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向内秀还是向外秀(1)
面对面:
姓名:向秀,字子期
生卒:(约227—272年)
籍贯: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
职务:散骑常侍。
家庭主要成员:父亲:未知;母亲:未知;配偶:未知;长子:向纯,次子:向悌
特长与贡献:注释《庄子》
操行评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好人不妨做庸官。
向秀:向内秀还是向外秀
在竹林七贤中,向秀与嵇康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而是相当的铁,作为嵇康最得力的助手,他把打铁的风箱拉得呼呼生风,可谓“铁”证。
在嵇康的山阳寓所的柳树下面,二人挥汗如雨,只见那嵇康把大锤高高抡起,又呼啸着落下,而向秀把风箱拉出一种节奏来,以示配合,仿佛嵇康独唱,而向秀在用钢琴伴奏,如果再配上电视直播,其收视率不会低于CCTV的春节联欢晚会。
向秀的知名度当然比不上嵇康,但如果没有向秀为嵇康拉风箱,怕嵇先生也不会打出好铁,正如说相声,一个捧哏,一个逗哏,这才能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向秀既可以说是嵇康最得力的助手,也可以说是嵇康最佳战略合作伙伴。如果开一个环球铸造有限公司什么的,嵇康当董事长,向秀当是总经理最佳人选。
因为连年征战,民间几乎没有马匹。马缺席,驴子就作了乡间牲畜的总代理。在钟会带一批名士去拜访嵇康的时候,向秀就把风箱拉成了一匹驴子,那叫声仿佛是一种黑色幽默。风箱模仿出的驴鸣甚是壮观,引得大家都来围观,其阵势不亚于网络时代的芙蓉姐姐,如此说来,芙蓉姐姐相当于驴鸣了。
那个时代的人真是好玩,比如晋惠帝听到了蛤蟆叫声,会问“为公乎,为私乎”?而魏文帝曹丕先生,更是另类得可以,到了洛阳城外,让大臣们学驴叫,先是独唱,后是合唱,后来天下的驴都被逗得兴起,一时驴鸣四野。如果不是这些乡村的驴加入大合唱,曹丕和他的大臣们怕要包场。
马战死了,驴有可能被征上战场;如果驴再战死了,接下来该牛披挂上阵了;如果牛再战死了,还有羊;哦,如果羊再战死了,那就只得骑猪而战了……想想那是何等壮观之事,一拨一拨将士们骑在猪身上,两军对垒,忽地从双方战旗下各冲出一员大将,其中一人挥着手中的大刀对另一个说:“来将报名,我的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只见那来将还没报出名子,猪却先发出“哼哼”之声——乖乖,都会抢答了——当然,这是开个玩笑,但在那个战争连绵不绝的年代,一切能战的动物都会战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倘若所有动物都战死了,猪叫不成,马嘶不得,驴鸣不了,那么,最后剩下的只能是人叫。
扯远了,回到向秀拉风箱的现场,可以说,向秀让风箱发出驴的叫声,足以表达对不速之客钟会的不满——同时,通过风箱学驴叫这件事,我们也可以明白另一个道理,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
史书上没有记载向秀与嵇康打的是什么样的铁,镰刀?斧头?还是宝剑?我想最有可能的是宝剑,就像若干年后以擅于推敲而出名的贾岛先生,在《剑客》中所说的那样: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人间的不平事,太多。比如好友嵇康刑场就义,一直是向秀心里最深的痛。
嵇康死后,铁打不成了,向秀也把风箱扔了。这时,司马昭强烈要求接见他,向秀明白,“竹林七贤”文学社长嵇康被杀,但对于余下的五人来说,司马昭又何尝不是杀猴给鸡看。
在淫威面前,向秀至少表面上屈服了。
他到了首都洛阳。
司马昭问他:“早就听说先生你要归隐江湖,怎么会来敝公司上班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