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素,自然也就没有靠山。
曾国藩祖辈世代务农,他的祖父竟希公曾玉屏,字星冈,清太学生,早年辍学,学业未成,“壮而引为深耻”,更谈不上政治上对子孙辈的帮助。但曾玉屏为人公正,办事能力较强,常常在乡间主持公道、调解纠纷,在乡间名望颇高,很有乡党领袖之风,后人据此诬其横行乡里,显然有失公正。
他的父亲曾麟书是个很懦弱的人。和竟希公曾玉屏相比,他更是天分不足,先后16次应童子试都没有考中,直到43岁才考取一个秀才,只比曾国藩早一年考上秀才。
曾麟书深知自己不是科场料子,只能“且将艰巨付儿曹”,在家中办起了私塾,专心督导曾国藩兄弟读书,这样的家庭惟一的依靠就是自己。
4.他一生中有一半时间与病魔对抗(1)
用曾国藩老家的话来说,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药罐子”、病号。一生几乎病不离身。
最折磨他的一种病就是癣疾。道光二十五年,曾国藩得了一种叫牛皮癣的皮肤病。此病到现在仍然最是顽固难医,因而,也伴随着他一生。虽然他为此吃药不断,然而一旦情绪发生变化,此病即行复发。
后来每当军事不顺,曾国藩身上就奇痒难耐,以至于搔得全身上下出血不止,而痒依旧,痛苦万分,只觉“无生人之乐”。
曾氏日记中“遍身疮癣,且痛且痒”的记载不可胜数。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曾国藩刚进京参加散馆考试大约半年后,便染上了肺病。在十九世纪,肺病是不治之症,幸而天不灭曾,遇到了一位名医,才死里逃生。在这生病且客居异乡的三个月里,多赖同乡好友欧阳兆熊照料才康复起来。
其次是耳鸣。耳鸣症是曾国藩自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家书中提到“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开始,此后多次提到的一种病。根据现代中医原理,耳鸣大概源于肝和肾有毛病。
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曾国藩都因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常常耳鸣如雷。
眼疾。眼疾可能不亚于皮肤病之苦。曾国藩在咸丰七年回到老家为父亲丁忧时,便提到两眼模糊,寸大的字都看不清楚,其时他尚不到五十。他自述道:
两目疼痛,疲困异常。每于早饭、中饭后,乏困异常,盖脾为食所困,阳气不能鼓荡运化也。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