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纪录却打破了,虽然营业额增长了13.7%,但公司的税前纯益却下降了
31%,在这种情况下,瓦特佛的雕花玻璃器皿,仍是畅销产品,价格节节上
涨,而且没有竞争,但对公司的整个发展也是微不足道的。
公司领导人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强调客观原因,解脱自己,而是从实践中
总结经验,从错误中学习,着手改善生产,建立有效率、可靠的生产基础。
与其他企业一样,瓦特佛也追求多角化,以降低对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
而多角化的结果却有2 个企业表现特别差,同时,1980 年瓦特佛的零售业,
已完全失去利润。这一打击使成立了25 年的公司清醒了,他们在恢复、整顿
等方面作了极大努力,到1984 年,纯益是1980 年的2 倍,营业额增加了2/3。
多角化成功的公司,如同瓦特佛公司一样,都是以一明确的核心事业为
主,建立合成的企业。而复合式多角化企业,由于缺乏这种共同性,反而会
影响获利而拖垮公司。
18.库尔斯啤酒转败为胜
科罗拉多州的酿酒商阿达夫·库尔斯所生产的库尔斯啤酒,曾是高品质
与利润的代名词,但是在向外扩张时,曾一度犯了严重错误:拘泥于老式行
销概念,无法改用有效的行销作法。以致在1984 年,尽管库尔斯已扩张到另
外23 个州,但销售量与1977 年相比却没有增加,其领导品牌Coors Banqwet
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对此,《商业周刊》曾将库尔斯的状况归结为19
个失败策略,一位行销专家则称库尔斯为“行销无力症”的典范。
但是,到了1985 年,库尔斯却突然转败为胜。当其他酿酒公司都处于负
增长时,它的营业额却上升了12%,市场占有率也由7.1%上升至7.9%。
营业额达13 亿美元,纯益也有5300 万美元。
转败为胜的原因何在呢?库尔斯的总裁杰佛瑞说:“我们曾有过多年黯
淡的岁月,但是现在消费大众似乎比以往更能接受我们”。消费者的反应的
确是个重要因素,尤其是接受库尔斯低热量的淡啤酒。但是真正扭转局势的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