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找不到如霜,悲观失望的情绪高涨了起来,就如同是大学生临近毕业找不到工作时的心情,火气比较大,喝了啤酒瓶子往宿舍楼下一丢,丢得路人甲脑袋开花富贵全家。秦风开始胡思乱想,他在想会不会是如霜欺骗了他,或许她已经永远不会再来见他了;他猜想如霜已经不再爱他,他认为如霜肯定是借着离开洛阳城的机会同他分手,而自己却还天真地认为他们还会有再见面的机会。他越想就越伤心,认为自己是失恋了,终日闷闷不乐地在客栈里喝酒,借酒浇愁,喝醉酒就撒酒风,砸酒瓶子发泄苦闷,素质等同大学毕业生。
离省试开考还有两天的时间,那天下午是这样的,秦风独自一个人在客栈喝闷酒,忽然就有一名推销员背着一个背包,手提两大袋子走到他桌前来,看样子是想向他推销什么劣质产品了。
只见推销员故作神秘地东西张望了一下,凑到秦风耳边说,“要不要考试题目?”
“去!去!”他像打发乞丐一样打发推销员。
推销员似乎还不死心,又说:“我这是独家渠道弄到的准确消息……”
“滚开!”秦风发怒大喝,把酒瓶子往地上一丢,吓得那推销员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走钢丝过独木桥。
这引起了周围的酒客的注意,推销员万分窘迫地低头离去了。
这推销员来找秦风推销假题算是有眼无珠找错人了:首先,秦风无心科举,要试题何用;其次,秦风他不看都知道这个推销员在卖假题,殿试的试题是由皇上亲自出的,皇上想好了题目也不会说出来,而是藏在肚子里保密,一直等到开考那天才公布,除非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要不然绝对不可能把试题泄露出去。但殿试之外的考试就可以徇私舞弊,甚至出现试题泄露出去的情况。
但是推销员前脚踏出客栈门槛,后脚就有人追了上去把他叫到巷角商谈买题事宜。这说明了常常会有人被假题所欺骗。秦风没有被假题所欺骗,却认为是感情被欺骗,带着很不愉快的心情去参加了礼部主持的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是由礼部主持的,连考三天,通过了省试就成为进士,具有参加殿试的资格。他到达贡院后,被要求对号入座,有官兵看守,像坐牢一样,三天寸步不准离开考场,坐板凳坐到ρi股都要生痔疮。他迷迷糊糊地考完了三天的试,认为自己肯定会考得很糟糕,但是放榜那天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进士及第了,这说明了秦风的才华还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的。此外,和他同登进士的一共有七八百人,可见进士及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秦风也是这么认为;就好像我们考上了大学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时下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多得像牛魔王身上的虱子,摇落虱子满天飞,却全都是“中庸”之辈,毕业后连个饭碗都端不到,没见到半个出色和出众的。
接下来秦风参加的就是殿试,殿试在皇宫内举行,由北宋朝的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并不淘汰考生,只是钦定名次,选出状元、榜眼、探花等。
这次殿试,皇帝出了一道很具有开放性的题目让考生作答。这个题目就是要求各位考生写一篇论文客观评价一下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再联系一下实际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
结果秦风可能是患上了突发性脑*,或者是脑子里出现了“贵恙”,写出一篇具有“异端”的文章来。他在文章里全盘否定了孔子,并且吹毛求疵地对孔子进行大批特批:首先他骂孔子是个私生子,出身不良,是伤风败俗的产物,不配做圣人,这在《史记•孔子世家》里的“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可以得到证实;然后又说孔子搞盲目的个人崇拜,他做什么,就要求弟子学他做,并且引《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左证之;接着又说孔子以貌取人,看不起相貌丑陋的澹台灭明;还说孔子是个大骗子,打着有教无类的口号招摇撞骗,却给学生划分等级,搞等级歧视,并举《论语》里孔子的话作为例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下也”;甚至说孔子行为不检点,没有洁身自好的君子修养,故有“孔子见南子,天厌之!”;说孔子是教育乱收费和受礼纳贿的先行者,在招收弟子时竟然公然提出“自行束脩以上而诲之!”;说孔子是个贪财成癖的小人,有“分执鞭之士而求富”为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仲尼之徒无道,斯人也有斯疾也!”
秦风把孔子批得体无完肤,简直到达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也不能怪秦风,他因为找不到如霜,心情不好,憋了一肚子闷气,难免闹一点情绪,加上他早就对孔子看不顺眼了,这次索性把孔子当作出气“孔”,好舒缓一下自己憋闷的心情,孔子因此就倒霉遭了殃。
皇帝审阅到秦风的文章,大为震惊,认为这是想动摇封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异端”,于是把秦风划入极端危险的“孔不主义者”行列。皇帝当然也就不可能让这种违背他的统治思想的异端来参与政权,这样肯定会扰乱朝纲,造成朝廷思想界的混乱。皇帝征求了其他大臣的一些意见之后,最终决定取消秦风的进士资格。结果殿试公布名次时秦风榜上无名,换言之,他名落孙山了。
秦风进士出身被取消了,这也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这就是对孔子大不敬的后果。但他所没有料想到的是,他的文章会在开封城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是北宋朝有史以来进士及第后又在殿试中被取消进士资格的第一人,既然是第一,也就足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如阿Q所说的,状元不也是第一么?这一次,他的文章所造成的影响却远远超过殿试第一名状元的名声。
放榜那一天,秦风的文章也一起在《开封日报》上作为头条新闻被载了。这极大地引起了开封人的兴趣,他们对秦风的“反孔”精神也是津津乐道,都夸秦风干得好,敢于挑战权威。但也有一部分守旧分子对秦风的文章大为愤怒,认为他这是污蔑圣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纷纷写文章对秦风进行“批评—教育—再批评”。
很快地,开封城里就形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支持秦风反对孔子的反孔派,纷纷效法秦风写文章批判孔子;另一派是由封建卫道士和儒学家组成的护孔派,都写文章维护孔子的权威。反孔派里有很多是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他们早就对统治了思想界千百年的儒学不满了,只是迫于统治者的淫威,没敢表现出来罢了。这一次秦风敢为天下先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激化了他们的反孔情绪,于是大家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号,拥护秦风为“反孔精英”,与那群护孔派进行周旋、斗争、辩论、对骂。总之就是“孔不主义一锅粥”,闹得开封城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皇帝看到情况越来越严重,再闹下去可能要反了天,于是迅速下达了命令:谁要是再批评孔子或者反孔就抓谁进牢房里蹲,情节严重者拉到午门斩首示众。皇帝这一恐吓,所有的民众都骇然而且栗然了,纷纷宣布脱离反孔派而倾向护孔派,或者“严守中立”,这样反孔派人数就越来越少,到最后解散了。他们都是一群胆小如鼠的秀才书生,哪有胆子再这样闹下去呢?开封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可能是由于是秦风怀着无所谓的心情来参加这次科举考试,所以写作文的时候就大胆地写出一篇反对孔子的文章来,从而引起了上头的高度重视。上头对秦风的思想有所顾虑,就把他叫去进行思想教育,劝导他重新端正自己的思想,不要和孔子过意不去,这样对他是没有好处的。秦风惹不起头儿,怕上头会对他采取什么措施办理他,就佯装成很诚恳的样子承认错误,并且承诺要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上头看见秦风有悔过自新的念头,还具有重新改造的价值,就把他放了回去,但是在暗中派人观察他的表现,察看一年之内的表现情况,如有不良表现则加大惩罚力度。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