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向有识人善用之称的曾国藩,他心中的人才也与志趣紧密相关。他说:“凡人才的高下,由其志趣所决定。”
“立志即金丹”,这是曾国藩对立志的一个最精到的描述。“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湘军大将之一的胡林翼,也许就是对曾国藩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胡林翼,湖南益阳人。其父胡达源曾是当年科举考试的第三名,“探花郎”。而胡林翼又是独子,颇受父母溺爱,因而,年少时的胡林翼嫖赌逍遥,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的代表。曾经有一次在京城吃花酒,被当场抓住,出了洋相。洞房花烛夜,胡公子还伙同朋友到酒店喝得个烂醉。他的父亲一看,这怎么对得起新娘子?怎么对得起亲家?他的亲家是谁?胡林翼的新娘子又是谁?两江总督陶澍,也是湖南人。新娘子就是陶大人的千金。
于是胡达源把儿子胡林翼关起来痛打了一顿。并从此不准他迈出大门。不过陶澍陶大人倒不以为意,他总认为这个女婿不是一般人,反劝胡达源开明一些。胡林翼有了老泰山的庇护,并没有多大改变。
真正使他改变的是岳父陶澍、父亲胡达源去世之后。父亲死后,按理胡林翼要守孝三年。这三年正好闭门思过。也许是因为靠山先后失去,唤醒了胡林翼的忧患意识,于是他顿时醒悟,从此立志。三年一过,胡林翼就换了一个人。为了表示立志的决心,身为翰林的胡林翼花钱买了一个官——贵州知府。特地跑到偏远而又不太平的地方去锻炼自己。胡林翼在贵州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打仗,带出了一支部队,也学会了吃苦。后来,和曾国藩并力合作,终于成就了中兴名臣之列。
由此可见,曾国藩说得好,“天下事,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立志是一种能力,这也是曾国藩反复强调的。怎么体现立志这种能力?关键就看一个字:恒。
恒就是坚持,就是真。“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那么,具体怎么立志?曾国藩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三者缺一不可。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人若无志,则茫然不知方向,势必碌碌一生无所作为。”
立志从读书开始。这段话,曾国藩详尽地阐述了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作为一个儒家士子,读书是曾国藩成功的先决条件。湘中一带有句俗话,叫做“杀不尽的猪,读不完的书”。一个人想要读尽天下书是不可能的。到现今,可读的书更是不可胜数,倘若不立志,就不知读什么书。只有有了明确的志向,才懂得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有用的相关书籍来读。至于立志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坚持一个恒字。
曾国藩立志以恒,有一点足以说明,那就是他用写日记来固定自己的恒心。33年日记,不仅记下了他的心路历程,也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一部成功心经。
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对“恒”字有着同样精致的论述,他说: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到处可见;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学非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妙哉斯言,看来古今中外,情同此理。
最后,曾国藩还有针对性地说过一句话,或许对相当一部分人有着发人深省的作用:
“师友挟持,虽懦夫亦有立志。”
这句话,曾国藩把立志的方法途径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了。
曾国藩继承孟子“圣人与我同类”的思想,认为“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一个人若是“多以圣贤为高,而自视为卑,故不肯进。”同时,他又认为“圣贤禀性与常人一同”,“既与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贤为己任?”因此,他明确地说:“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为此他又专撰一联: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