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望了望程青派来的那些捕快,点了点头,表示感谢,随后说道:这个小朝廷行事果然非常谨慎,全程下来,一句话都没有说。
真是可惜了,让他们给跑了。程青遗憾道。
那可未必。狄仁杰诡异一笑。
什么意思?
狄仁杰用手摸了一下胸前的脚印,沾了些泥土,再借着火光仔细看了看,又放在鼻尖处闻了闻,然后说道:走,我们去把他们抓回来。
夜色中,狄仁杰和程青在前面疾行,后面跟着十几个行动迅速的捕快。他们所走的路线都是僻静的小路,晚上很少有人走动,所以并没有惊扰到什么人,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就这样,他们几乎穿越了大半个长安城,一直到城北的一个大宅处才停下来。
面对一丈多高的院墙,狄仁杰直接跳了上去,程青刚想阻拦,却已经来不及了,他有些犹豫,最后还是跟着跳了上去,小声说道:狄大人,这是长孙大人的太尉府。
狄仁杰并没有理会,先是找了一个高处适合俯视的位置,再微微一笑,道:我知道。
程青一脸莫名其妙,说道:那你还
狄仁杰打断他的话,道:因为我还知道长孙大人酷爱兰花,为此他前些天还专程派人去云南大理运来一车养兰花的泥土。说完,又指了指自己胸前的脚印。
程青恍然大悟,道:你怀疑刚才那三个面具人是长孙大人派去的?
狄仁杰道:至少他们曾经到过这里。
狄仁杰居高临下监视了一会儿,发现除了巡逻的守卫外,并没有其他人走动。想想现在已经是深夜,大概都在睡觉。这时,有三个人走了过来,看那穿着打扮,应该是家丁。狄仁杰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就是刚才的那三个面具人,但从身材上看,倒是很相像。
那三个人鬼鬼祟祟地敲了敲房门,过了一会儿,长孙无忌从里面走出来。他们似乎在汇报着什么,而长孙无忌似乎很生气,好像在训斥他们。狄仁杰因为离得太远,根本就听不到他们说的内容,他也不想胡乱猜测,于是便要飞身下去,直接问个明白。
程青见状,连忙拦住他道:狄大人,千万不可轻率。这长孙大人权倾朝野,连皇上对他都有所忌惮。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轻易对他动手,不然很可能会被反咬一口,到时候恐怕连皇上都救不了你。
狄仁杰停顿了一下,想了想,道:也有道理,那我进宫去请示皇上,只要有了皇上的支持,那就没有这些后顾之忧了。
程青点了点头,道:也好,那我留下来继续监视,等你回来。
昭仪宫内,李治有些坐立不安,一直在来回踱步。但武媚娘却是一副泰然、很有耐心的样子,她正在翻看一本佛经,同时也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消息,无论好坏,她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这时,门外的宫女进来传报,说高大人到了。
武媚娘望了一眼李治,道:皇上,我去请高大人进来。
李治点了点头,坐在床上。
过了一会儿,高履行随武媚娘一起进来,跪拜道:臣参见皇上。
起来说话吧。李治接过武媚娘递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又道:高大人,朕让你办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高履行站起身,一脸为难,答道:回皇上,不能增加税收,那只能缩减开支,而且还只能在小范围内和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缩减,可是这些地方平时的开支就不多,所以缩减下来的那点银子,对于灾情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啊。
李治点了点头,表示能理解,但还是不禁叹了一口气,道:朕知道你的难处,但你也知道朕的难处啊,现在国库空虚,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你既然掌管户部,就要为朕扛起这个担子。民,乃国之根本,如果眼看灾民流离而不顾,那你与朕还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高履行低头跪拜,道:臣惭愧啊。
李治摆了摆手,道:朕已下令,全面缩减后宫食用,包括朕的。在东库里,还有一些珠宝、字画、瓷器和贡品等货物,你都拿去换成银子吧。
高履行一听,老泪纵横,失声道:皇上
李治甚感疲惫,闭上眼睛,道:下去吧。
高履行刚走没多久,宫女又来传报,说是狄仁杰求见。李治睁开眼睛,望向武媚娘,对她摇了摇头。武媚娘会意,直接走了出去。
狄大人,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武媚娘道。
案子不破,不敢休息。狄仁杰道。
那你不去查案,来我昭仪宫做什么?
