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未免牵强了。四七二十八,那还有前面的二百呢?况且里面提及的时间也很含糊不清。刘邦当皇帝那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5年,间隔应该是226年;如果按刘邦称王的公元前206年算起,间隔又变成了230年;如果两人都按“初起”算,刘邦是在秦二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起兵的,而刘秀跟随哥哥造反则是在公元22年,怎么也算不出“二百二十八”之数。
有人大概会说我不识数,古人算时间按的是农历的算法。比如,我大年三十晚上十一点五十九分上厕所,初一凌晨零点零一分从厕所里出来,我在厕所里待的时间是多久呢?
两年。
因此,古人是有可能算出“二百二十八”的。
可退一步讲,就算能算出二百二十八又怎么样呢?汉代是火德没错,以“火为主”指代汉朝也说得通,但就不能有其他解释吗?比如理解为“四七之际汉朝就当终结”?
当然,我承认自己的反驳也有问题,毕竟前文已经说过谶纬这东西的本质了。若你非跟它抬杠,一定要证明它是错的,那你也错了——因为它本身就是虚假的东西。
不过,这个虚假的东西当时对刘秀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能为刘秀当皇帝提供一个“合法性”证据。
好了,现在该有的都有了。群臣借着彊华献《赤伏符》的契机,再次恳请刘秀当皇帝,刘秀也不惺惺作态了,立即表示要顺天应人,并于公元25年六月己未日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县北)草草办了个仪式,宣布即皇帝位,十月定都洛阳。
当然,这里还有一尴尬之处,因为刘秀还有一个领导,也就是更始皇帝刘玄。虽然两人实质上已经闹翻,可刘秀似乎从未在公开场合声讨过刘玄,或表示与之决裂,在形式上仍然缺乏一纸与其彻底决裂的公告。因此,从汉代遵从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角度出发,刘秀作为臣子,在主上蒙难的时候,要做的应该是直捣黄龙,迎回旧主,而不是趁机自立。
好在不久便有人帮刘秀解决了这个难题。
人活于世,人和人之间就怕对比。没有参照物的时候,大家觉得新朝、更始、赤眉军做得都不好,可一旦有了比较就出问题了。王莽做得虽然很糟,但刘玄比他还不如,赤眉军就更差了。百姓都向往好一点儿的生活,于是在更差的赤眉军面前,刘玄反倒成了被人怀念和同情的对象,这也导致了刘玄的死亡——刘秀称帝后没几个月,“长沙王”刘玄没来得及去长沙,就被手下张卬联合赤眉将军谢禄逼死在长安郊外。
好了,对赤眉军而言,威胁他们统治的刘玄死了,百姓只能接受现状,而对于已经称帝的刘秀来说,也再不会有人拿他是更始旧臣这一点做文章了。于是,刘秀大方地将此事昭告天下,并表达了自己的悲伤,又让邓禹把刘玄的尸首取回来安葬在霸陵附近。自此,刘秀便可以完全抛弃以往的身份,去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公元25年这一年是东汉的第一年:建武元年。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16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