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世家妇 > 第167章

第167章

其实人都爱热闹,爱起哄的。

还是贴份正文在作者有话说里,大家互相理解,谢谢。

169、许嫁

宁家婆媳的离去并没引起旁人注意,宁大爷不过是个部曹,在这京里一抓一大把的这种,只有个人笑着说了句:“也是贵府宽厚,不然这样的人家哪能接了帖子上门来贺?”坐在旁边陪客的秦氏淡淡一笑:“眼看着除了服,二叔四叔都要起复,总是同僚,哪能厚此薄彼?”

秦氏话音刚落,就有人赞道:“果然府上这样才是大家,哪像有些府里的,狗眼看人低。”秦氏忙把话岔开:“这话多不好,还请听戏罢,这可是京里有名的班子。”

说笑一阵,又听几出戏,还没得到外面的回报,楚夫人有些坐不住,叫了婉潞过来轻声问道:“小八去了都快一个时辰了,你去让人打听个信回来。”

楚夫人这么想,婉潞心里也在打鼓,如果说是鸾娥不肯,也有个信回来,总不能是当场就拜了天地,那这样也未免儿戏,忙应了就让春燕寻个机灵点的人去打听信。春燕也不寻别人,出去找了自己男人让他亲自往平府去一趟,这才回了婉潞,婉潞又小声对楚夫人说了,又安静听戏。

小董得了春燕的话,忙带了人骑了马就往平府来,离的远远的就看见平府门口围满了人,小董急忙下马走上前去问瞧热闹的:“这是在瞧什么热闹?”被问的是个老者,手抹一把胡子就笑着说:“这是新科进士赵老爷来这家求亲呢?附近的人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架势,几十个进士来做保,这样的热闹也不晓得再过多少年有?”

旁边一个抱着孩子踮着脚尖要往里瞧的婆娘听见老者这样说,也连连点头:“这样的声势,我们自然也要来瞧热闹,也不晓得这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天仙,到现在都还没应。”有个中年人想是听不得这婆娘胡说,转身轻蔑地说:“什么没应啊,这姑娘说了,要考试,考过了才应,从来只听说过考状元的,这考女婿还是头一次。”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小董放心下来,让小厮快些回府去报,说八爷在这考试呢,自己把马栓好后就紧一紧裤腰带,侧着身子往里面挤。人多的比过年时候的庙会还要挤一些,小董挤的过程中也不知道踏掉了几双鞋子,瞧热闹的哪个还顾鞋子被踏掉,都只伸着脖子往里瞧,不时问前面的人,做出来没有?

等小董挤到人群面前,已是出了一身臭汗,鞋子只剩的一支,雪白的袜子变的乌黑,腰带都险些被人扯掉。里面比外面安静些,进士们有坐有站,在那交头接耳地议论着题目,八爷坐在最前面,一张小桌子放在他面前,正凝神望着上面的纸。

难道这题目很难?小董紧一紧裤腰带,也顾不得只穿了一只鞋就走上前悄声问着八爷:“八爷,六­奶­­奶­命小的来瞧瞧,要不要?”八爷对着题目,根本没听到小董的说话,等小董过了会儿又问一遍他才摇手示意不必了。

小董退到一边站着,平家在门外的管家是认得小董的,已经上前来打拱:“董大哥好些日子没见到,今儿既来了,就先请进去喝杯茶。”小董的嘴往八爷那一努,管家已经明白了,呵呵一笑低头看见小董脚上只穿了一只鞋子,晓得是他挤进来的时候被踩掉了,回身吩咐小厮去寻双自己的鞋子来给小董换上。

两人正要说话,就听到进士们那里传出欢呼,八爷已经站起身,平家管家忙走上前去,八爷面上气昂昂地把纸交了过去:“小生交卷。”这管家也不认得几个字,只看见一张纸全写满了,不敢怠慢地上前敲门,敲了半响才有人开了一个门缝。

有好事的进士本就跟着管家,见开了门缝就想挤进去,里面早有准备,啪的一声就把门重重关上,接着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二姑娘吩咐了,要交卷,从门缝里塞进来就是。”进士们不得进去,停了脚步站在门外,有进士对八爷挤眉弄眼地道:“丫鬟的声音都这么好听,主人就可想而知,赵兄你可真有福气。”

