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 八 律吕调阳

八 律吕调阳

“律”和“吕”,《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律,均布也”,“吕,脊骨也”。合起来就是均匀分布的脊梁骨——这算什么玩意啊?实际上是指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一排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吕。

《释名》中说:“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这里的“述”是遵循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律,就是遵循,遵循的是阳气。

《史记·律书》开篇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规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更是把律提高到了“万事根本”的高度。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进一步解释了十二律吕的名称:“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是也。”

成语“黄钟大吕”说的就是十二律中第一律和第一吕,引申为洪亮的声音,用来形容音乐的庄严、文辞的庄重或场面的热烈。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在这一段里,我们要认识一个人:蔡邕。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而且在以律吕调整历法方面也很有造诣。《后汉书》中《律历志》和《天文志》等好几篇都是出自蔡邕手笔。

蔡邕和司马迁一样,出生史官世家,又声名显赫,身居要职,治史口碑甚佳,是当时历史界的权威兼劳动模范。由于他博学多识,辞赋和书法都写得很好,并­精­通音律,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生逢乱世,又生­性­耿直,注定了其悲剧的命运。

汉灵帝时,召蔡邕当官,拜郎中。但由于他总是直言劝谏,不仅得罪了宦官,连灵帝也越来越讨厌这个不会拍马屁的家伙,再加上有小人进谗言,皇上就把他全家流放朔方(在今内蒙境内)。仇家派刺客于路上暗杀,但刺客被蔡邕的一身正气所感动,没有动手。

不久,皇上大赦天下,让蔡邕回家,因担心遭到仇家报复,蔡邕不敢回乡,而是跑路到吴地,也就是现在江浙一带。这一跑就十几年,直到汉献帝时,由于董卓的威逼利诱,才被迫出来当官。董卓对大名鼎鼎的蔡邕还是十分敬重的,曾经在三天之内连升三级。

后来董卓被杀,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错,不由轻轻叹了口气。不巧的是,当时他旁边坐的是铲除董卓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司徒王允,就是《三国演义》里让貂禅同时勾引董卓和吕布的那位仁兄。王允认为他是董卓一伙的,把他抓了起来。蔡邕请求说你把我“黥首刖足”都无所谓,只要让我活着把史书写完就行。王允说你以为你是司马迁啊,不行!并顶住了众多大臣的说情风,坚决把蔡邕投进监狱。不久,蔡邕死在了狱里。

蔡邕在音乐方面是个天才,史书上有例为证: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