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先按熄闹钟,再听电话。
“早,罗小姐,我是石珠小姐的秘书,她叫我提醒你十时有约。”
这就是体贴了,石珠对她的友情从这件小事中表露无遗。
她不能叫这样的好朋友失望。
一骨碌起床打点一切。
她希望得到那份工作。
“淑贞决定叫那陈大文吃闭门羹,一迳去见工,天从人愿,她得到了那份工作,新公司等人用,叫她第二天上班,薪水比先前他份高出百分之五十。”
小玲讶异,这吉利的预言会实现吗?
那个上午,事事顺利,见她的三位上司十分欣赏她。
“罗小姐,你明天可以开始上班吗?这位子悬空已经很久了。”
石珠在会议室门口等她,见到小玲,连忙恭喜。
“那份工作真像为你而设的是不是?”
“我的运程转了。”
“不,你已经准备好了才真。”
“我们去庆祝。”
“我请客吃日本菜。”
午餐桌上小玲问:“石珠,我的事,你是知道的吧。”
石珠笑笑,“知道又怎样,解铃系铃,都靠你自己,至于朋友,只能盲目支持你罢了。”
小玲真是感激。
那天下午回到家,那部直达门口的电梯坏了,只得乘另外一部,走上一层。
还没到门口,就听见楼梯口有人,小玲谨慎地停止脚步,看个究竟。
站在门口的人是周景文,颓丧,焦急,把门铃按了一次又一次。
不知怎地,小玲逃一样离开家门,直奔街上,截了一辆计程车就走。
非走不可是她的直觉,一个人如果连直觉都不相信,还能相信什么呢。
她去看了一场电影,又约了朋友喝下午茶,报告最新行踪,直到傍晚才回家。
周景文终于走了。
一门口都是他留下来的烟蒂。
真讨厌,小玲立刻打扫干净,免得邻居抱怨。
电话上并无留言。
希望他就此罢休,切莫不知好歹,不知进退。
小玲去打点第二天上班的服饰。
明天是新的开始。
噫,那本小说中的张淑贞怎么样了。
她想去看个究竟,可是已经累了。
她倒头大睡。
小玲不知有没有人打电话进来,她已将电话Сhā头拔掉。
明天一早要上班,头半年的表现最重要,第一印象,先入为主,非得打醒精神不可,不能允许任何人来打扰她的睡眠。
小玲忘了早两个星期她还辗转反侧,一边睡一边听有没有电话铃响。
忘了最好。
新工作很适合她,小玲一上工就进入状态,才半日就与同事打成一片。
石珠问:“觉得怎么样?”
“工作量很大,相信各人已忙得无暇搞人事纠纷。”
石珠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聪明人,一言中的。”
“我,聪明?”
石珠笑笑,“一时糊涂,瑕不掩瑜。”十分有深意。
小玲不语,低下头。
那天下班,小玲去商场找那间租书档。
她不是想续借,她想干脆把那本书买下来。
可是她在商场绕来绕去找不到那间小书店。
明明是在粥店旁边的嘛。
现在只得”闲时装店。
她进时装店问售货员:“这里附近有一家书店,请问正确位置在哪里?”
那年轻的售货员莫名其妙,“我在这里做了一年,从未见过书店。”
小玲大奇,“可是书店明明在这隔壁。”
那女孩子已经不耐烦了,“小姐,你自己去找找吧。”
小玲又找到商场管理员,可是也说没有,“小姐,书报摊都在路边。”
小玲愣住。
噫,她怎么去还书呢?她记得交过三十元按金,算了,就作为书价吧,真想买本新可是,那日她明明走进一片租书店……
最近发生的事实在太多,小玲已无暇追究。
至要紧是工作上了轨道,一月终结,发了薪水,小玲与石珠商量合股投资。
“最好是买房子。”
“置业是最聪明的笨方法。”
“除笨有精嘛。”
两个年轻女郎笑起来。
小玲打开公事包掏出计算机预备精打细算一番。
石珠忽然问:“那是什么?”
“记事部。”
“不,”石珠指一指,“那个。”
“呵,这是一本小说。”她取出放桌上。
石珠骇笑,“我可不晓得你是坊间流行小说的读者。”
“嗳,别小窥它,写得很好。”
石珠仍然笑,“拜托,品味提升点好不好?”