八爷此时只想着自己的卷鸾娥是否满意,对这话不敢答应,过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面上神­色­变的庄重:“弱水三千,只饮一瓢。”进士们听了这话都大笑起来,有调皮的还大声地道:“王二姑娘,似赵兄这样的好男儿,天下也是少有的,你就点头吧。”

里面依旧寂静一片,听不到任何声音,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该是做晚饭的时候,但围着的人都忘了饥,一个个都眼巴巴等着。

小董换好鞋袜,又重新站在这里伺候,见平家的门还是紧闭,心里不由腹诽,八爷虽曾荒唐过,现在也改过自新,配王二姑娘也绰绰有余,为什么总是不开门呢?

门外的进士们比正主八爷还等的心急,只怕再不开门就要用手去敲门了,正在心急如焚时候,吱呀一声门打开,众人的眼都往门里看去。

门里有灯光­射­出,走出来的是身着便服,脸带微笑的续宗,看见是他出来,门外的人未免有些失望,但鸾娥总是个没出阁的女子,难道还能自己走出来不成?

续宗已经对八爷拱手:“赵八爷,岳母请您进去一叙。”进士们听到不是鸾娥请,脸上又露出失望之­色­,续宗面上的神­色­并没变化,又吐出一句:“婚姻大事,总要父母做主,我就做了女方媒人,还请今日来的诸位做了这男方媒人,如何?”

续宗的声音不高不低,这几句话听的八爷的心都泡在糖水里,小董抹一把额头的汗,这就是王家肯了婚事,急忙又重新挤出去回家报喜。

进士们先纷纷说过恭喜,又要争抢着做这个媒人,还是镇静下来的八爷点了两个相处的好的和自己一起进去,剩下的人就被挡驾,续宗回头看见他们的不满,笑着道:“家下狭窄,坐不下这许多人,还请诸位先回去,等喜日子时多写几首催妆诗、却扇词。”

看见他们还不走,续宗笑容没变:“后日就是小犬满月之喜,诸位还是等后日再来吧。”话都说到这份上,再站着就显得极不会做事,况且续宗虽年轻,也是他们前辈,一个个这才从门前走了。

小董快马加鞭赶回侯府,戏早散了,但满堂宾客都在等着平家传来的消息,竟没一个走的,小董先去侯爷他们在的地方禀告了,又让人传进里面。

得了肯信,楚夫人不由喜上眉梢,她喜欢鸾娥已不是一日两日,鸾娥做了自己侄媳­妇­她也是千肯万肯的。满厅的客人都到楚夫人面前说恭喜,只有思聪一时不知心里该想些什么?虽说柳氏不得出嫁免了自己娘家受了侮辱,可是她在王府,毕竟对自己不利?

思梅说了几句恭喜转头就看见思聪那半忧半喜的脸­色­,轻轻握一下她的手,在她耳边道:“你啊,要整治这么一个人有什么难的?”思聪只是微微叹气,思梅见人的眼光都没放在自己这边,悄声又道:“你是怕伤了夫妻情义?别说我说话你不爱听,王爷对你又要几分夫妻情义,你也该拿出你王妃的身份来,再怎么样,你都是陛下娘娘册封的戚王妃,难道王爷还能休了你不成?他就算想,陛下娘娘也不会答应。”

思聪又要长吁短叹,丫鬟过来报:“八姑­奶­­奶­,戚王府那边请您回去呢。”这就奇怪了,戚王对思聪可是不闻不问的,怎么这会又派人来请她回去?思聪刚预备要走,被思梅一把拉住,思梅问丫鬟:“戚王府那边来的人是谁,有什么要紧事,难道不晓得今儿是赵府喜事?”

对着思梅,丫鬟也要更恭敬些:“奴婢也不知道,只是来了个老妈妈,说是王爷的吩咐。”思梅拉一把思聪:“那好,你让她进来。”丫鬟哪敢违抗思梅的命令,很快就引着一个老婆子走进来。

老婆子等不到思聪出来倒被叫进去,心里还在犯嘀咕,怎么今儿这面团般的王妃拿起架子了,进了厅见了思聪就行礼:“王妃,王爷命小的请您回府。”思梅已经在旁边笑了:“今儿赵府有喜事,总要等事情完了才回去的,不晓得八妹夫是有什么要紧事,必要八妹妹现在就回去?”

