源泉--他是尼克松听信的政治顾问。"尼克松认为,他可以从与胡佛的密切交往中在政治上得利,因为这样可以保护他的右翼免受保守势力的攻击。尽管尼克松和FBI局长胡佛之间友谊深厚,但尼克松对胡佛的态度还是反映了一种模式,就像有些人从他对一些年长者、特别是艾森豪威尔(还有戴高乐)的态度中看到的一样。尼克松尊敬他们,渴望得到他们的赞同,羡慕他们博得他人(包括他自己)的忠诚和敬重的能力。但他忍受不了他们沉闷缓慢的工作方法,忍受不了过分的谨慎小心,忍受不了他们贻误时机。尼克松对胡佛的缺乏耐心,使他的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总统内务顾问约翰·埃利西曼以及那些年轻助手们也产生了同感,而他对胡佛的尊敬在这些人身上却没有产生影响。尼克松内阁对于胡佛的态度是:尽管尼克松和胡佛之间的亲密私人关系可以追溯到1947年,但白宫官员却一直想硬逼着胡佛服从他们的意志。自从约翰·埃利西曼开始担任胡佛与白宫的联络官(1970年初,埃利西曼从总统顾问提升为内务助理后,与联邦调查局的联络任务便交给新任职的顾问约翰·迪安),他便接到来自联邦调查局所有的报告。他回忆说:"大体上讲,我所了解的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工作,质量低劣。联邦调查局在处理问题时特别听信流言蜚语,凭推测猜想;有时一份报告的依据是'情报来源保密'--联邦调查局电话窃听或窃听器窃听的委婉用语。即便是这样,情报也常常是道听途说……当联邦调查局的报告特别糟糕时,我便把他退给胡佛。但是,返工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埃利西曼很快就发现,雇佣一名退职的纽约退役警察,让他与纽约警察局情报组保持密切联系,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总统拜访FBI局长1969年9月,尼克松超乎寻常地拜访了胡佛,并与他共进午餐。令陪同尼克松出席的埃利西曼和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感到吃惊的是,总统居然接受了胡佛的邀请,因为总统很少接受社交­性­的邀请,即便是内阁成员的邀请也很少接受。在进餐期间,胡佛谈了些正事。他抱怨他正想派人渗透到修建俄国大使馆的建筑工中间去,但遭到些麻烦。尼克松说他将会予以考虑,调查并会提防国务院内的"小人"。胡佛告诉他们,联邦调查局正在使用计侦手段,进行冒险活动。埃利西曼认为胡佛的目的在于看看他们对那些非法活动的反应如何。"回过头来看那次午餐,我认为胡佛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两位上司--尼克松和米切尔--都赞成联邦调查局使用窃听器、电话窃听和其他计侦手段。他讲了一些联邦调查局对国内激进分子和外国人的行动计划,我们作出的反应是热情而明朗的。"尼克松和米切尔拜访胡佛是一个重要姿态,这种姿态承认了胡佛的德高望重,甚至总统与他的交往会对总统有利。但埃利西曼和其他内阁成员对此无动于衷。胡佛对于在政治上同情他的总统一向是言听计从的,而现在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避开白宫提出的他认为鲁莽而又危险的行动要求。他很快就意识到,他不能相信尼克松的官员,因为尼克松被他们完全孤立起来。所以胡佛不得不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待来自白宫的任何命令。当他拒绝政府下达的某些有关国内安全的紧急指示时,这些人就开始攻击他。用非常手段对付泄密防止泄密是联邦调查局和总统双方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任何一位领袖都决不会在做好准备之前,把他的计划泄露给他的对手或公布于众。在这个舆论称霸政治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位领袖愿意面对那难以驾驭、疯狂粗暴而又充满对手的声势浩大的人群。1969年3月17日,尼克松下令在柬埔寨轰炸北越军队。这次行动最重要的是保守秘密以防止该国抗议。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同意这次轰炸,但是,由于他的国家的中立立场,一旦消息走漏,他将不得不公开指责轰炸。1969年5月9日,《纽约时报》第一版刊登了记者威廉·比彻关于这次轰炸和西哈努克没有抗议的报道。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他们的战略计划遭到政府中###者的破坏,破坏者可能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基辛格那里的工作人员。尼克松相信,柬埔寨大轰炸可以挽救美国人的­性­命,同时,也可迫使北越进行谈判。"但《纽约时报》披露的消息把一切都破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尼克松把希望寄予了联邦调查局。他从胡佛那里得知有三种防止泄密的办法:调查背景、跟踪盯梢、电话窃听。胡佛认为,窃听是查出泄密者的"惟一"有效的办法,。于是,尼克松制定了一套程序,由亨利·基辛格将泄密涉嫌人名单送给胡佛。清晨,消息刚一见报,基辛格就给胡佛打电话,要他"竭尽全力查出消息来源,并谨慎处理,不可再泄露消息"。尼克松希望调查计划应"最大限度地保密",因为,一旦白宫官员发现对他们使用窃听器,他们的士气就会受到打击。同时,他也害怕电话窃听一旦被揭露出去,很可能被反战派"抓住把柄"。作为调查的一部分,对17人进行了窃听,其中包括4名新闻记者,还有白宫、国务院、国防部的13名官员。总统明确授权联邦调查局调查柬埔寨轰炸的泄密情况。而且,按照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对法律的解释,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总统有宪法权力命令进行窃听,无需有授权令状。但胡佛不愿像以前那样,一贯充当总统的代言人。尽管他命令对最大的嫌疑对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莫顿·霍尔柏林进行窃听,三天后,他还是要求并取得了米切尔的书面授权令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