小玲却道:“我看这本小说,十分有共吗,作品反映了新女性的苦与乐,旁徨与抉择,已经达到文艺创作之目的,老实说,我也读获大奖的南美洲作家的名著,可是那么遥远高深的感情,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能领悟。”
石珠取过那本小说,“真的那么好?”
“不会叫你失望啦。”
“借我看。”
“不行,恕不外借,你自己去买。”
石珠笑笑,“买就买,让我把书名抄下来,作者,陈冷梅,书叫结局,故事精彩否,说些什么?”
“你看过不就晓得了。”
“别讲这本小说了,让我们算算,假使合资买桥湾区六百平方尺的两房小公寓──”
小玲忧心忡忡,仍然担心周景文会找上门来。
她在地车里翻阅小说。
“张淑贞正在怕陈大文会给她麻烦,一日下班,发觉这忧虑是完全多余的,甫下车,就看到陈大文站在对面月台上,手臂挽着一个年轻女子,有说有笑”
小玲讶异,这个结局真出人意表,有变得那么快的人吗?
到站了,小玲收好小说下车。
一抬头,看到个熟悉的身形,她立刻本能地缩在柱后,盯睛一望,那人正是周景文!
他的手拖着一个年轻女子,他与她有说有笑,不知多么开心。
小玲张大了嘴,下巴合不珑去。
小说情节又一次应验了。
她立刻放心,冷笑一声,离开了月台。
以后,可以正式把这位仁兄一笔勾销。
也不由得她不嗟叹人、心叵测。
经一事长一智,她又学了一课。
那日返家,她决定把全本小说看完。
读毕之后,小玲十分高兴安慰,因为主角张淑贞的结局相当美满。
张在最后找到了理想的对象,组织家庭,并且兼顾事业,修成正果。
当中虽然迂回一点,可是无伤大雅。
小玲合上小说,*了*书面。
这本小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精神上支持了她。
她把它放在书架子上。
过了十余天,石珠忽然对她说:“我找不到那本小说。”
“什么?”
“那本叫结局的小说,遍寻不获。”
“怎么会,是卖完了吗?”
“不,众书局从来没听过有一本那样的小说。”
小玲怔住。
石珠笑,“也许,你手中是唯一的一本。”
“不可能,书后一定印有出版社名称,我帮你去找。”
石珠摆手,“算了,我并不是。”
那天回家,小玲连忙取下小说找出版社的地址电话,可是书内并没有版权页。
太奇怪了,难道这是一本翻版书?
抑或,结局这本书,是完全为罗小玲而写?
寂寞的心
余文青站在银行出纳处说:“一万元,十张千元钞票。”
柜台后边的年轻人立刻刻机伶地刷刷刷数了十张钞票,连同打了数字的存摺小簿子一齐交给她。
余文青把钞票小心点算,她看到其中”张钞票上写着一句中文──“我有一颗寂寞的心”,文青嘀咕:废话,谁的心不寂寞!
她把钞票收好,走出银行。
余文青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女子,年纪不大,已育有一女,与丈夫离异后把母亲接来同住照顾*,再用一家务助理干粗活,生活倒也井井有条。
自银行出来,她回家吃午饭。
抹了嘴,喝杯热茶,她笑笑说:“这样下去,我会胖。”
一边打开手袋,把钞票如数交给母亲。
余老太微笑,“又给我钱?哪花得了那么多。”
文青说:“你六十大寿,买件衣服穿。”
“我有,你自己收着。”
文青把钱硬塞在母亲口袋里。
余老太说:“你不如找个人,下半生安定地过。”
文青听了这话,嗤一声笑出来。
“这有什么好笑呢?”
“妈口中的人现在是没有的了。”
余老太不语。
当初又不睁大眼睛找,现在拖着个五岁孩子,谁还肯来惹她。
“我回公司了。”
“你放心,稍后我自然会去接囡囡放学。”
文青笑笑,开门离去。
不到一刻,门铃又响,余老太以为是文青忘了东西,转头来拿,便去开门。
门外却是文青的妹妹文紫。
余老太的声调完全两样,“是你。”十分冷淡。
文紫自嘲,“可不就是我。”
余老太不得不开门。
文紫只比姐姐小一岁,相貌长得颇为相像,可是外型显得略为粗糙,头发较乱,衣服料子式样也较差。
她坐下来,看到桌上饭菜。
“文青刚来过?”