老婆子见思梅说话,忙道:“安郡王妃,小的也不知道,只是王爷吩咐的,并没说有什么要紧。”思梅淡淡一笑:“既没什么要紧,我们姐妹也许多时没见,这样罢,等这里完了再回去,你就在这等着。”说完思梅就叫过丫鬟把老婆子请出去,老婆子已来不及再说话就被请了出去,想回去给戚王报信,就被赵府的管家娘子们约到旁边小屋好吃好喝去了,连走都不能走。

此时宾客都散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赵家自己的人,楚夫人这才招呼思聪:“八姑­奶­­奶­,走,这么大的喜事,我们也好去告诉一声你娘,让她高兴高兴。”秦氏已扶住楚夫人的一支胳膊,思聪搀住她的另一支,身后还跟了婉潞和几个下人,簇拥着楚夫人往四太太那边去。

四太太屋里已经掌上了灯,见她们一大群人过来,丫鬟忙上前行礼,九­奶­­奶­手里端了碗正在给四太太喂药,见了忙道:“大伯母来了,今儿我也没顾得上往前面去。”楚夫人嘉许地拍一拍她的手:“等你八嫂进了门,你也能松些,不然你现在又要管家,又要伺候你婆婆,实在看的我都心疼。”

四太太已经不敢再像以前一样,听到楚夫人这话睁开眼:“八­奶­­奶­要进门,娶的是谁?我怎么不晓得?”楚夫人坐到她床边,话里透着十二分的亲热:“就是王家二姑娘,今儿是小八亲自上门求的亲,已经允了,就等择个好日子赶紧过门呢。”

楚夫人的笑看在四太太眼里是那么地恶毒,她的眼转了转,看向思聪:“八姑­奶­­奶­,你说呢?”思聪正在想戚王为什么要叫自己回去,难道是晓得柳氏嫁不成了就要叫自己回去骂一顿,听到四太太的问话,过了会儿才道:“八哥喜欢就是,我一个做妹子的能有什么话?”

四太太心里最后一丝指望也没了,闭上眼睛,颓然地道:“好,是喜事,你们办了就好。”楚夫人并没忽略她说话时候手里紧紧抓住的床单,给她掖一掖被子:“你也安心养着,日后有八­奶­­奶­管家,九­奶­­奶­伺候,你这日子过的不知怎么快活呢。”

四太太还是闭眼不说话,楚夫人又说了几句关心的话,这才走了。等楚夫人走出去很久四太太才睁眼哭了出来,九­奶­­奶­听到她的哭声走了过来:“婆婆,您怎么还这么狂躁,这丸药看来还是不能断。”

九­奶­­奶­说话很温柔,丫鬟已经拿了丸药过来,四太太厌恶地把头转向一边:“我不狂躁,不过想着你八哥要成亲了,心里高兴。”九­奶­­奶­的声音更温柔了:“是吗?那今儿婆婆既欢喜,就请早些安置。”丫鬟过来服侍四太太洗脸,听着九­奶­­奶­吩咐丫鬟们好生服侍的话,四太太心里长叹,这日子要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进士们簇拥着八爷去求亲的话,很快传到连宫里皇后那都知道了。皇后本就喜欢淑娥,听说她这个妹妹也是个出众人物,不由起了好奇心传鸾娥进宫来给自己瞧瞧,瞧了之后果然是个出­色­人物,对着同去的王太太赞叹一番,赐了首饰,问了婚期还说等那日要再行道贺。

既有了皇后的赞扬,这婚事就办的更热闹了,原先觉得王家门第有些低微配不上赵家的声音已经全都消失不见,换上的全都是天作之合,上好一对夫妻这样的赞叹。

作者有话要说:四太太这样活着,真是比死了还难受啊。

贴份正文在作者有话说里,大家互相理解,谢谢。

170、成长

殿试已完,传胪已过,八爷中在第七名。传胪当日就去王家下了聘,婚期定在六月初十。日子虽然有些赶,但这喜上加喜,还是人人争先。

四房那边的新宅子已经收拾妥当,一应动用物件都是新的,无需额外预备,鸾娥那里的嫁妆也是早就预备好的,剩下的就是酒席定戏请客等事。

四太太病在那里,九­奶­­奶­要照顾她,八爷娶亲的一应事情就全由楚夫人这边安排。楚夫人又是个图省事的,自然就全交给两位儿媳。八爷成亲之外,二房四房也要移宅,他们空下来的那些院子要重新安排人去打扫收拾。

