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 > 3.相违于私情之间

3.相违于私情之间

1860年9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打宁国、徽州。

徽州是皖南名城,守城者是副都御史张芾。但张芾对军事很陌生,面对汹涌而至的太平军惊恐无状,连连向曾国藩求救。而身为徽宁池太广道员的李元度,主动请缨,因徽州是其辖地,理应出面救援。

李元度作为文人,带兵多年,却胜少败多,曾国藩对他身上的书生气放心不下。但鉴于李元度立功心切,曾国藩也有心成全,于是临行前与之约法五章:

第一戒浮,不用好说大话而无打仗经验的文人;第二戒自负,切莫自视过高,师心自用;第三戒滥,保举要有节制;第四戒反复,不要意气用事,朝令夕改;第五戒引用私人。

李元度接受五戒之后率其新募平江勇于8月14日抵达徽州,25日就被李世贤部攻下,李元度弃城逃跑。

消息传来,曾国藩十分后悔,明知李元度不是独当一面的将才,却让其担当重任。徽州失守,导致安徽局势十分危急,太平军乘胜直奔曾国藩所在的祁门老营。

刚开始,曾国藩还十分担心李元度的安危生死,但徽州城破十天后,曾国藩收到了李元度的信,知道他没有死。这反而使曾国藩对李元度弃城而逃的行为十分气愤,认为他“大节已亏,此后难于自立矣”,按照常规,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惩处。

于是,曾国藩亲拟奏折,“请旨将李元度革职拿问,以示惩儆”。

当时,祁门老营中的不少幕僚都替李元度说情,这中间还发生一段Сhā曲。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见劝说不了曾国藩,表示宁愿离开祁门,也拒绝拟稿。

后世学者也都认为曾国藩在参劾李元度一事上做得太过分了。其实,人们不知道,像李元度这样弃城逃跑并非小事,按大清律例,守城主将应当与城池共存亡。与徽州同时失守的宁国,守将周天受死守宁国七十余天,援尽粮绝,城破之后以身殉国。而李元度仅仅只守了一昼夜。这样鲜明的对比反差,怎能让人心服?即使曾国藩不参他,又怎么可能保证湘军之外其他官员不参劾他?与其让别人来参劾,不如自己主动参劾,否则到时曾国藩就被动了。弄得不好,曾国藩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曾国藩一纸奏折,让李元度丢职归乡。

1861年,浙江巡抚王有龄奏请李元度在湖南组建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名曰“安越军”,由平江、通城东援浙江。李元度一路追击太平军李秀成部到江西瑞州,得以官复原职,加布政使衔;随后率军入浙,配合左宗棠将李世贤所部击溃,得以补授浙江按察使。

同治元年二月,曾国藩看到上谕后,当即上了一道奏折,参劾李元度三条罪状:一是冒禀邀功;二是徽州丢失后,不候讯结,自行回籍,又不侯批禀,擅自赴浙;三是赴浙途中,节节逗留,有负浙省期望。请旨革去其职,交左宗棠差遣。

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已今非昔比,他说一句,朝廷就批一句。这样,李元度再次丢官。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