“这里根本是文青的家。”
文紫拿了一只碗,盛了半碗饭,就着剩菜就吃起来。
余老太问:“你找到工作没有?”
“下个月上新工。”
“文青上个月又升了一级。”
文紫并不动气,“我知道,怎么能同文青比呢。”
余老太说:“你姐姐争气。”
那样争气,仍然维系不了婚姻。
“妈,借五千元给我。”
余老太返后一步,“我哪来的五千元。”
文紫笑,“妈,你口袋角露出来的就不止五千元。”
余老太又气又急,“那是文青给我买衣服的。”
文紫老实不客气拉下脸来,“我也是你女儿,拿来。”
余老太只怕会吃亏,只得自口袋抽出几张钞票,厌恶地说:“拿去。”
文紫刚想开口嫌少,余老太瞪她一眼。
“是,你也是我女儿,为什么同姐姐差天共地,你为何不扑过来打我一顿,抢去我所有财物?”
文紫到那间感到羞愧,取到钞票,夺门而出。
走到路口,她把钞票摊开一看,见到其中一张空白之处写着“我有一颗寂寞的心”。
她嗤一声笑出来,不由得说:“我也是。”
自从她懂事以来,母亲就说,文紫不能同文青比。
她干吗要同文青比。
文青在她眼中,并非才高八斗,十全十美,文青不过是政府机关里一个中等职员,有什么了不起。
文紫干的是文艺工作,收入比较不稳定,就惹得母亲诸般不满。
家里的势利眼往往至叫人受不了。
文紫把钞票收好赶回报馆里去。
众同事正在商量:“王汝数身后萧条,我们得发起募捐,照顾一下孤儿寡妇。”
文紫立刻把那几千元交出去,“这是我的分子。”
同事们纷纷你五百我一千地效尤。
“文紫你真是古道热肠。”
文紫问:“老板捐多少?”
“一百。”
“不会吧。”
“别多讲了。”
“他可是身价十亿呀,前些时候捐了一个博士衔头,听说花了一千万。”
“文紫,我们换个题目。”
“好好好。”
这时,见习记者卜裕佳走过来,“这张钞票上有字句,写什么?”他读出来:“我有一颗寂寞的心,有趣,这是谁?可惜没附着电话号码,我拿张干净的来换这一张,各位可看清楚了。”
大家说他讨厌,叫他走开。
接着,叫人把款子送到事主家去。
卜裕佳笑嘻嘻回到自己位子上去。
女同事唐佩兰就坐在他对面,同他说:“真感慨,报馆里时时有人身后萧条。”
“可不是。”
“这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小卜不知用那张千元钞票在折什么。
“你在干吗,你听见我说什么没有?”
原来小卜把那张钞票折成一只纸船模样,递给佩兰,“送你。”
佩兰没好气,“小卜,要省着点花,为将来打算。”
小卜笑,“千金散尽还复来。”
佩兰反问:“你何来千金?”
小卜抢着问:“你拜金?”
佩兰摇头,“不与你说了。”
“把纸船拆开看看。”
佩兰拆开,只见钞票上写着“我有一颗寂寞的心。”
小卜追求她不止一朝一夕了。
可是佩兰想多做几年事,储蓄一笔款子给父母安家,然后再谈男女私情。
当下她笑笑,不表示什么。
有人叫:“开会啦。”
佩兰忽忽把钞票塞进口袋。
下班,她回家,看见十五岁的弟弟佩钦坐在门口。
“干吗,又闹情绪了?”
“要买一只背包也不给!”
“你贪慕虚荣。”佩兰指着他笑。
“姐,连你也打趣我。”
“你要体谅父母嘛。”
“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他们一律说不。”
“试试问‘我考第一好不好’,‘我从此听话又好不好’。”
“姐姐!”
“背包要多少钱!”