我要见皇上。
皇上身体不适,如果你有什么话,可以跟我说,我来替你转达。
狄仁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皇上会在这个时候不见自己,这太没道理了。
难道是武媚娘自作主张,假传圣意?
不,她绝不敢。
狄仁杰在脑中飞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一定是皇上授意而为,目的就是为了要避免和自己正面接触,因为有很多问题,以皇上现在的立场,是不好直接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
也好。我是想问皇上,如果国库被盗一案的背后,牵涉朝中重臣,该如何处置?狄仁杰故意把背后二字加重了语气,心想皇上和武媚娘一定能明白其中意思。
这件事,皇上跟我说过,一切按大唐律法。武媚娘道。
那如果是长孙大人呢?
武媚娘面露迟疑,不好作答,这时从里面的房间传出李治的声音:媚娘,让狄仁杰进来吧。武媚娘的脸上显露出一丝犹豫,但只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随后便把狄仁杰带到了里面的房间,李治正半躺在床上,看上去就像真的是身体不适一般。
你们刚才说的话,朕都听到了。李治从床上坐起来,郑重道,狄仁杰,朕可以这样跟你说,不管是谁,只要是犯了罪,那就都逃不过大唐的律法。但同样,如果人家清白,那你就犯了诬陷之罪,所以也逃不过大唐的律法。明白吗?
明白。
这就是朕给你的答案,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知道。
李治略显惆怅,道:狄仁杰,朕本不想催你,但灾情严重,灾区救急,灾民流离,他们需要银子。所以你要让朕心里有个数,你需要几天,才能破案。
狄仁杰想了想,道:七天。
好,那朕就再给你七天的时间。
皇上,是从我领命算起,一共七天。
李治心中一惊,道: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就只剩下四天了。
四天,不短了,只是需要皇上帮我一个忙。
只要是朕能帮的,朕一定帮,你尽管说吧。
我需要皇上下一道圣旨。
什么圣旨?
命我四天内必须破案,不然,提头来见。
李治一脸惊讶,道:狄仁杰,朕相信你就是了,你无需这样。
狄仁杰坚持道:皇上,我是真的需要您帮我这个忙。
李治疑问:你确定这是在帮你的忙?
狄仁杰郑重道:确定。
李治沉思片刻,道:狄仁杰,你要知道,就算你破不了案,朕也不会杀你。可是如果下了圣旨,那就是君无戏言,所以到时候若你还是破不了案,那朕不想杀你都不行了。
狄仁杰道:我知道,但我也知道此案的重要,更知道此案背后牵涉的是一些怎样厉害的角色,不拿出性命来搏,是很难取胜的。不过也请皇上放心,我并不是盲目而为,我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治感慨道:你能有如此想法,朕真是甚感欣慰啊。如果此案真的能如期侦破,那朕一定要好好嘉奖你。
皇上,我不需要什么嘉奖,只需要皇上能再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
帮一些蒙受冤屈的死者翻案,还其清白,以敬在天之灵。
狄仁杰离开之后,李治变得忧心忡忡,道:媚娘,朕有些担心啊。
皇上,臣妾倒是认为,您可以放心了。武媚娘安慰道。
此话怎讲?
