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丰情惠韵 > 第12章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1)

第12章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1)

娘夹起一个­鸡­蛋放到儿子碗中:“康儿,你多吃点,看你这么瘦。”

子康又把­鸡­蛋送到娘的碗里:“娘,我在学校里吃得很好。您平日里总舍不得吃,该您多吃点。”呣子俩谦让一番,好在今天烧得多,大家都高兴地吃了。

娘说:“康儿,你毕业了,有什么打算?”

“我要去找工作。”子康就想着早些去挣钱,好让娘在家休息。土改时,因为他娘一直做着小生意,他们的家庭成分是城镇手工业者,跟贫下中农一个级别,但没有土地,属于非农业人员,也不属于哪个大队,所以种田种地是不可能了。

“可是工作也不好找呀啊,我们孤儿寡母亲戚也没一家,谁来帮我们呢。”娘想了一会,“要不你去找找老杨书记,他虽然看上去如凶神恶煞,但对穷苦人倒还不错,兴许他能帮我们一把。”

“嗯,好的,我过几天就去找。”子康听从娘的吩咐。

说到老杨书记,子康想起一件往事。那年应该是1949年,有一天,他站在路口等娘回来,娘没等到,却遇到了两个身穿黄军衣说话听不太懂的人,向他打听乡公所在哪里。子康就带着他们找到乡公所。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南下­干­部,来接管乡政府的。年纪稍大一点长着满脸络腮胡子的姓杨,后来做了丁家堡乡的党委书记,年轻点的小白脸姓费,做了乡人武部长。他们的到来表示着穷人翻身解放了,周围的一切悄悄发生着变化。原本有钱的人家倒了霉,原来低声下气的穷苦人倒过得蛮滋润。他家当然属于最贫困的一类,生活也发生了改变。娘儿俩从草棚里搬到现在住的稍好一点的小平房,听说是没收富农的。他自己也以15岁的“高龄”上了小学一年级,不用再给别人放牧。

老杨他们到来后主宰了丁家堡的一切。土改时,老杨说谁是地主那就是地主,谁家的房屋田地没收就没收,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后来镇压反革命,老杨挂在口上最多的二个字就是“枪毙”。有人向他报告,杨书记,谁解放前参加过国民党,他说:“枪毙!枪毙!”有人说,杨书记,地主的小老婆跟别人偷­情­,他说:“枪毙!枪毙!”他的话可不是开玩笑,那是一言九鼎,他说过要枪毙的人在镇反运动中统统枪毙。行刑那天,他叉着腰,站在一张八仙桌上,矮小的个头显得高大了许多,脸上浓密的胡子更让人感到凛然不可侵犯。他并不多讲演,他的北方腔调别人也听不明白,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做“山东人吃麦冬,一懂也不懂”,他说的仍是简明扼要、富有老杨特­色­的两个字:“枪毙!枪毙!”他一挥手,小费立即带着县人武部的枪手把十多个人拖到大樟树下,一阵乱枪­射­击,没死净还在地上爬的再上去补上一枪。从此谁家小孩要是不听话哭闹了,大人只要说声杨胡子来了,或者学着他的腔调说声“枪毙枪毙”。小孩子当即噤若寒蝉,吓的直往大人怀里钻。就是大人,看到他叉着腰,披着破旧的黄军衣走过来也都低头回避。他成了众人心中的凶神恶煞,活脱脱一个“阎罗王”。

过了几天,子康就去找老杨书记。

此时轰轰烈烈的公社化运动在丁家堡已基本完成,“互助组”、“合作社”撤销组建成生产队,乡政府变成了人民公社。田地山林收归公有,水牛及犁、耙、耖等大型生产工具也归集体所有,个人连锅灶都不用,因为吃饭也是去集体食堂。老百姓相信­干­部说的总没错,一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憧憬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不用走路,看病不用花钱”的美好生活。

原来的乡公所解放后变成为乡人民政府,现在又变成了人民公社,但不管前面的牌匾如何换,房子还是以前那几间,没什么变,子康熟门熟路。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现在这里主政的是山东来的南下­干­部老杨他们。

子康来到公社门口,看到宣传栏里写着的标语:“总路线是太阳,党的领导好主张;工农生产齐跃进,办起公社胜天堂。集体福利办得好,生活安排很周详;老人进了敬老院,小孩入托入学堂。欢天喜地闹生产,猪羊满圈谷满仓,文武全才加技术,百般能­干­个个强。感谢党和毛主席,幸福生活万年长。”

他反复看了好几遍,说得太­棒­了,看来自己真赶上好时代了。不过他心里还有点疑问,办起公社真能胜天堂吗,不会是牛皮吹上天,牛头坠落地,到头来瞎折腾一场?不好说。

进入公社大门,他见到老杨正在对一个大队­干­部模样的人训斥:“妈拉巴子,你怎么搞的?这点事也办不好,就你们大队拖后腿,再不把进度赶上去,要你好看!”他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那人,两眼圆睁,嘴角边的胡子随着他的声音一抖一抖。

大队­干­部双脚颤抖,嘴里不断重复着“好好好,是是是。”点头如捣葱。

待大队­干­部离开,子康走过去,毕恭毕敬地叫了声杨书记。慑于往日杨胡子的凛凛威风,子康心里有点怯怯的。老杨倒很热情,爽朗地笑着,站起来与他握了握手,说:“你叫乔子康,俺认识,你是俺们到达后第一个认识的人。哈哈。”看来老杨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可怕,而且还记得那天自己带路进来的事。

老杨请子康进办公室坐下,说:“嗯,小伙子不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俺从小也很苦,也逃过荒要过饭放过牛,如今不照样­干­大事?谁敢对俺不敬!如今这世道就是俺们穷苦人的天下,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现在该轮到过去那些有钱人倒霉了。嘿嘿。”看来老杨对子康的老底很了解。

“说吧,找俺有什么事?”老杨问。

子康就把自己中学毕了业,希望公社安排工作的事跟他说了一遍。

“嗯,你阶级成份好,又喝了几年墨水,好好从基础­干­起,会有出息。”老杨想了一下,“不过眼下咱们公社没有缺额,要不俺向别的公社问问?”

子康说好的。谢过老杨,子康就走出了公社大院。

没过几天,老杨果真为子康找了个工作。只是地方有些偏僻,问子康愿不愿去。工作的地点在舜县最南边的枫树公社,从丁家堡向东南方向还要走四十多里,去那里的一个竹木社当会计。

子康想了想,自己也没能力找个好差事,还是决定去。

.。!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