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哥哥刘钦一样,刘良也是个县令,大概同是受“刘氏宗亲”这个牌子的眷顾。当然,刘肯把刘秀寄养在叔父家,可能也是看中当时叔父家庭条件好,因为刘良这个县令当得还是蛮滋润的,毕竟他上头有人——王莽的亲信、将军严尤是刘良的故交,两人私交甚笃(日后听闻刘秀起兵时,刘良甚至还拿严尤的名头诈唬过刘縯、刘秀兄弟)。
之后刘秀便和两个哥哥分别,在叔父家住了几年。刘良对自己哥哥的这个小儿子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是“视同己出”,但他似乎刻意要把刘秀往寻常百姓上培养,并没教刘秀什么本事,只让他养成了爱摆弄农活儿的习惯,大概是希望刘秀能安分守己地过一生。
懵懂而美好的少年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时间很快就到了始建国元年 (公元9年),王莽终于忍不住宣布“顺符命,去汉号”,彻底扒掉刘家人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一时间惹得整个刘氏宗室哀号一片。当然,主要不是因为王莽篡了皇帝之位,而是因为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新皇帝王莽宣布夺去刘家宗亲们的爵位,将其全部划归庶民。
在这个大环境下,刘良顺理成章地丢了官。刘秀毕竟只是寄养,而非过继给叔父,以前刘良做县令时,家里人口多一个少一个,吃穿用度都不成问题,现在刘秀自己已不好意思再留下混饭吃。于是,刚进入青春期不久的刘秀再次回到了陌生的家乡舂陵。
古代孩子多早熟,不比现在,好多都是三四十岁长不大的孩子。回到家里后,刘秀虽然没什么赚大钱的技能,可也知道每天起早摸黑地种地,摆弄庄稼,尽量替自己的哥哥分担家庭的负担。但刘秀的辛勤劳作并不被大哥看好,每次刘秀在地里忙活时与刘縯相遇,总免不了被大哥拿他和高皇帝刘邦那个不成器的二哥刘仲做比较,然后就是一顿奚落:“你小子就是个种地的货色。”
这话要是搁寻常兄弟间,大概也就被当个笑话听,然而刘秀年纪不大,心眼儿却不小:大哥把自己比作刘仲,那谁做高皇帝?再结合刘縯近年来的所作所为,刘秀敏感地察觉,大哥莫不是有志做高皇帝那般的事情?
有了这个判断,刘秀再也坐不住了。天凤元年(公元14年),二十岁的刘秀决定去长安的太学学习。对于刘秀的动机,我们现在很难猜得到。那或许只是他自己的想法,毕竟日后如果真要做一番大事,目不识丁是绝难成大气候的;也可能是刘縯的主意,他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支开刘秀,因为他已经决定要做一件大事。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173.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