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加勒比海盗 > 第12章 远征(1)

第12章 远征(1)

1.向着远方,“起航”

提起海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骷髅旗?海盗船?朗姆酒?……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海盗形象。可真正的海盗是什么样的呢?也许你不知道,其实这些海上的强盗也曾经有过统治英格兰、建立诺曼底公国的威风。如今,海盗的故事和他们埋藏的宝藏一样,已经逐渐沉淀到了历史的角落。

下面我们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那些能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印迹的人去远航,一步一步地向着海盗的黄金时代进发。

首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一个驰骋在欧洲历史上长达300年之久的民族--维京人。

维京人一出现就是一个谜,需要人们去破解。一提起维京人大家马上就想到海盗,好像这两个词天生是连在一起的。

“一群人从海的彼端出现,登陆,烧杀抢掠,然后离开。”这就是模式化了的维京海盗形象。但是,这种模式化的形象有时只是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里所存在的一种偏见。“维京人=海盗”这一公式一直深入人心,史料中也存在大量对维京人的偏见。

但这种偏见是如何形成的?看完下面的故事,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一种看法了。

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他们。

维京人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他们的形象被人们反复塑造。以其一系列传奇故事为题材编成影视剧有很多,一些作品中有角头盔的形象更是大受观众欢迎。

而有角头盔可是维京人的十分经典的形象1879年,一名瑞典移民到达了明尼苏达州的道格拉斯县,定居在肯辛顿镇。1898年,他宣称自己在田间挖地时发现了一大块如尼石碑(如尼文是北欧的文字),高约0.8米,位于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树根下。不久,斯堪的纳维亚和美国的着名如尼文字学家就宣布,这块如尼石碑是赝品。随后,人们找到了这位农民,他是一位业余如尼文字爱好者,藏有大量有关如尼文的书籍。虽然这只是一个赝品,但是在亚利山德里亚的如尼石刻博物馆,这件肯辛顿石碑仍作为获奖展品展出。

另一件轰动一时的事件就是关于文兰地图了。1965年,耶鲁大学出版了文兰地图,并公开拍卖,据称拍卖价高达100万美元。这是一幅用钢笔和墨水在薄薄的羊皮纸上绘成的世界地图。所表现的旧大陆与中世纪的地图一致,并按习惯在大西洋中绘出一些虚构的小岛。但它还包括了北大西洋上的两个大岛,一个标注为格陵兰岛,另一个标注为“文兰,由不雅尔尼和莱夫共同发现”。据推测,这幅地图是在德国或瑞士绘制的。

事实上,这幅地图也可能是一件赝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图中的格陵兰被绘成了一个岛屿,但到1902年之前,人们并没有发现它是一个岛屿。其次,北大西洋东部是基于16世纪葡萄牙地图绘制的,而这些葡萄牙地图直到19世纪晚期才受到广泛关注。最后,芝加哥实验室对墨迹的检验结果显示,其中含有一种最早于1917年才开始使用的钛颜料。但是,像所有的绝妙赝品一样,文兰地图显现出它的威力。1986年,地图上的墨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再次被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为,墨水中仅含有微量的钛,墨水与羊皮纸出现的时间与早前所称的15世纪是吻合的。

其实,石碑也好,地图也罢,对于那些相信的人们来说,这些科学的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事维京人的故事太吸引人了,人们愿意用自己的热情去想象。

在21世纪,维京人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含有维京元素的书籍畅销、电视节目受欢迎,人们利用维京元素做广告。当人们决定在约克建造一座新型博物馆,所选的主题是维京人。1984年,该博物馆正式开放,来此参观的游客第一年就超过了80万。随后又斥资400万英镑进行整修。2001年托尼·布莱尔宣布其重新开放,不久就迎来了1200万名游客。如今,人们仿佛回到了过去,来感受真实的维京时代。

对于想寻求更为刺激的维京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昔日再现演剧团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他们在今天的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和北美洲迅速发展。这些演剧团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要求,有些人特别注重细节,有些人只想找个合法的理由痛痛快快地打斗一番。1971年,在不列颠成立的挪威电影和历史剧协会--“维京人”--是成立时间最长的再现黑暗时代的演剧团。他们定期出现在英格兰文化遗址上,在电影和电视纪录片中临时出演战斗人员。协会成员被严格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奴隶、半自由民、自由民和贵族。协会有成员600余人。

还有些人相信他们就是维京人,或者是维京人的后裔。人们从此对“维京血统”和“维京基因”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维京人的烧杀抢掠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维京人的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也铭记在人们的心中。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迹的人是伟大的,维京人的故事也将不会停止。

如果问起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么简单地来说,维京人就是从北欧南下欧洲的一群人。而具体来说,他们应该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日德兰半岛一带来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现在挪威、瑞典及芬兰三个国家的土地,日德兰半岛则是现在丹麦的国土。

关于“维京人”这个称呼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表示峡湾(进入峡谷的海湾)的“vik”加上表示“从……来的人”的“ing”,但是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说法。不过,维京人的故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确有许多复杂的峡湾。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来自交易所的人。因为在北欧语言中,“vik”也有交易所的意思。

研究这一问题的权威辛普森女士在一部书中曾说道:“在中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语系中,‘viking’是海盗、掠夺者的意思,也就是在船上袭击外国的沿岸,或是在自己国家的海域上埋伏袭击武力不强的船只,求取财富的人。”

中国的读者在书中看到的解释通常是:“维京人--欧洲人把他们称为‘北方来客’。在北欧的语言中,这个词语包含着两层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因为他们从事大量的海盗活动,因而被人称为‘北欧海盗’。”无论这个词确定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从上面的各种解释中已经能够看出维京人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了:来自峡湾,商业贸易,海上掠夺。

其实,维京人不会把自己叫做维京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特定地区的居民。欧洲人也不以“维京人”来称呼维京人,而是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说在盎格鲁·撒克逊人(今英国人)看来,不管他们来自哪个地方,一律以“丹尼人”称呼他们。法兰克人(即今法国人)称他们为北欧之民;而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教徒称他们为“异教徒”。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希腊人则称他们为“rus”或是“ros”。

是的,你没有看错,甚至连阿拉伯人都知道维京人。而这其中的原因就让我们继续阐述。

维京人的祖先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各个部族。最重要的三个部族是挪尔人(挪威人)、丹尼人(丹麦人)、瑞德人(瑞典人)。这三个部落出入欧洲时,有时单独行动,有时联合行动。大部分的学者把他们的这种行为解释为“民族大迁移”。当然这种大迁移的过程也伴随的海盗行为的出现。

5世纪,辉煌的罗马帝国崩溃,日耳曼勇士趁机不断侵扰罗马领土。而同时他们又受到了西迁的北匈奴的压迫(匈奴人被中国人打败而西迁),从而引起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这就是日耳曼人所谓的英雄时代,他们迁徙的脚步遍布世界,东至俄罗斯,西至法国海岸、布列登岛,南至西班牙、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北非,甚至格陵兰和部分美洲大陆都留有他们的足迹。历史学家将公元400-600年这段时期成为“移民时代”。

正是在这段时期,斯堪的纳维亚人驾驶着他们的小船到处从事海上贸易,当时的斯堪的纳维亚人还没有显现出海盗的凶悍,他们只是本分的商人。而且他们的活动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

但是到了8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渐渐地走进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如果你手头上有一张地图,你会发现,这一地区的纬度相当高。并且,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即使有耕地,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光靠农业是没法生存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