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兵部尚书佚事 > 何以度潇湘 七(2)

何以度潇湘 七(2)

李春烨突然想母亲该起床了,便回头往她那里去。孙女已经端了水给母亲洗脸。母亲听李春烨来,忙说:“我这里不用你­操­心。今天是十五,你要去神龛点一下灯,爷爷­奶­­奶­保佑你们大大小小平平安安!”

李春烨听了,当即退出。这种事他多年没做,因为在家难得刚好逢到初一十五,但章程一想就想起来。他先到厨房盛一碗新鲜饭摆到神龛上,再点上香和灯,拜了几拜爷爷­奶­­奶­。他想到一个老问题:该给父亲做个神位。可母亲总不让,说他会回来,每餐饭还要摆他一个位子,全家人只好附和着。其实,李春烨心里根本不信。小时候,她总是说:“你爸啊,给石伯公藏去了。等你长大了,敲锣打鼓去找,你爸就会回来。”当时他很相信,天天盼着长大去找爸爸。邻里有人给石伯公藏了,敲锣打鼓,满山遍野去找,他跟着去看热闹。找到人,他呆呆坐在一个岩洞里,人好好的,身边有一堆松叶和松子。事后问他怎么回事,他不知道,只知道石伯公煮了粉­干­和蛋给他吃(即松叶和松子)。听起来有点恐怖,好在石伯公不会伤人,只是和人开开玩笑。父亲如果真是给石伯公藏了,肯定早回来。问题没那么简单。父亲是做生意的,把泰宁产的上好木材贩到福州,从那里转卖其他地方。泰宁到福州,要经过芦庵滩。金溪十八滩,滩滩鬼门关,其中芦庵滩最凶险,一岁中几无完舟,这是闽西北一带谁都知道的。父亲在这条水路上失踪,哪还有回?他如果还活着,怎么可能五十多年不回来,也不寄个信?但母亲很执著,李春烨只能在心里一并祈祷父亲在天之灵。

祭完祖,李春烨重新迈出大门,坪子上踱了踱,伫立在小桥边。这桥其实只是两块小石板,横跨的只是条一步宽的小水圳,但边上做了个石埠,可以洗衣洗菜。跨着水圳还有冬瓜、南瓜架,架边有一排木槿花,再过去就是邻居。正面是几丘水田,对面是小山坡,以及通往城里的小路。

雾茫茫,天地浑然一­色­,三五步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可对于李春烨来说,用不着看,浓雾之中的一切都在他心里。

与李春烨家相邻是萧家。四十多年前,萧家儿子在结婚那天晚上暴死,新媳­妇­“赤坑婆”送完葬,开始在萧家小楼独居,置未婚夫的像,三餐饭用绳子从窗口吊上去,每食必奠。每天除了祭夫,就是帮李春烨家捻苎麻线,挣些小钱,也是从窗口吊上吊下。当时,李春烨还年轻,还没结婚,见“赤坑婆”颇有姿­色­,额上有一颗大大的黑痣,还曾想入非非。清楚地记得,她结婚那天,他不仅去看了,还参与捉弄新郎新娘和媒婆。按规矩,新郎和媒婆可以抹红脸也可以抹黑脸,新娘只能抹红脸,可他只贪摸一下新娘那漂亮的脸,居然给她抹墨。当然,她不敢生气。晚上闹洞房,更是没大没小。那房间很小,挤了七八个人,有的坐到新婚的床上,说是坐了新婚床不会腰疼。人们要新郎新娘亲嘴,拉拉扯扯。他也积极参与,拉新郎的时候,不知怎么一肘碰到后面她身上一处格外柔软的部位。他立刻感到那是她的Ru房,一阵快意袭来……不想,闹完洞房回家,兴奋的他还没睡着,就从洞房传来一片哭声。送葬结束后,他再没见过她。听说她自毁容颜了,令人惋惜。她如果没死,肯定还在那小楼上。想到这,他不由望了望那雾中的小楼,只见自己一个守寡的媳­妇­拿了一篮苎麻皮到那楼下,往吊篮里放。他不忍心看,转身往外走。他想到自己两个年纪轻轻守寡的媳­妇­,她们比“赤坑婆”好,生活基本正常。可是,她们能像母亲像“赤坑婆”一样守下去吗?母亲有儿子,而且是他这样有出息的儿子。可她们呢?她们连个女儿也没有,怎么守?

李春烨不想想那些烦人的事,转而想邹状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山谷属于他。

邹应龙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兼参政知事,相当于丞相。六十六岁的时候,致仕回乡,在这山谷百步深处筑莲池书院,流连山水,晨出而夕忘还。理宗皇上得悉,书“南谷”二字相赠。从此,这山谷就叫南谷。七年后,邹应龙在莲池书院无疾而终,葬这谷口左边小山冈。右边小山冈是五魁亭,那供着本县状元叶祖洽、邹应龙,解元黄应南、江廷宾和会元萧舜咨,是泰宁文明的象征。李春烨的家,在这三者之间。泰宁八景,一曰堂北双松,二曰城东三涧,三曰旗峰晓雪,四曰炉阜晴烟,五曰魁亭怀古,六曰南谷寻春,七曰金铙晚翠,八曰宝阁晴云,八者此占有二。一代又一代,年年岁岁,多少人到他家两边山冈来赏景,凭吊,励志。前辈的诗文,早已铭刻在他心里:“槎牙老树悬斜日,独客凭高长太息。昔年文士五魁联,今日空亭锁荆棘。四面山水画图开,文明景运还重来。寄语芹宫诸俊彦,青春事业莫徘徊。”李春烨注定要记这些诗文,要效仿这些状元,甚至想过将来要有邹状元那么大的墓。在少年青春之时,给他以极大的动力。在他一再名落孙山之时,仍然给他以激励。然而,终于盼到金榜题名那一瞬间,他却感到绝望:这辈子再也当不上状元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