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第四十七章 曹袁之争 乱世英雄

第四十七章 曹袁之争 乱世英雄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的谋士毛玠提出了两条至关重要的建议:第一,奉天子以令不臣;第二,修耕植,畜军姿。

曹操非常同意毛玠的建议,并且没有只停留在口头“同意”上,而是马上着手实施。

这个时候,由于李傕和郭汜等人长时间的乱折腾,长安周边的百姓死的死,跑的跑,没跑的则成了别人口中的食物,而李傕和郭汜仍在忙着排除异己。那些跟他们同是西凉出身的将领,如樊稠之类,则被二人借故杀害。

斗完别人,李傕和郭汜又开始内斗。在妻子的挑拨下,郭汜总觉得李傕想害自己。有一天,李傕请他吃饭,席间两人推杯换盏,不一会儿郭汜便喝得大醉。不过,郭汜人虽醉了,脑子却没醉,不知何故起了疑心,怀疑李傕在酒里下了毒。

这一怀疑不要紧,郭汜越发觉得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中毒症状。加上酒精上头,郭汜很快就有种若不马上解毒,自己命不久矣的危机感。郭汜也是个狠人,脑子一热便想出个民间偏方,马上跑到茅坑,捞出里面的粪汁服下催吐。

等哇哇几口将和着粪水的酒菜吐出,郭汜的脑子清醒了不少,这下他脸上挂不住了:这算什么事!

于是,他回去便点齐兵马,跟李傕展开厮杀。这一斗就是几个月,数以万计的军民死于战火。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皇帝在长安已经待不下去了,因为包括皇帝在内,百官、侍从、宫女、卫兵,这么多人都不事生产,只能等着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种出粮食给他们吃。当长安的底层民众被屠戮殆尽,张着嘴嗷嗷待哺的上层人士如果不想饿死,唯一的选择只有跑路,再找个有粮食可吃且愿意把粮食给他们吃的地方——这是文雅一点儿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字:逃难。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长安城里的最后一批居民——皇帝刘协和百官——在李傕、郭汜两方军队的挟制下从宣平门离开长安。随着这最后一批居民的离开,长安成了一座空城,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整个关中几乎都“无复人迹”。

这一大群内部争斗不断、整体又不断逃难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和归宿在何方,只得磕磕碰碰地到处寻找落脚点。其实,当时地理位置合适、有眼光又有能力接纳他们的地方军阀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只有曹操和袁绍、袁术兄弟。至于其他军阀,要么距离他们太远,要么力所不及。

这里面实力最强的无疑是袁绍,而且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曾经力劝他将皇帝接到自己的大本营邺城来,“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如此一来,天下还有谁能抵挡他袁绍?

袁绍本来是心动的,可袁绍的亲信郭图和淳于琼等人虽然不懂天下大势,但显然更懂袁绍的心思。他们极力反对沮授的意见:“我们把这个皇帝弄来邺城干什么?若把他弄来,以后什么事都要请示他,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更糟糕的是,如果皇帝今天说了什么,我们袁公做还是不做?若执行,显得我们袁公没有分量;若不执行,那我们袁公不是抗旨吗?”

听他们这样一说,袁绍就又不同意了。袁绍想,自己现在有“盟主”的头衔,至少是个山大王,在自己的地盘上说一不二,何必把皇帝接来,让他骑在自己头上指手画脚。万一皇帝来了,真在那里发号施令,他袁绍又将被置之何处?况且袁绍当年就是因为不同意换皇帝才跟董卓闹掰,从洛阳跑出来的,即便他要尊奉一个皇帝,那也不能是现在这个皇帝刘协。

不能是刘协,能是谁呢?

其实,在袁绍当了盟主,董卓又挟持皇帝跑到长安之后,袁绍便打算另外弄一个皇帝出来,这个人就是幽州牧刘虞。

虽说刘虞在幽州很得民心,可我们也说不清楚袁绍看中的是刘虞的哪一点。不过,这事刘虞第一个反对。拖到后来,刘虞被公孙瓒杀害,事情只能不了了之。至于袁术,他更不会接皇帝到他那里去,因为他的想法更直接——他要自己做皇帝。

皇帝出走长安、到处流浪的消息传到袁术那里后,袁术马上召集手下开会,并第一个表态:“当今皇室力量微弱,已经不能掌有四方,天下如烧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不已,我袁家四世三公,是百姓心之所归,现在我准备顺应天意和民意。你们看怎么样啊?”

虽然他没敢明说顺应天意和民意干什么,但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清楚袁术是要称帝。

怎么办?

反对?怕是不准备拿自己的命当命了。赞成?众人又没一个愿意赞成。于是,大家最后默契地选择以沉默表达自己的抗争。

没有人赞成?没事,反正袁术早已做好准备:咱换个方向考虑,这不也是没人反对吗?

那就权当通过了。

袁绍的犹豫和袁术的自立最终让曹操捡到了机会。在谋士荀彧和程昱的极力劝说下,曹操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到洛阳面见皇帝,并带兵把洛阳保护起来,让颠沛流离一整年的皇帝刘协第一次睡上了安稳觉。

这时的洛阳同样十分残破,大概也就比长安好那么一点儿,实在不适合做国家的首都。于是,在众人的建议下,曹操把国都定在了许县。九月,皇帝正式迁往许县,曹操也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封赏:封大将军、武平侯。

也是在这一年,曹操执行了毛玠的第二项建议,开始大规模屯田。迎奉天子,曹操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大规模屯田,曹操获得了相对充足的粮草。至此,他拥有了平定天下的资格。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117.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