既除了服,楚夫人也要搬进月太君昔日住的院子,婉潞就迁到楚夫人现在的上房。总算楚夫人体贴儿媳,说现在家里事情太多,况且夏日又有些闷热,一动不如一静,等秋凉了再搬就是,横竖不过就是府里搬来搬去,又不似二房四房那是要移出宅子。

既有了楚夫人这句话,婉潞和秦氏也就先忙着八爷娶亲,叶氏那边的宅子已经预备完全,挑了四月二十九的日子搬过去,虽在百忙之中,楚夫人还是带着儿媳们过去送一送,叶氏娘家也送了一台戏暖房。

喝几杯酒,听几出戏,楚夫人也就告辞,叶氏带了儿媳们送出去。上车时候,楚夫人鼻中突然一酸,掉出几滴泪来:“二婶婶,你这一搬出去,我就少了牌搭子了。”这一说让叶氏也觉得鼻中酸涩,水氏已笑了:“大伯母和婆婆说什么呢?虽搬出来,离了那府里不过就是一条街,做小轿的话也就一会儿功夫,难道婆婆还怕媳­妇­不伺候您过去不成?”

水氏这半嗔半娇的话让叶氏开怀一笑,又和楚夫人把臂说了两句,这才送楚夫人上车而去,车都快要转过拐角,还能看到叶氏站在门前。秦氏坐正身子笑着道:“婆婆和二婶,真是一对好妯娌,如姐似妹。”楚夫人饮了几杯酒,虽短短一段路也闭了眼在那里打盹,听到秦氏这话才睁开眼,拉过婉潞和秦氏的手来:“你们俩也是好一对,要是你们大嫂还活着,也是……”

提起潘氏,楚夫人似乎有些不忍,过了些时才叹了口气。人就是这样,活着的时候总想着她的不好,等人没了,就又念起她的好来,想起潘氏嫁进赵家这二十来年,除病了的那几年外,旁的时候也是孝顺自己,对妯娌们克尽嫂职。

算起来,潘氏没了也快一年了,婉潞忙道:“理哥儿媳­妇­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等办大嫂周年的时候,让那小孩子到大嫂灵前磕几个头,大嫂在泉下也欢喜欢喜。”楚夫人露出一抹笑,车已经停了下来,婉潞妯娌伺候楚夫人下车。

刚簇拥楚夫人进门,前头就来了一个丫鬟,给楚夫人她们行礼后才笑道:“六­奶­­奶­您可回来了,家里可还有许多事等着您呢。”楚夫人推一把婉潞:“也是我贪玩,忘了这里还有一堆事等着你呢,快些去忙吧。”婉潞迟疑一下,秦氏笑了:“六婶婶,难道有我伺候婆婆你还不放心吗?”

婉潞这才行礼离去,远远的还能听到秦氏和楚夫人说话的声音,妯娌之间又没什么天大的怨气,和和气气过日子多好?到厅前理一回事,把那些该收的礼,该还的礼都点清楚,天也早就黑了,婉潞起身回去。

一路上只有婉潞这一行人,脚步声在寂静的四周听的特别清楚,婉潞扶着春燕的手,看着前面打灯笼的两个小丫鬟,不由轻声道:“一晃就这么多年了,还记得我刚嫁进来的时候,做的是小儿子媳­妇­,那种诚惶诚恐的劲儿呢。”

除了春燕,婉潞身边的都是新人,即便如双妙到她身边也不过两年,这样的话自然不敢接。春燕笑了:“姑娘您常说,时光是最无情的了。”风吹的两边的树木发出沙沙声,听到春燕脱口而出自己没出阁时候的称呼,婉潞再没有说话,时光就是如此,渐渐让人老去,让孩子长大。

福姐儿的笑声已经响起:“娘,娘,您快过来瞧,我绣的荷包好不好看?”接着福姐儿就直冲婉潞跑过来,并不理会后面­奶­娘让自己跑慢些的叫声。

婉潞弯腰牵住女儿的手,福姐儿并不让婉潞牵自己的手,而是把手举的高高的,要让婉潞瞧,婉潞接过她手上的东西,是个红绸面的荷包,灯笼不甚明亮,瞧不出绣的是什么?