佩钦大喜,“七百五,中等货而已。”
佩兰伸手进口袋,“嗳,刚刚好有一千元。”
“谢谢姐姐姐,我找还两百五给你。”
“不用了,与朋友去看场电影吃顿汉堡吧。”
“姐姐,你对我真好。”
佩兰十分惆怅,“将来娶了太太,恐怕就嫌姐姐多事。”
“才不会呢,我这就去买背包。”
“喂,早些回来吃饭。”
那少年把钞票摊开来。
“‘我有一颗寂寞的心’?”他笑。
他跑到那片店,一看橱窗,见背包仍在,松口气。
刚想进去,在门口看到品学兼优的同学陈晓新。
“绕新,神色忽忽到什么地方去?”
“去医院看杨文钊,要不要一起来?”
“咦,杨文钊出了什么事?”
“他被人抢劫,手与背脊都被利器剌伤。”
“抢去什么?”
“手表与一只背包。”
“伤势重吗?”
“背脊那一刀很深,据说这个学期不能上学,校长已打算呼吁请同学们切勿用太名贵的书包与手表。”
佩钦愣住。
“来,一起去看他吧,他很需要同学问候。”
佩钦忙不迭跟着陈晓新走。
他就是看中了杨文钊那只背包才闹着叫家长买同样的。
在路上晓新说:“其实用塑胶袋装书也一样,只要功课好,用什么书包无所谓,你说对不对?”
“是,是。”佩钦唯唯诺诺。
他不是不羞愧的,为着新背包还同母亲发脾气呢。
杨文钊在病*的样子吓坏了他。
只见同学半昏迷似躺着,伯母在一旁哭泣。
佩钦在回家途中浑忘买背包之事。
陈晓新说得对,身为学生,至要紧把功课做好,其余皆闲事耳。
回到家,姐姐问他:“背包呢?”
他清清喉咙,“嗳,我不要了。”
他自袋中把那张千元钞票取出还给姐姐。
佩兰瞪着他:“我有没有听错?”
“真的,对,我要去温习功课了。”
“钱你收着慢慢用。”
“不,我够零用。”
他转身回房间去。
佩兰的母亲出来看见,“这是干什么,钱推来推去没人要?”
“可不是。”
母亲笑,“我正想搓麻将没赌本。”
“妈,别去,邻居方太太的牌搭子不大正经。”
“又不是做朋友,不过是牌搭子而已。”
唐太太把那张钞票收起来。
佩兰只得笑,“赢多点。”
唐太太问:“你同小卜怎样了?”
“十划没一撇。”
唐太太感喟道:“想结婚,总得给妻儿一个家,这已经不容易。”
佩兰承认,“我们这票人一辈子也不用想成家立室了,楼价高企,民不聊生。”
“小卜人很忠厚,可惜无甚打算。”
佩兰不语。
“报馆同事个性大都如此吧,早知不该让你念新闻系。”
佩兰笑,“该读什么科?”
“做看护就很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可嫁医生。”
佩兰笑得前仰后合。
“医生不好吗?”
“妈,这时我又不反对你去打麻将了,去,去。”
唐太太收拾好厨房便往隔壁走。
方太太早已在等她。
“三缺一,快。”
另外两位是周小姐与叶小姐,她俩年纪甚轻,化粒却非常浓,远看不知像哪个女明星。
当下二话不说,即开始搓牌。
不到四圈,唐太太已经输掉很多。
唐太太汗涔涔流下,“方太太,你没说打那么大。”
方太太讶异,“你手气不好而已,往日赢,便嫌注码小。”
“我不玩了。”
“随便,大家是邻居,切莫伤了和气。”
唐太太红着脸,忍痛付了钱,很不高兴地离去。
叶小姐把牌一推,点着一支烟,深深吸一口,“她发觉了。”
方太太不在乎,“这楼上楼下多的是无聊的中年太太。”
周小姐笑,“分钱吧。”
方太太一人分几张钞票。
“就这么多。”
“小姐,天天分三千,你月薪高过港督。”
“这倒是真的。”
“下午再来。”
“我请假,怪累的。”
“周小玲,所以说你没发达。”
那周小玲伸个懒腰,“咄,做人至要紧舒服。”
“你既然挂住明仔,走吧走吧。”
“谁说我挂住他?他为什么不挂住我?”
