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一个铜马皇帝当然不是刘秀的目标,而且“铜马皇帝”这个词相当不正式,怎么看怎么像给人起的外号。如果你对刘秀有意见,只要注意语速和声调的变化,“铜马皇帝”这四个字从嘴里念叨出来甚至会有调侃的意味。
但此时刘秀还挺忙,并无暇在意这些。除了派以邓禹为首的大队人马西进入关,刘秀还下令让将军冯异领军驻守孟津,以监视洛阳,而他自己则亲自率军一路向北,继续追击其余的铜马军。
公元25年大概是刘秀苦尽甘来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他不但摆脱了前两年哥哥被杀、自己时常面临死亡威胁的处境,军事实力也日渐强大。不仅铜马军在汉军的强势攻击之下节节败退,就连气运和整个国家的局势也在往有利于刘秀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这一年的上半年刘秀的心情一直挺好。虽然年初在北平城外他由于轻兵冒进吃了败仗,队伍被打散,自己几乎被敌人包围,最危急的时候作为主帅的他甚至得和敌人短兵相接,最后全靠手下一个叫王丰的骑兵把马让给他,又赖神射手耿弇左右开弓,他才得以逃脱,可刘秀不以为意,还对身边的耿弇哈哈大笑:“今天差点儿就让一群毛贼得逞了!”
更令刘秀开心的事情还在后面。当刘秀基本剿灭铜马军,冯异又大败朱鲔的进攻之后,大伙儿开始议论一件刘秀只敢偷偷想想、未曾敢开口的事情:称帝。
第一个公开跟刘秀提这件事的是马武,他说:“现在国家的局势需要一位像萧王您这样的人出来为天下做主。虽然您一贯谦虚退让,不愿意出风头,但希望您能够把宗庙社稷的安危和黎民百姓的生死放在个人荣辱之前。”因此,马武建议刘秀先到蓟县称帝,然后再讨论征讨四方的事情。
刘秀一听此言,表现得大为惊诧,马上脱口而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是谁让你说的?我要砍了他的脑袋!”
对于刘秀的反应,马武似乎早预料到了,他不紧不慢地回答:“诸将都是这个意思。”
刘秀当然不能责众,于是只好作罢。当然,不管是刘秀的手下,还是现在的我们,都可以猜到,他心里其实是同意的,但规矩谁都懂,那就是这种事情再怎么想也得假装谦让至少三次。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屑于遵守规矩。这一年的四月,蜀王公孙述毫不谦让,公开称帝。既然有人做了初一,刘秀手下的将军们便集体进言,请刘秀即皇帝位。
刘秀还是不同意。
又过了几天,将军们商议好后一起去见刘秀,继续恳求刘秀继大统,刘秀依然不同意。
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大家来之前大概已经通过气,这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既然刘秀依然作秀,将军耿纯便上前一步,干脆把话挑明,不再说天命、苍生那些大道理,而是直白的利益关系:“大王,将士们背井离乡,不计生死跟着您打天下,为的是什么?无非为了有一天能够攀龙附凤,成就一番事业。现在天时在大王这里,如果您不顺天应人,恐怕会令大家失望。正所谓‘时不可留,众不可逆’,如果将士们的希望落空,队伍就得散,到时候大王再想聚拢人心就难了。”
大家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刘秀也不好意思继续装傻,但他也只是退了一步,并没有马上答应:“大家先回去吧,我再想一想。”
既然萧王是想当皇帝的,那他还在等什么呢?从萧王府出来后,大家苦苦思索。终于,刘秀的太学同学、颍川人彊华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第一个猜透了老同学的心思:等天命,或者说等一个让人听起来他刘秀是不得不做皇帝的理由。
既然如此,彊华便有了主意。他不知从哪儿鼓捣出一篇谶纬,称《赤伏符》,其中只有寥寥十几个字:“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个把戏在当时太稀松平常了,里面虽指名道姓点出“刘秀”,最关键的一句却词句含糊,语焉不详。给《后汉书》做注的人解释说“四七二十八,从高祖至光武初起,合计二百二十八年,也就是四七之际”,又说“汉代是火德,因此称火为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