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种情况,这家公司检讨后,认为广告的质和量不够。于是再加强广告,
将每个月的广告预算,增加到30 万元至40 万元。增多发刊报纸广告,重新
摄制广告短片在电视上放映。可是,仍难刺激起销售。
此时,有人建议应检讨产品品质。因为市场中,对于品质方面,已多不
佳反应。但公司对这点未予以重视,并且说:“有了广告,就不怕销不出产
品”。还说:“这个人不买,还会有别的人买。”
接着退货的情况发生了,而在广告刊播最多的时候,退货非但没有减少,
反而更多。研究退货原因,是药膏发生了分裂状态,液质和膏质分开,就成
了液体流出。这是质量发生问题的一个证明。然而公司只是稍加改善后继续
推出。使产品在市场中,仍无法站稳,销路日弱,结果,终于失败了,在不
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亏损严重。
2.策略家不要掉进陷阱
有人认为,行销与一般的军事点相雷同,保卫或扩充市场,就如同保卫
或扩充疆土。因此,詹姆斯·巴利将军在《一般管理杂志》上表示:“研究
军事策略与战术并不能保证成功,但是它可以帮助你,避免明显的错误。”
对此,行销专家根据巴利建议要注意的“十大陷阱”,结合西方汽车公司对
抗日本人的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有些可以引以为诫。
一般而言,西方公司都专心于国内市场的保卫战,尤其是针对国内的竞
争者。但他们却忽略了日本企业的兴起,以及汽车输出的障碍逐渐消失,竞
争的舞台已经转变到全球性市场(陷阱1,准备打最后一仗,而不是下一仗)。
他们只追求短期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却忽略了应该建立一套长期的市场攻防
计划,以领先日本企业(陷阱2,集中出力于达成目标,而非攻击敌人)。
他们虚张自己的优点,低估了自己的缺点,例如责怪人工成本太高,但
又无法改善;忽略了生产上的不足,结果增强了一次成本的劣势等。他们一
直认为竞争的任务相当简单,自以为拥有产品优势,可是这些优势却是迅速
地减弱(陷阱3,低估任务的重要性,高估自己的能力)。
没有一家西方汽车公司,包括底特律的巨子,真正加紧脚步去应付剧变
的市场,他们太信任自己的规模和财力。因此,美国汽车公司对小型车的发
展一直停滞不前,欧洲的飞雅特和雷诺,也是走走停停(陷阱4,依赖规模
与资源获胜,而不讲速度与机动性)。至于对生产设备、行销效率及管理能
力的投资,在战争之前都显然不足(陷阱5,没有处于战备状态)。这也意
味着开战后的失败,会导致利润不足以东山再起所需,永远也无法反败为胜。
由于固守陈旧的产品设计与生产方式,西方的汽车厂商无法拥有过去的
产品领导地位,也失去创新优势。更严重的是,一些厂商的执迷于诸如各种
车型通用的零件非常少,把设计与行销分开等不可原谅的错误(陷阱6,遵
循传统,而非新式有创新的策略)。在英国市场,美国和英国厂商都认为电
视不是适合的媒体,因此持续避开媒体,这使得日本得以运用大量的电视广
告,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媒体(陷阱7,在错误的时间、地点,找错了敌
人)。无论是英国、欧洲,还是美国厂商,都未觉察到国际性的市场已经变
成关键的战场。通用汽车甚至在1986 年后才设立欧洲总部,比福特慢了整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