小玲懒洋洋数钞票,忽然看到钞票上的字:我有一颗寂寞的心。
这是谁写上去的?怪坦白的。
她把钞票藏好。
周小玲是个小混混。
她靠运气找生活二时在赌桌上出老千,一时在时装店高买,手紧时又到夜总会去客串几天小姐,只要有钱,什么都做。
不过曾经有人叫她带一小包东西到东南亚,被她拒绝,“我不笨,”事后对姐妹说;“我知道那是什么。”
姐妹笑她:“是呀,不然你已经退休了。”
她也想过赚几千万退休,不过,到什么地方去找财路呢?
离开方宅,她犹自喃喃自语:“我有一颗寂寞的心。”
回到自己的公寓,小玲坐在沙发上,打传呼机号码找男朋友。
半晌,那人覆电,却不是明仔。
只听得小玲问:“你几时来?”
对方笑,“有什么好处?”
“我有钱。”
“我并不等钱用。”
“我长得美。”
“算了吧你,几时轮得到你。”
“大陈你别逼人太甚。”
“我告诉你怎么办,你去菜市场买作料做一锅汤,汤好了再来找我。”
电话挂断。
小玲喃喃咒骂。
片刻电话铃又响了,小玲凶神恶煞地问:“谁?”
“周小姐,我,按摩的陆姑娘。”
“来吧,正等你呢。”
不消一会后瘦削的陆姑娘来到,小玲躺下,让她按摩酸痛的四肢。
“真舒服,手势真好,贵些也值得。”
陆姑娘苦笑。
她曾经是一问医院的护士长,可惜她过去的资历不为这个重英文的大都会承认,只得上门替人按摩找生活。
一小时下来,陆姑娘手指酸软。
临走时她对客人说:“周小姐,你左胸好似有一粒硬块,我劝你医生。”
周小玲大惊失色,“什么?”
“不要怕,例行检查,记得去。”
周小玲不由得心酸,“陆姑娘,你倒是关心我,你有一副好心肠,”她*出钞票,“欠你多少?”
“本月一共五次,刚刚一千。”
收到酬劳,陆姑娘告辞。
这个五光十色,遍地黄金的都会并没叫她失望,辛苦归辛苦,她现在已薄有节蓄,儿子在美国读书,成绩不错。
凭经验,陆姑娘几乎可以肯定周小玲胸前的肿瘤并非良性,可怜。
可是大城市里可怜的人多得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不能老、你不能病,你甚至不能笨、不能丑,否则,真有得你受的。
多少人站不住脚被淘汰出来。
陆姑娘感慨万千回到家中。
她只租人一间房间住,房东对她很客气,一向相安无事。
“陆姑娘,方便的话,付付房租。”
陆姑娘连忙掏钱。
房东张老太数钞票时神色温柔,“唉,亲生儿不如近身钱。”
房子由她先夫留下,三个儿子一年也不会回来看她一次,难怪她有类此嗟叹。
租给陆姑娘,有个伴,放两年都不加”次租金。
陆姑娘返房休息。
张老太看到一张钞票上有字,她读过书,念出来:“我有一颗寂寞的心。”
她苦笑。
老太回到房里去读圣经。
片刻有人按铃。
一位青年女子熟稔地打招呼:“张老太,是我。”
“呵,”老太太很高兴,“佟小姐,你来了。”
佟小梅是义工,年轻、漂亮、好心肠。
每星期她都来一次,帮老太太检查一*体,她是个医科学生,平日已经够忙,可是仍不放弃帮忙别人。
老太太犹如看到亲人一般高兴。
俗小梅照例和蔼地说:“不要吃太油太咸,给你的维他命记得吞服。”
老太太抱怨,“我的媳妇有一个像你就好了。”
俗小梅笑,“我肯定她们都很孝敬你,只不过不甚走得开。”
张老太悴悴然,“腿断了才走不开。”
佟小梅陪笑。
“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留给她们。”
佟小梅安慰老太太,“他们不是贪婪的人。”
“佟小姐,这是给你买糖吃的。”
“不不不,你这是干什么,张老太,千万别如此,我怎么可以收你的钱。”
“佟小姐,你就收下吧。”
“不可以!”佟小梅十分坚决,“不然我就不来了。”
张老太不出声。
佟小梅收拾仪器站起来,“我告辞了,张老太,下周一见。”
“吃块蛋糕再走。”张老太依依不舍。
佟小梅笑道:“我约了人,赶时间。”
顺手拿一块蛋糕,塞进嘴里。
到停车场找车匙的时候,才发觉手袋里多了一只信封。
打开一看,里边有张千元钞票,分明是张老太趁她不在意之际塞进去的。
