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的改革就这样开始了。他就像船长一样,引导着俄罗斯这条巨轮破浪前行。这场改革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发起,所以,彼得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
这个强硬君主的强硬方式,成为这个国家变革的强大力量。用普希金的话说:彼得的某些诏令“是用鞭子写成的”。结果却正如马克思的评价:“彼得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有一次彼得和首都警察局长乘车过河,彼得发现桥梁出了故障,他认为这纯属警察局长疏忽大意所致,于是不由分说给了这位局长一顿好打,以示警告。
彼得说:“这是要你好好记住,一定要让大街和桥梁畅通无阻,以后你自己要多加巡视。”沙皇在给警察局长上了勤勉奉公的一课后,又挥挥手说:“上车吧,老弟!”
没错,这就是沙皇推进改革的方式。这场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充满了沙皇的意志。为了排除干扰和反对,他动辄抡起棍棒殴打,强迫大臣执行命令,甚至以他的帝王之尊,有时居然担当刽子手的角色,这也称得上是千古奇闻。
对彼得的时代的所有俄国人来说,彼得的鞭子简直就像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一样常见。他的惩罚措施从小额罚款到没收全部财产,从折磨肉体、流放做苦役,直到处死,应有尽有。
贩卖俄式长袍和长筒靴子的人,罚做苦役。大麻检验员,如果把次品和石块掺在大麻里,处以死刑。中央机关的官员早退一小时,扣发一周的工资,旷工一天扣全月工资。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也有各种惩罚措施。如果有人无力交罚款,那么这个倒霉蛋就得在船上做苦役。
惩罚的手段取决于犯错者的社会地位。对于有地位的人,最怕的是尊严受损,那么彼得的惩罚就是要这些大人先生们丢面子。比如对军官的处罚是剥夺军衔、扣发薪水、褫夺公权。
而对普通人则是“一般性体罚”和“酷刑”。如鞭抽、打烙印、服苦役以及断指、割耳之类戕害肢体的惩罚。对开小差的士兵处以死刑,对隐藏逃兵,则剥夺其军衔,没收其财产。地主收留逃亡农民者要交现金罚款,而逃亡农民要受体罚。
彼得试图使改革的鞭子达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惩罚和威胁,二是教育和引导。他想用鞭子让整个国家的人都安于本分,尽职尽责。
彼得知道改革要付出代价,但他没有想到代价会如此沉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布新(2)
彼得热爱学习,他的太子阿列克谢却不惜以最怯懦的方式逃避父亲考功课,他向手掌开了一枪,却又缺乏自残的勇气,结果只擦伤了皮。阿列克谢在治国水平上,跟学习其他知识一样,毫无成果。并把装病的能耐引申到逃避工作。
对此,阿列克谢后来自己评论说:“我害怕出兵远征,假装有病,故意吃药,这也是我的一种罪过。”
彼得一生勤政,而阿列克谢却视工作为畏途,耽于享乐,流连于宴会与嗜酒,大醉之后信口开河,甚至辱骂沙皇,大肆抨击彼得的改革措施。
因为阿列克谢怠慢公务,给彼得的核心部队送去不合格的新兵,引得彼得大发雷霆。而阿列克谢百般申辩,终于以父子之情打动彼得。彼得回信道:“需知种种一切均于汝有益,吾对汝亦将多方眷顾。”然而,阿列克谢勤快了几天,又故态复萌。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