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蔡邕的邻居请他吃饭喝酒,大家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里弹琴,蔡邕走过去听了听,不禁大惊失色,掉头就跑。主人赶紧把他追回来问:“你是喝多了还是偷我家银子了?跑什么啊?” 蔡邕说:“弹琴的人要杀我。”大家十分惊愕。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捕蝉,蝉马上就要飞了,那个傻螳螂还在那犹豫不前。我担心螳螂捕不到蝉,心里替它着急。难道这种杀意在琴声里表现出来了?” 蔡邕笑着说:“看来就是这个原因。”
当年蔡邕隐居吴地的时候,有一家在做饭,以木头为燃料,蔡邕听见燃烧的声音,就知道这是一块好木头,赶紧跑过去从火里把木头抢救出来。这家主人说:那可不是烤红薯,红薯在锅里蒸着呢。蔡邕说:我就要这块木头。于是把木头做成琴,果然声音优美。由于木头的一端已经烧焦,所以大家就叫这把琴为“焦尾琴”。可惜,后来这把琴失传了。
蔡邕的女儿名叫蔡琰,也叫蔡昭姬,晋朝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而改为蔡文姬。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她和老爹一样,很有才华。蔡邕死后,关中地区长期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抓去了,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本着“美女少,先紧着领导”的原则,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
蔡文姬成了左贤王的夫人。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左贤王对她很好,也就对付过吧,总比当难民强。一晃十二年过去了,蔡邕的老朋友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得知老朋友的女儿蔡文姬在匈奴,就派使者来接她回中原。左贤王舍不得啊,但是不敢得罪曹操,只好放蔡文姬回去。而蔡文姬就像神经了一样,一会喜一会悲,一会哭一会笑,为什么呢?回老家当然高兴,但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
蔡邕写过一首题为《饮马长城窟行》的诗,当然很多权威的专家认为这首诗不是蔡邕写的,那是谁写的呢?专家说不知道,所以很多书上写这首诗的作者为“无名氏”,但是诗中表达的思念家乡、盼望书信的情感和当初蔡邕被流放朔方时的心情应该是一致的。不管是不是蔡邕写的,这首诗写得还是不错的,我们有必要欣赏一下,而且你会发现,第一句很熟悉: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