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修真时代 > 第五节谈破体与元神变为识神之由

第五节谈破体与元神变为识神之由

破体与否?是人身生命的转折破体乃天地之自然造化,当五千四百生黄道之日,即为纯阳纯­阴­完成之时,过此一日即为破体。交感之­精­既生,童体自然而破,不必待男与女媾,女与男交而后为破体也。故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得诀,不能掌握这个关键,无论其双修或单修均难有成也。出家为僧为尼为道士,也与常人一样走漏,亦不过徒有其名而已,岂能避免衰老与死亡哉!

若既破体,则真阳已经破散,其时命门之元气,由夹脊上冲,与顶上之祖气相交,是为坤­阴­上入乾鼎,乾阳下陷坤中,而变成离坎之象。命门原有之元气,被挤而下陷于命门与­阴­跷之间。天地既交,离­阴­虚而浮动,时时外驰,一点元情,往来于中宫神室,冲动后天情识,情识因而上冲至顶,与离中之­性­和合而情动,再下而至命门,即生有形之­精­。­性­情混合,元神变为识神,完全后天,由识神主事矣。元神之地位,既为识神所占,由小虚空挤出,退处于不内不外之虚空中,与内外一气牵连之气,处于同一位置,故道纯解之为丝线之‘主人公’也。此也是通天窍从自然规律演经而变为入门玄关的必然铁证。《西游记》孙悟空之所以称‘孙外公’也。孙外公与身外功谐音同音。身外公即所以教人在身外做功也。身外做功,不执­色­身,不着一物,无比高尚,可说是子孙万代最高公祖,故可称谓孙外公也。所以每当孙悟空上阵时,高叫一声孙外公来也,一些妖­精­鬼怪,便都逃得杳然无踪。也已说明,你若能到身外去做功,一切群魔就难以上身,无法惹你,所以这个功夫,也就成为丹道“防危虑险”的密诀。诸君之所以着魔者,即着于­色­身之为害也。是故老子特意提出:“吾之有患,患乎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道德经》。”有身之累,岂不大哉!只为有身,一百多斤枷锁的沉重负担,使人无法腾飞,以至举步维艰。然则,设果无身,你又将向何处寄托,现在的我又将何去何从。既来人间,岂能无身;心息依虚,就如算术的返还求证术。无身虽然一时做不到。但运用你的主观能动­性­,不执着此外加的­色­身,是可以做到的。到身外的虚空中去做功夫,无疑是超脱­色­身的最高招。是故孙外公者,即元神(主人公)在自己身外做功也。不然,又如何能够把身悟空呢?故谓径修法身之法。从原理上说,也是如此。譬如欲运瓮者,必使身体站在瓮的外面,方能把瓮搬运转动。况主人公原已被识神排挤在外,炼丹者须把炉鼎先设置在外,亦是理所当然≡此便不着形迹,不落言诠,可以随心所欲地把瓮推动。它不但可以把大小虚空牵扯在一起,身内的坎离交和身外的乾坤交自然可以得到相互的推动,相得而益彰,天人合发之理,昭昭乎明矣。此窍之所以称通天窍也。进而言之,鼻外虚空,为呼吸合辟之枢机,是人身鼓风之风箱口,橐钥之鞲管全靠此风箱口之柄牵动,不然就无法控制火候。此中奥妙,真是一言难尽,天乐诗断:

自堕元神为识神,宣宾夺主主为宾。退居身外虚空位,牵动风箱独鼓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