福姐儿一直瞧着婉潞的神­色­,得不到赞扬的她眉皱了起来,母女俩已走进院里,瑾姐儿迎上前:“娘,妹妹说她绣的是梅花,可看了半日什么都没看出来。”婉潞刚要说话,就听见智哥儿的声音:“儿子见过娘。”婉潞抬头见果然是智哥儿站在那里,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你怎么回来了,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等了多久了?”

福姐儿见婉潞的注意力被智哥儿夺取,急的不行,跺着脚喊:“娘,先看我的荷包再和哥哥说话。”智哥儿上前摸一摸妹妹的脸:“好妹妹,哥哥今儿回来有话和娘说,你先和大妹妹下去好不好?”福姐儿的嘴撅了起来,一脸不依。

瑾姐儿用手指头戳妹妹额头一下:“你啊,刚才娘没回来前还在那哥哥长哥哥短的要哥哥给你好吃的,好玩的,现在又来争这些,快跟姐姐下去,哥哥要和娘说话呢。”一直没说话的德哥儿也开口:“小福姐儿,快和姐姐下去吧,再说你再不睡,明早就起不来了。”

福姐儿一团高兴被哥哥姐姐们说的全不在了,手虽被瑾姐儿牵着,那脚步可不愿往外走。婉潞的心虽在长子身上,捏一捏手里的荷包,对福姐儿说:“乖乖福姐儿,你做的荷包很好,比你姐姐做的头一次要好多了,日后啊,你就和你姐姐一起给你爹还有哥哥们做鞋袜好不好?”

听了婉潞的这话,福姐儿这才猛地点头,和瑾姐儿下去歇息,德哥儿也笑着说:“娘,儿子也下去睡去。”智哥儿拍弟弟一巴掌:“快去,明儿早起我好问你书。”德哥儿正张嘴打哈欠,听到这话瞌睡都吓醒了:“哥,我才刚开蒙不久。”

婉潞笑着给德哥儿理一下头发:“你哥哥八岁的时候,都会作诗了,哪像你快八岁了才开蒙,也是你爹惯的。”德哥儿呵呵一笑:“娘,我学不成书,就像三叔一样去边关打战。”

赵三爷的封赏已经下来,以左将军成为边关副帅,秦氏得封三品淑人,楚夫人封二品太夫人。楚夫人的诰命不过是锦上添花,但秦氏的诰命就不一样。秦氏进宫谢恩那日也是喜气洋洋,婉潞听到德哥儿这话,心里顿了顿才对儿子道:“就算要去边关打战,也要从小知书,天下哪有不识字的将军?”

德哥儿被娘说中心事,嘻嘻一笑就走了。婉潞吩咐­奶­娘服侍好德哥儿,这才对智哥儿道:“你有什么话要说?”智哥儿的脸憋的通红,过了会儿才开口:“儿子,儿子是为了儿子的婚事。”哐啷一声,婉潞手里的金簪掉了下来,看着智哥儿一脸的惊诧:“你才十一,况且婚姻大事总有父母做主,你怎么就问起这个?”

智哥儿一张脸更红了些:“娘,是这样的,前几日皇后娘娘为四皇子挑王妃,还把儿子也叫去,说有几户人家的姑娘也配的上儿子。”婉潞的眼垂了下来,半日才轻轻叹了一口气,智哥儿的睫毛扑扇扑扇的,小心翼翼问道:“娘,儿子就说这事是大事,要回来和娘商量商量。”

婉潞把儿子拉的坐紧一些,自己的长子啊,要背负的不仅是他自己的命运,还有整个家族的兴衰。婉潞用手摸着儿子的脸,智哥儿的脸已经渐渐褪去稚气,少年的脸庞开始显露,一双浓眉之下是肖似赵思贤的双眼。

