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盛:湘乡十二都人。……目有精光数道。田业为生,耕作四十担。朴实可用。面有骨格。
周惠堂:东晚坪人。……充水营口官。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
李祖祥:年卅二岁。……沅(甫,曾国荃)保千总守备。目定鼻定,坚实可恃。
傅裕昆:年卅九岁。……六年正月入罗营,二月受伤,九月入沅营。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
陶日升:宁乡人,……鼻小,腰挺,伶俐有情,亦虑其滑。
萧赏谦:……武人而有儒雅气,身段稳称,鼻正眉疏,似有用之才。中哨哨长。
张恒彩:……目精光而动,小有聪明,不甚可靠。右哨长。
哈必发:塔军门之亲兵,……鼻削,目有清光,似吃洋烟。滑。
李廷銮:……目动面歪,心术不正,打仗或可。
刘烈:……咸丰七年,来江西投效,现带潮勇廿八人。目深,天廷高,面有正色。
李祥和:常汉人,……眼有光而浮,心尚明白,亦虑其滑。
他在日记还总结出一个十二字相法:“夜思相人之法,定十二字,六美六恶,美者曰长、黄、昂、紧、稳、称,恶者曰村、昏、屯、动、忿、遯。”
可见,曾国藩看人的本事来自于他平时的细心观察,与一般的相术有着根本的差异。他“相人”主要侧重于心术即德行,不似旧相术侧重于吉凶。正是“人心之各不同,各如其面焉”。对此,时人亦有同样的看法。如薛福成说:“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佘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葛虚存则说:“文正儒臣,岂有相人术哉?”
咸丰九年四月初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道:
术字最有道理。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的解也。又言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好一个“观人当行事上勘察”!
同治三年,方宗诚应邀进入曾国藩幕府,他曾问及“何以知塔、罗、李、彭、杨、鲍诸公能成大功?”
曾国藩坦然回答:“此皆幸而遇者。当时与诸人共事,不过识其忠勇勤仆,各任以事,幸任仰天威,稍能成就,人遂皆谓事能知人,实则知人甚难,予未敢自信也。”
可见,天下本就没有神奥难学的相人术。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