第一,刚才狄仁杰并没有问那些让我们难以回答的问题,这就说明,他已经洞悉了一切,并知道了我们的良苦用心和孙大人死的真相;第二,就是他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眼下的情形,不仅是皇上要对付小朝廷,也是小朝廷要对付皇上,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那一百万两银子,但那一百万两银子的关键,却是狄仁杰。所以,皇上和小朝廷要想对付彼此,那就得利用狄仁杰,可他偏偏不是一个能甘心被利用的人。臣妾推测,他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很可能就是利用自己被利用,因为他若是真的死了,那可就没有被利用的价值了,所以,小朝廷在没有利用他达到目的之前,是不会轻易让他死的。
朕明白了,真没想到,狄仁杰竟然能如此以身涉险。李治颇感欣慰,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继续道:不过,他怎么会查到舅舅身上?舅舅虽然一手把持朝政,但决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会不会是他查错了?
皇上,既然狄仁杰这么做了,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你就那么相信狄仁杰?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狄仁杰从昭仪宫出来后,就直接回到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府。程青还在那里监视着,并让随身而来的那些捕快埋伏在四周,观察着进出的动静。
狄仁杰问道:程大人,可有什么发现?
程青摇了摇头,道:没有。皇上怎么说?
狄仁杰不想透露皇上的态度,便撒了一个谎,道:我没有见到皇上。
程青一愣,道:那怎么办?
我想皇上命我来调查此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我不是官场中人,也不懂官场规矩,所以不会受到官场诸多复杂权力的掣肘。而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查案,追究真相。
那你的意思是
狄仁杰没有回答,直接飞身跳了下去,程青这次没有犹豫,也跟着飞身跳了下去。他们避开巡逻的守卫,悄悄地来到了花园,看到花园里种植着很多兰花,顿时花香扑鼻。狄仁杰走上前,用手捏了一些养育兰花的泥土,仔细地又看又闻,最后确定道:果然是这里。
那接下来怎么办?我们总不能直接把长孙大人抓起来吧?
为什么不能?
程青心中一惊,他没想到狄仁杰的胆子会这么大,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涌出来一队巡逻的守卫,将他们团团包围,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夜闯太尉府!
狄仁杰不慌不忙,拿出天机令,道:我是奉皇上之命查案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领头的守卫打断,道:竟然还敢假传圣意,罪加一等,全都抓起来。
狄仁杰一听,连忙道:这是皇上御赐的天机令
那领头的守卫再次打断他的话,道:哼!我们不认得什么天机令,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所以你休想蒙骗过关。
狄仁杰哭笑不得,算是明白了,他们这是故意的,其实心里什么都知道,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就在这时,程青带来的那些捕快也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双方就直接打了起来。
狄仁杰略感无奈,完全没有想到会弄成这样,他想阻止,但场面太过混乱,根本就阻止不了。不过他也没有参与打斗,而是找了个安全的地方躲了起来,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相比起来,程青就紧张得多,一直挥剑与对方周旋,但也只是以防守为主,尽量不伤到对方。
就在打得难分难解时,只听一个声音喝道:都给我住手!来人正是长孙无忌,这一声令下,双方果然都住了手。
长孙无忌满脸愤怒,道:狄仁杰,又是你!
狄仁杰一脸笑意,上前恭敬行礼道:长孙大人,别来无恙啊。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道:你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狄仁杰从容说道:长孙大人,要论胆子,恐怕还是您的更大。您早就知道皇上命我调查国库被盗一案,可是我这才刚刚查出一些眉目,就遭到三个面具人的刺杀,还好程大人及时赶到,救了我一命。
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长孙大人可真是会装糊涂啊,你以为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狄仁杰有意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们是跟踪那三个面具人而来。
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敢断定,面具人就在府中,可是长孙大人敢让我们搜吗?
哼!当我太尉府是什么地方了?岂是你想搜就能搜的?
狄仁杰眼皮往上一翻,很是随意地吐出一句:做贼心虚。
长孙无忌叫道:狄仁杰,你不要太放肆了,说谁是贼?