小梅本想立刻还给老太太,可是看看时间,来不及了,
只得先赶去赴约,下星期再
说吧。
小梅去见她的男朋友文冠强。
文冠强已经等了二十分钟,他决定再等二十分钟就离去,可是就在焦急当儿,他看见小梅忽忽走进咖啡室。
他本来想说她几句,可是强自忍住,已经决定同她分手,她的事与他已无相干,多说作甚。
修小梅坐下来道歉,“对不起,迟了。”
“你太热心公益之故。”
“我知道你一向反对我做义工。”
文冠强终于忍不住,“时间也要留些自用。”
小梅不语。
“用来打扮自己岂非更有效益。”
小梅看着他,“你有什么话,说吧。”
文冠强吸进一口气,“小梅,我们分开吧,对大家都好。”
小梅不出声,过一刻鼻子发酸,还是落下泪来。
她别转面孔,用手帕印干泪痕,声音很平静,“我同意。”
文冠强低声说:“我的要求很低,我需要的是个柔顺的女子,陪我吃顿烛光晚餐,同老父老母打牌,婚后在家等我下班,而你,已决心把时间精神奉献给社会……我肯定将来你会碰到志同道合的人。”
小梅点点头,“你说得对,我永远不会花一个下午去整理头发挑晚装首饰陪男士出席晚会,永远不!”
文冠强无言。
半晌,他也泪盈于睫。
“小梅,我十分敬佩你,我相信你会是最好的一个医生。”
“谢谢你。”
他俩在门口分手了。
小梅并没有太多时间伤神,她口袋内的传呼机大响,医院急召她去当更。
这一去,起码是十六小时。
一个星期过去,修小梅形容憔悴,瘦了一圈,可是她还记得,需要把那一千元还给张老太。
她照例在星期一下午三时抵达张宅,按铃,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人。
“找谁?”
“张老太。”
“你是谁?”
“我姓佟。”
“啊,你是佟小梅医生。”
对方开门让她进去。
“张老太呢?”佟小梅四处张望,已觉不妥。
“家母上周三因中风去世。”
小梅睁大双眼。
“家母生前时常提到你,佟医生,谢谢你对她关心。”
半晌小梅问:“那位房客呢?”
“我扪补了一笔赔偿,她昨日已经搬出,趁房子价钱不错,我们打算卖出套现。”
小梅颓然。
那中年人已经站起来预备送客。
小梅知道她不便久留,便默默离去。
那一千元钞票仍在她口袋里。
这个时候,她又不想把它还给什么人了。
金黄色的钞票已用得十分柔轻,可见已经过许多人的手。
空白地方写着一行字,字迹拙劣,似出自青少年之手,那行字是“我有一颗寂寞的心”。
佟小梅凝视半晌。
寂寞的心。
她长长叹息一声。
趁着空档,她到著名的银器店去买了一只镜框,郑重地把钞票镶进去。
不,这张寂寞的心钞票将不会再在市面上流通,她决定保留它,作为对张老太的纪念。
身为医生,她已习惯病人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悄悄离去,可是每当有病人永别,她仍然觉得难过。
朋友来看见,大为诧异,“小梅,你才貌双全,居然自称是一颗寂寞的心?”。
“箴言也不用写在钞票上那么夸张呀。”
“谁题的字?”
“是流行的玩意儿吗?我们也依样葫芦去弄一张。”
不不不,小梅在心里说,她亦是无意中得来这张钞票。
可以相信的是,世上有许许多多寂寞的心。
“小梅,星期一你休假,到我们的聚会来。”
“不,我要去儿童防癌会开会。”
“小梅,留些时间给自己。”
小梅陪笑,“我懂得我明白。”
鸟语花香
移民有很好的例子,也有很坏的例子,江美贞的个案,可能只在中间位。
美贞年轻漂亮聪明,开头以为长居外国简直是一块蛋糕,她同男友王力强说:“我先去,你跟看来,我去打先锋买房子置家具考驾驶执照,万事俱备时您老才过来享福未迟。”
王力强自然大声应好。
临走之前,依依不舍之情却悠然而生。
美贞没有娘家,寡母寄居在兄嫂家中,侄子顽皮吵闹,老人家日子并不好过,希望有一日可以跟女儿生活,美贞这一去,回不了头。
就在出发前三天,开始害怕。
斟杯酒,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壮胆:“温哥华鸟语花香,说华语也能走遍全市,怕什么?”
