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兰克人不断征服新的地区,国王们便把新征服的土地及其上的人民赠送给他的部下、主教和修道院长,即所谓的“赠地”。这样无限制赠地的结果便是地方大贵族的实力不断增加,最终大大削弱了王权,使墨洛温王朝的继任国王们逐渐成为一个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共主”。
随后,“采邑”制起到了根本的决定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欧封建制度是在这一时期由法兰克人发展起来的。“采邑”制到查理曼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在这一时期里,除国王旧有的教俗封臣外,过去属于国家官吏的伯爵、马克伯爵和公爵等也都变成国王的封臣,从国王处领受采邑。并且此时的采邑逐渐变为世袭的了。国王的封臣们也可以吸收自己的封臣,并把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赐给他们,从而又成为他们的封君。
9世纪后,“封土”一词逐渐代替“采邑”。国王是最高封建领主,其下有公爵、伯爵、主教等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至此形成西欧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中世纪的国家是一个松弛的封土集合体,并没有明确的国界概念,它的财产权和主权到处相互转化。
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经济合一的制度。封建领主在其封土内首先明确拥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权,进而在王权衰落后,又逐步取得了王权在地方的权力并将其转化为同封土一并世袭的私人权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税收、铸币等权力。追究欧洲封建制度的产生根源,则包括了三个主要的因素:罗马文明、日耳曼传统以及基督教的影响。
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贵族的采邑领地可能是一个庄园,也可能是十几个、几十个。
一个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在11世纪,采邑的多数居民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
其实,当村外的世界还非常陌生、充满危险并且到处都是同样的采邑时,打算离开的人是很少的。因为采邑的村庄提供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家族联系,并且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找到铁匠和神父。
村民们轮流到领主的地里去劳动,向领主交上一部分他们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此外,还有人头税、年贡、磨坊使用费等。至于领主这方面,他不能剥夺农民的财产,也不准把农民赶出他的份地,这是一条公认的封建法律。
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起源,西方也有多种理论。其中,最古老的城市是罗马时代留下来的,但多为政治、宗教中心,史家往往称其为主教城市,经济意义不大。
西欧新兴的城市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原是拜占庭的属国,公元9世纪独立,在以农业为主的欧洲,它是第一个依赖商业贸易生存的国家。
威尼斯与君士但丁堡和穆斯林北非之间开展了兴旺的三角贸易,贩运来自东方的货物。接着热那亚、比萨、那不勒斯等口岸也相继仿效,并进而促进意大利内陆城市米兰、佛罗伦萨的发展。
但是,西欧城市还是从11世纪到13世纪这二三百年间大量涌现的。佛兰德尔地区的城镇布鲁日、根特从英国进口羊毛,形成北欧的工业中心。在莱茵河、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也出现了汉堡、不来梅、卢卑克等城市。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一般都兴起于国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庄园那样对待城市,行使其领主权。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封建领主也不会管理商人的事务,因为封建法律和习惯法并不了解商业问题。何况封建领主极可能借口提供保护而进行勒索。
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商业习惯法,以处理货币与货币交换、债务与破产、契约等事务,所以他们希望有自己的法律、法庭,即希望自己管理他们的城市。由此产生城市与封建主的矛盾和斗争。
这种斗争有时非常尖锐,甚至发展到武装冲突。最后,一般多是通过经济赎买的办法,从国王或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从而拥有自治权。
每个城市都是一个集体,市民并不拥有个人的权利。一些城市市长由国王委任,有不完全的自治权。还有一些城市有市议会,可选举市长或市政官,拥有完全的自治权。更有一些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则成为城市共和国。另外,也有一些小城市依旧服从封建主管辖。
一般来说,到中世纪末期,几乎所有的西欧城市都不同程度摆脱了封建束缚。
在中世纪西欧,没有一个市民需要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因为那时的世界仍然太不安定,个人难以单独活动,市民需要共同参加一个严密组织,用各种规则和制约来保护自己。
于是,行会成了中世纪城市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互助组织。从11世纪起,开始有商人行会,既包括商人,也包括手工业者。商人行会的主要职能,对外是为其成员造成对当地市场的垄断,故严格限制外地商人在当地的贸易,对内则保持一稳定的、没有竞争的经济制度,故对内统一价格,严惩个人垄断。
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治和城市议会,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这就是政治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
4.“冲突”
海上的航行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一旦遇到风浪,无论海盗还是士兵都将经历一次考验。
一艘海盗船在海上航行时,为了躲避军队的追击,他们不得不转向危险的海域。而更加不巧的,则是那即将遇上的大风浪。
此刻,海军的舰队正在后面不远的海域向自己驶来,前方又会面临触礁沉没的危险。
没有过多思考的时间,海盗船上的水手几乎都明白,如果和这伙海军对着干无疑就是死路一条。他们虽然不是怕死的懦夫,但也不会做有勇无谋的强盗。在船长一声令下之后,这艘海盗船便眼看着向附近一片被称作“碎木”的海域驶去。
顾名思义,由于很多船只在这里遇难,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帆船的残骸,破碎的木板在这里随处可见。因而,许多船队也对此处敬而远之。可是如今,它却成了这艘海盗船的唯一出路。海盗们打算和海军来一场赌博,他们以生命作为赌注,誓要看看究竟哪一方能够勇敢地坚持到最后。
他们为了生存,就必须要试一试。
“让那帮家伙跟来吧!”船长全速前进的命令刚刚发出,一名海盗船员就跳到一个木桶上,高声地在船上喊道。这时,头上的天空已经乌云密布,随着海风越刮越大,一些海盗的头巾和衣服都被吹得没了形状,但这些水手的情绪却在大幅摇摆的甲板上越发沸腾。
天气越来越糟糕。
“……为了生存!”几个海盗一起抓住一根粗大的绳子,努力地收起风帆。大风掀起的海浪涌上甲板,狠狠地打在了其中一个人的脸上,他的衣服湿透了,大声叫喊着让自己的同伴再加把劲。
掌舵的海盗用力握住舵柄,在剧烈的摇晃中他放声吼道:“不!为了自由!”只见凶猛的大浪一遍又一遍地打在船身的一侧,溅起水花高达数米。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