谁心虚谁是贼。狄仁杰无赖地说道。
你好,我就让你搜,可是你若搜不出来长孙无忌被气得火冒三丈。
我若搜不出来,就任凭长孙大人处置。狄仁杰紧接着说道。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心中暗叫一声不好,知道自己上了当,中了狄仁杰的激将之法。可是话都已经说出去了,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好改变。于是便对身边巡逻的守卫使了一个眼色,他们立即让开一条路。然后狄仁杰也对程青使了一个眼色,程青会意,便带着随身而来的捕快开始进行搜查。
狄仁杰留在原地,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还不时找机会和长孙无忌说上两句不轻不重的话,但是长孙无忌对他却是完全懒得理会,甚至可以说是看到他就烦,对他非常厌恶。不过狄仁杰并没有在意这种态度,一直都是兴致勃勃。
过了一会儿,程青跑回来道:狄大人,有发现。
狄仁杰的神色突然冷了下来,一旁的长孙无忌更是如此。
狄仁杰道:长孙大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长孙无忌道:去就去,我倒要看看你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程青在前面带路,狄仁杰和长孙无忌跟在后面,来到了后院的柴房。此时的柴房已经被程青带来的捕快给封锁了,走进柴房后,只见有三个家丁着装的人横尸当场。他们的脖子上有血,很明显,死因是被割断喉咙。狄仁杰检查了一下伤口还有所躺的位置,推测出应该是被同一个人,从正面一剑封喉而死。
是一剑封了三个人的喉。
而被封喉的这三个人还都曾与他交过手,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狄仁杰心想,这样的结果至少可以说明两个因素,一是出剑的人对他们下手的速度太快,二是他们对出剑的人没有丝毫防备。这两个因素,只要具备了一个,那就能成功。不过狄仁杰认为,这两个因素,一定全都具备,因为小朝廷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狄仁杰问道:长孙大人,这三个人可是您府上的?
长孙无忌看到他们的尸体后,面色变得非常难看,根本就没有心情理会狄仁杰,但又不得不回答,最后说道:是我前些日从云南大理请来的花匠。
狄仁杰脱下了其中一个人的鞋子,然后当着长孙无忌的面,放在自己胸前的脚印上,正好吻合,道:那可巧了,他们也是今晚刺杀我的面具人。
长孙无忌似乎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意外,但毕竟是政治老臣,心机要深沉得多,他没有惊慌,也没有着急说话辩驳,而是冷静下来沉着思考。
就在这时,走进来几个捕快,手里拿着三个武士面具,道:程大人,这是在花房找到的。刚说完,又走过来几个捕快,手里拿着一个龙王面具和一套金丝龙袍,道:程大人,这是在长孙大人书房的一个暗阁里找到的。
长孙无忌听完心中一惊,但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而狄仁杰也不着急问,他先是望着那三个武士面具,正是和之前见到的一样,再是望着龙王面具和金丝龙袍,仔细一数,上面竟然绣了十条龙,比皇上的龙袍还要多一条,他缓缓走到长孙无忌的面前,开口说道:长孙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说?
长孙无忌面不改色,道:好啊,你们竟然敢栽赃陷害,全都给我拿下。话音刚落,一群守卫就冲进了柴房,将狄仁杰和程青团团包围住。而随程青一起来的那些捕快,此时已经在柴房外被牵制住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狄仁杰一副泰然,面无惧色,道:长孙大人,清者自清,如果你真的清白,应该不会惧怕跟我们走一趟吧?我知道长孙大人权倾朝野,可以扭转乾坤,但这个案子不仅是皇上亲自下令查办的,更是关系到大唐国本,难道长孙大人真的要与之对抗吗?
长孙无忌紧锁眉头,沉思片刻,道:好,那我就跟你们走一趟,看能把我怎么样!但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这件事,如果你不能收场,那我就给你收尸。
狄仁杰恭敬道:一言为定。
说完给程青使了一个眼色,程青会意道:把长孙大人请回大理寺。
狄仁杰道:不,大理寺恐怕长孙大人不习惯,我倒有一个好地方。
狄仁杰所说的好地方,不是别处,正是西库。虽然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真正用意,但从表面上看,多少有些恶趣味。因为银子是在西库被盗的,而长孙无忌现在又有重大嫌疑,所以把他关在这里,想想还真是有些讽刺。
狄仁杰命人抬来木床,又拿来被褥等简单的生活用品,然后就准备转身离去。长孙无忌见状,连忙叫住他,道:狄仁杰,你这是什么意思?