小小公寓又卖得好价钱,决定到了那边什么工作都做,难不倒她。
还是如期出发了。
只得王力强来送飞机。
兄嫂都走不开,没空,老母行动不便,免役。
美贞苦笑,大抵以为她去去就回,也免得又送又接吧,不不不,她咬紧牙关,她是再也不回头的了。
随即又笑出来,发这誓给谁听?人人都忙自己的事,谁来理她。
与力强拥抱一下,说好三个月后见面,就上飞机去了。
美贞本来在一间杂志社当编辑,那一年,该项职业占十分,美贞很快获得批准移民加国。
旧同事刘秀丽来接飞机。
美贞就是在她家暂居。
秀丽有家室,两个孩子分别七岁与六岁,已不用十分照顾,丈夫陈俭中是标准好好先生,像他们那样家庭,最适合移民。
可是秀丽说:“你住在地库房间,听到什么声响,切勿上来。”
美贞奇问:“有何不妥?”
秀丽叹口气,“我同阿陈天天吵架。”
口气不似开玩笑,美贞立刻后悔没租酒店。
到了陈宅,又十分开心,只见整洁的小洋房,前后花园,幽静舒适,一问价,又不太贵,便决定在附近找一幢差不多的屋子。
秀丽笑,“这个区叫可贵林,相当普通。”
美贞抢着说:“普通人住普通区非常好。”
年轻,力壮,放下行李,不用休息,一边喝果汁,一边磨秀丽带她看房子。
秀丽说:“慢慢来不迟。”
美贞摆手,“越快越好,置了家把王力强叫过来好结婚。”
秀丽颔首,“果然是打算到此地来成家立室。”
两人便驾车出去兜圈,美贞立刻看中一间半新旧转角地的两层平房,在二楼可看到山景及市景,她在人家花园里深深吸口气,赞叹道:“好地方!”
秀丽说:“在这种六月天,谁都会爱上温埠。”
美贞说:“约经纪出来吧。”
回到家中,只见陈俭中已接了两个孩子回来,寒暄几句,美贞淋浴休息。
在浴室已听得陈氏夫妇大声吵嘴,她以热卖熟,连忙穿着睡袍出去。
只见两个孩子一个蜷缩在沙发上,另一钻到桌子底下,十分可怜。
美贞一边一个抱在怀中。
那老陈见客人出现便开门出去了。
美贞搭讪问:“肚子饿,做个即食面给我。”
秀丽悻悻然,“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工作,天天找人出气,神经病。”
美贞瞪大眼。
他们来了已经两年,还找不到工作?
两个孩子开始讲英语,活龙活现,像煞土生儿。
一得必有一失,对孩子来说,的确环境大佳。
美贞说:“凡事慢慢来。”
“我是不急,他却觉得无聊,叫他回流,他又不肯。”
“嘎,他走了,你怎么办?”
“照样过呀。”
美贞分面给孩子吃。
“倒要你做褓姆了。”秀丽十分感激。
“我迟早也要生养。”
“你倒是充满盼望。”
美贞抬起头笑。
第二天她就租部车子倒处跑,七天后她就搬出去了。
买的正是首天看的房子,找来两名学生漆工,价廉物美,再请钟点女工来清洁一番,新家具新窗帘送到,布置起来,不到半个月已经弄好一个家。
美贞自谦道:“要求低有要求低的好处。”
秀丽赞不绝口,“办事能力高,的确与众不同。”
二人笑罢静了下来。
半晌秀丽说:“老陈决定回流。”
美贞颔首,“也好,他不习惯,回去只有好。”
“天天在家吵,不能给孩子一个合理环境生活,更烦。”
其实分居并非解决问题方法,但也许冷静之后,会有较好的协议。
一切忙妥之后,美贞静下来,对温市看法又不一样了。
夜半醒来,老是不知身在何处,听得汽车响号,还以为是王力强来接她上班。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