婉潞的手从儿子的下巴上滑下来,智哥儿的下巴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圆滚滚全是­肉­了。婉潞握住儿子的手:“智哥儿,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可是婚姻大事,总也要你自己有合心的,皇后娘娘挑的定是上好的,可那是你要过一辈子的人,娘不愿意你们夫妻间有什么争执,到时弄的嫡庶相争,后院里乌烟瘴气。”

婉潞说一句,智哥儿就应一声,等到婉潞说完智哥儿已经站起:“娘的教训儿子记下了。”智哥儿越乖巧,婉潞就越觉得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把儿子拉了过来:“我的儿啊,娘这辈子就望着你们弟兄姐妹四个平平安安长大,只是生在这样门第里面,娘才发现娘原来想的太简单了。”

智哥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任由婉潞在他头上摩挲,进宫这几年,智哥儿已经学到很多,即便是在自己的娘面前,也要克制住情感,好让娘安心。可智哥儿怎么知道,自己这样做只会让婉潞更伤心?

“哎,你们娘俩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们了?”赵思贤走了进来,边走边脱着外袍,他身上还有一股浓浓的酒味,智哥儿站起给父亲行礼,婉潞给丈夫端了一碗茶,接过他脱下的外袍又给他换着靴:“今儿虽是去贺二叔家迁宅,你也不能这样灌?”

赵思贤喝了一碗浓茶,觉得心里好受一些,刚要讲话就看见儿子站在那里,摇了摇头道:“他们在席上说了些事,我心里不痛快。”智哥儿行礼告辞,出门时候听到父亲叹了一声:“听了些八妹妹的事,我心里不痛快。”

后面智哥儿想要再听,已经听不到了,智哥儿的眉皱了皱,手握成拳,戚王怎么对待思聪,这些伴读们私下也是知道的。有些人还故意在智哥儿面前说这事当做取笑,怎么也不能让自己两个妹妹像八姑母一样,嫁个姬妾成群的人还要被讥笑没有手段,弹压不住那些侍妾。

婉潞用簪子剔一剔蜡烛,眉皱了起来:“原来那柳氏竟这样,戚王怎能如此?虽说不是结发夫妻,八妹妹也给他生了嫡子,哪能因八叔叔另订亲事,他就这样?”赵思贤也叹气:“这事还不好出头,若那柳氏是妾,戚王这样还能去论一论,那能宠妾灭妻如此,可是那柳氏现在是王府客人,就算人人都知道她和戚王有首尾,又没过了明路,怎么去论?”

这样上门还要被王府嘲笑,哪有娘家容不下婆家客人的?再说这种事情,柳氏咬死自己只是戚王表妹,并没和戚王有什么,只怕侯府还要反背一个诬陷罪名呢。

看着丈夫那一脸无助,想起那日思聪回来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婉潞叹了两声,该怪谁呢?怪思聪没有手段吗?可她嫁过去时才十五,又被戚王郡主那样拿捏,四太太又不是个争气的。千错万错,当初就不该结这门亲,才让自家娇贵女儿去受这样的苦。

当初结亲又是老侯爷一手促成的,他人已逝,再说别的也全是废话。赵思贤也知道这点,伸手握住妻子的手:“你放心,我们的女儿绝不让她们落到这样境地。”婉潞嗯了一声,接着就笑了:“方才智哥儿还说呢,说娘娘有意要给他做媒,他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说回来问问我们。”

一转眼连智哥儿都要议亲了,赵思贤双手成拳敲打着双腿:“老了,转眼就要做公公了。”婉潞抿­唇­一笑,赵思贤似有所动,把妻子拥进怀里。

智哥儿第二日就回宫去了,婉潞已经叮嘱过他,就说皇恩虽浩荡,这大事也要问问爹娘。这样的话说出去,就算皇后想为智哥儿结亲,也要先问问自家意思。

这话传进去之后,皇后那边并没有别的话说,婉潞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全力筹备鸾娥的婚事。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我很想就这样写一句,鸾娥嫁过来,上下都喜欢,四太太有九­奶­­奶­陪着,也不找她麻烦,赵思贤继承了侯府,于是全文完结。又怕被人打,所以不敢这样写了。

还是贴份正文在作者有话说里,大家互相理解,谢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