狄仁杰嘿嘿一笑,道:长孙大人,都已经过了三更天了,您还是快点休息吧。说完后,也不等任何回答,直接退出西库,再锁上大门。
只听长孙无忌在里面骂道:狄仁杰,你这个王八蛋。
狄仁杰似乎没有听到一般,一点都不在意,仍是一脸得意的笑容。
程青对他的举动很是不解,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狄大人,你为什么不审问?
狄仁杰反问道:拿什么审问?
程青道: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完全可以审问啊!
狄仁杰摇了摇头,道:他会说物证是栽赃,而人证已死,那就是死无对证。再加上他在朝廷里的势力,现在审问,恐怕不仅什么都审问不出来,还会被反咬一口。
程青听他这么一说,顿时脸色大变,担心道:狄大人,现在人都已经抓了,所以你最好能证明他有罪,不然有罪的,可就是我们了。
怎么?程大人是害怕被连累吗?
我是害怕你会被针对,我只是一个下属,他应该不会过于为难我。
哈哈,程大人,我是跟你说笑的,不过,还是要多谢你的关心。
程青仍是不放心,问道:不知狄大人是否能证明他有罪?
狄仁杰沉思了一会儿,道:这一次,我想就算不能证明他有罪,也能证明他无罪。
程青疑惑道:这是什么意思?
狄仁杰解释道:你仔细想想,如果长孙大人真的是小朝廷里的成员,那他一定是除了里面的那个皇上以外最核心的人物,甚至有可能他就是里面的那个皇上,不然以他在当今朝廷的权势地位,完全没理由加入小朝廷。所以我敢断定,这么重要的人物被抓,小朝廷一定会想尽办法来营救但若是不来,那就反向证明了他是清白的。
狄大人,这样太草率了吧?而且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个逻辑漏洞。程青不同意他的看法,接着说道,你想想,既然我们能想到这些,那以小朝廷的心机,也一定能想得到。所以,就算长孙大人真的是小朝廷里的成员,那他们也可以不来营救,正好证明他的清白。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考虑过了,但我们只能赌一把。
怎么赌?
长孙大人是突然被抓的,事先没有任何预兆,甚至连皇上都不知道。普天之下,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恐怕只有我狄仁杰一个了。所以,小朝廷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真的暴露,更不知道我有没有查到什么,再加上我把他直接关在西库这么有寓意的地方,彻底与外界隔离,不让任何人接触这一切的种种,我相信只要他真的是小朝廷里的成员,那小朝廷就一定会为他铤而走险。
我总感觉,是你在铤而走险。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小朝廷最后没有来营救,进而证明了长孙大人是清白的,那你会是什么下场?
我是什么下场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
“这和皇上又有什么关系?”
“事到如今,皇上最害怕的就是一手把持朝政的长孙大人会有二心,所以,我若能证明了他的清白,那皇上就会安心,也会更放心让他继续帮忙打理国事。如此君臣合作,就算小朝廷再厉害,也一时掀不起什么风浪。”
程青叹道:“原来如此,狄大人真是高风亮节啊。”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
长孙无忌被关在朝廷上引来轩然大波,狄仁杰接下四日内必须破案的圣旨,冒险潜入“小朝廷”,探听到一个惊人的计划,而不久之后,易容为长孙无忌的“千手观音”出现于众人面前……
林千羽/文 藐盈/图
狄仁杰之千手观音③
前情提要
狄仁杰接到“四日内必须破案”的圣旨,如若违背便以死罪论处。为尽快找到线索,狄仁杰与阿奴两人先去国库,再往天机阁,期间遭遇刺客袭击,而阿奴的仇敌——当朝宰相长孙无忌疑似刺客的主使……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