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有核,又有围绕着它的轨道。最简单的原子乃是由只有一个阳子的核,与只有一个阴电子的轨道所组成。这可以比喻作仅由夫妻二人所组成的一个小家庭。比较复杂的原子,则核里包含着若干阳子与中子,外面围绕着带有若干阴电子的轨道。这种情形就跟夫妇之外包括了祖父母、父母、叔父母以及未婚的兄弟姊妹的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庭一样。如若只有阳子与中子,则发动力再大,亦无能成为物质单位的一个原子。必须由阴电子在外围做个框框,始能成为原子。男性是成不了家的,此所以女性具有筑巢的本能。然而,也只有中日两个民族自觉到这是大自然的阴阳之理。
随着女性成家,遂有了住宅的建筑、家具、烹调以及与这些相适应的服饰,日常生活的一切道具——陶瓷碗盘、瓶子、木制的桶
子与盒子,和桌椅。方形乃至带篷子的车子、船舱以及具备舵室的船只,其发现亦是源自住宅。
成了家以后,进退起坐之仪遂有了讲究。有了家,开始有宾主之礼,五伦制度于焉成立。总而言之,有了家,也跟着有了祭礼。
此外,有了家以后,就有了织布机。中国汉唐时代,贯通西域的丝路,便是由栉比的人家那些女眷的养蚕和织布所串连而成。中国女性为产业而尽力的伟大成绩——不,该说是因女性而发达的中国产业优秀的体质,是我们今日应该把来作殷鉴的。任何时代,在产业上,女性担任生产这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与其说这是女性的从事劳动,倒不如说一国的产业亦有阴阳,有足以跟男性化的产业相配合的蕴含着“女性情意”的产业,始能称之为文明之世的产业。而女性的产业,又必须与家庭结缘才好。
阳无以成形,化为阴之后始能成形。女性是文明之造形的主角,男性在于发想,今人不知这点,在产国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大多弃家出外与男性同工作,其无知真是无以复加。
10
宇宙是活的,生命是演绎的,是故《大学》里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阴阳是先有阳后有阴,所以《古事记》里也说男应先,女应后。生命是纵的、历史的,唯西洋人不知这个,他们总爱拿事物作横的、断面的处理。他们认为种种个体并无纵的关系,只作横的排列,且只有同列的对等关系。他们把这当作民主思想的根据。所谓男女平等正是这个。
佛教的因缘说亦将事物作横断面的处理。只是于佛教,作这种横断面排列的种种物体,其出身并不清楚,因而其存在被认为是可疑的。单凭这点,就要比西洋人强得多。西洋人是连这可疑的地方都还不知晓。
由于凡事都作横断面的处理,因而关乎父子的演绎,西洋人亦是一派茫然,此所以不知孝顺父母及尊老敬长有多重要。如此缺乏见识,煞费苦心所作的素粒子研究,将枉然的归于腐朽。
量子论说光子是波,亦是点,这是理所当然的。光子穿越大自然之“无”的息(亦可称以太)而前进,犹如船只划开海水生波兴浪的前行,这就成了光波。又有动必有静,光子前进一阵,必然静止下来,然后再前进,如此节节前进当中静止下来的地方便是点。
此即是光子之波,亦是点。这乃是纵面的说明法。然而,波尔等物理学家们却偏作横断面的看法,他们将光子之波,同时也是点的这回事说成相辅性原理,实在是莫名其妙。
素粒子是物质,亦是象征。以纵面的说法,素粒子是自“无”
将成“有”而未成,是一种“如”的存在。而物理学者偏要拿它作横断面的看法。汤川秀树毕竟对物质与象征的相辅性论说表示不满,他把素粒子解释作那是因观察者而可以为物质,亦可以为象征的一种东西。他又说“宇宙无本体,唯有宇宙观而已”,这可又是一番歪理。
11
既知阴阳,亦可明白非对称性的原理。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中国人杨振宁与李政道发现了非对称性,但他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杨振宁表示从现在开始要研读《易经》。事实上,《易经》已将这个问题作了一番简单明了的解答,那就是:阳为先,属奇数,所以非对称。
如若从半途看来,阴阳对等并列,看似相对称,但从前进的最先端来看,先行的是阳,随后的是阴,不可能并排相对称。宇宙线
的最初阶段全是阳子,才真个是非对称性。
非对称性的发现,首先予凡事爱作横断面观察的西洋物理界以一记棒喝。
非对称性较诸对称性更具生命的泼剌。石头的结晶图案是精确的左右对称,树木与竹子的连理枝却斜错着相对称,这种情形,已然有些偏离对称性。又雪的结晶是六角,是对称的,梅花五瓣却是奇数而非对称,那是因为花卉比雪更富于生命的泼剌。但这并不是说对称性较普通,非对称性较稀奇,阳为奇数,是非对称性的,阴为偶数,是对称性的,那也并不是说阴属于普通,阳则比较稀罕。
在只懂得从横断面去看万事万物的西洋人来说,非对称的发现确是值得震惊的一桩大事,殊不知中国与日本早就于日常生活中极其自然的运用着非对称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来往日本的法国一位着名的音乐评论家,观赏了雅乐之后,对其中采用了不协和音这点惊叹不已。
最常用到非对称性的是书法。画比较对称性,例如画羊,两支角与四条腿大致上各自相对称。而书法的偏旁上下则几乎全是非对称的,如波字,左边的“氵”与右边的“皮”,在重量上完全不对称。然而,将它用书法写来,“氵”就以“无”的空间来补足其重
量感,而与右边的“皮”字相抗衡,成了非对称而又是相对称。
知道了非对称性,则对称性也应该可以明白。若只知对称性,那是并不真的明白这个对称性。中国人与日本人偏好奇数。节日有元旦、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皆是奇数。日本人尤其心仪奇数。中国有所谓八仙,日本则称七福神。然而,全世界再没有比中国人更擅于运用相对性的民族。中国的住宅建筑大多左右对称,到底表现了泱泱大国的稳实。而纵然两厢对称,但左右有阴阳,稳实中仍有栩栩如生的起飞感。这便是知非对称性而后懂得善用对称性的实例。
然而,今时的产国主义社会是谈也别谈创造性的非对称性,只晓得一味的扩大生产,不惜破坏家庭制度,消灭赖以生存的时空,甚至连起码可以获得生活均衡的对称性也崩毁了。这么一来,便专以对称性作基盘的民主主义亦被糟蹋了。
阳如植物芽,只有一个,乃非对称性的,芽发动伸长而成双叶,亦即一生二。双叶确是相对称的,但这两片叶子又发动伸长以后,枝与枝、叶与叶纵然左右对称,却也多少有点参差,呈现非对称的地方来。这叫做二生三、偶数生奇数。无论中国和日本,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关系是对称的,而竹枝的参差,乃
是对称中蕴含着非对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是相对称,而又尊卑、长幼、先后的呈着不对称。这合乎大自然的法则,而与权力所带来的不平等全然无关。
民主主义之所以成不了思想,不仅由于对非对称性无知,甚且把对称性也僵硬化了的缘故。再没有什么比民主化更缺乏创造性的了。民主的方法是全然不适于诗、数学、物理学等等需要知性的工作。然而,在理论上如若想从根祓除民主主义或者民主方法的话,就得从根底上去弄清楚由大自然的阴阳而来的非对称性与对称性的原理才能解决。
12
现在再从第一法则补充几点。
如能领悟大自然五基本法则之第一法则——大自然有意志与息,意志同时也是息——则以下若干点皆可明白。
一、佛教所谓的“空乃非空”即是意味着大自然具有“无”的意志与息。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