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丁羽以无可争议的成绩(680分,超出录取线近20分)被北大信息技术学院录取。这个结果,不但是洗刷首师大附中教务处老师们清白的问题,而应该是学校领导考虑为他们记功和奖励的问题了。
经过这次挫折的磨炼,丁羽显得成熟了许多,进步了许多。这种成熟和进步,不仅在于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而幡然悔悟,更重要的是他在痛悔中奋起直追获得成功,从中体会到意志的力量。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的作文中写道:“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会闪光。”我看到,在这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语句下边,被班主任李玉华老师画上了红线并做出精辟批示:体验深刻。
我觉得,丁羽经过这一段挫折后所获得的深切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将成为他“素质”中一个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将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不难想象,在他未来的人生经历中,如果有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他的这段经验和体会,将指导他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那时的成功,将不是分数的成功,而是人生的成功。
记得有一句关于什么是“素质”的经典论述:当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全部忘光以后所剩下的,就是“素质”。“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应该是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挫折是金(3)
学校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一个人的基本素质90%以上是在学校形成的。在学校里,孩子通过参与集体竞赛项目,培养了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培养了自强不息、刻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遭遇挫折,认识了成功在于不懈努力的道理;通过解决复杂的学术问题,掌握了正面攻不下就侧面攻,直接攻不下就采取“搭桥”的办法间接攻的科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分析推理,养成了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些,都应该是人的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成功人生的底蕴。纯知识的东西可以忘得精光,但这些不是靠死记硬背所掌握的“素质”,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所忘记的。
第二次挫折发生在高三上学期。
高一下学期,原湖北黄冈中学教化学的特级教师黄明建调来该校任丁羽班的化学老师,丁羽在他的启发引导下爱上了化学,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努力,丁羽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具备了参赛实力。按照规定,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北京赛区前30名的,可直接保送北大、清华。他当时的目标就是通过参赛获得保送资格。参赛前的两个月里,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都用于参赛准备,确实下了苦功。谁知天公不作美,他以分之差排在了第31名,以最小的差距与“保送”失之交臂。这对他的打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请看他用电脑写的日记《沉默》:
深夜,电脑前,一个男孩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脑前。突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网友给他发来的信息:
“你得了那么多奖,没被保送吗?”
男孩选择了沉默,静静的。
男孩想起暑假时他曾经多么努力地学习物理、化学,一个半月他天天抱着几本高等教材猛啃,没日没夜地做题,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经常是一抬眼就深夜两点了。他顾不上治疗感冒,导致病情逐渐加重,直到发展为肺炎。在医院的几天里,他还是带着很多教材,一边输液,一边看书。他天天期盼着能在高中最后的几次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得到保送资格。
但是,他终因分失败了。
他离一等奖只差分。
公布成绩的那天,他找个没人的地方,哭得很伤心。两年多的努力仿佛刹那间成为泡影。即使这样,他还是强颜欢笑,和同学们打打闹闹。
后来,他去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推荐评选,全校名额只有4个。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己的推荐材料交上去,简直是踌躇满志。
又一次失败。他们班两人被选上了,他是第三名。
他又一次哭了,更是伤心。
看着自己两年多努力换来的无数个二等奖,他简直想抽自己几个嘴巴,为什么没有一等奖呢!?
他开始面对现实:你不过是一个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普普通通的学生,没有出色的成绩,却有偏科的弱点。
他坦然了,现实了: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就是胜利。不追求幻想,只求踏实走好每一步。尽力去做就是成功。
男孩皱了皱眉头,苦笑了两声,还是选择了沉默。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这次挫折之后的清醒认识就是,自己和别的同学一样,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其实,人和人就其智力来说本身差距就不大,更何况是在重点校中的重点班里,学习上的差距大都是由于认识上的差距造成的,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谁学习刻苦一点,下得工夫多一点,谁的成绩就提高得快一点,时间长了就可能差距大起来,仅此而已,岂有它哉!就像只有受过饥饿的人才能深切认识“吃饱了不饿”的真理一样,他在咀嚼这两次失败的痛苦中,才认识到自己的普通。虽然这也许是个很简单的常识,但对于一个被赞扬和喝彩声长期包围着的孩子来讲,认识自我却是那样的艰难,以致非得经过巨大的挫折之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挫折是金”——它能使人真正认识自我。
成功,只不过是在失败面前多爬起了一次。
挫折是金(4)
丁羽在遭受挫折认识自我之后,离高考还有大约3个月。在这最后冲刺的3个月里,丁羽又进入了状态,猛攻薄弱环节语文,结果在随后的“一模”考试中,最弱的语文竟得了年级第一名。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试想,如果丁羽因化学竞赛成绩过关而被直接保送,他就不会有这次语文方面的实质性突破,他今后的竞争实力也会大打折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感谢这次挫折,它使丁羽在清醒认识自我的同时,又为今后的发展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计算机存取和检索知识的能力越来越高,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会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而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的经历和磨炼,取决于来自经历和磨炼中的感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挫折是金”——只要你在挫折面前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奋发努力。
一个人能否坦然从容地面对挫折和失败,有勇气和魄力迎接挑战,是决定事业成败和人生质量的重要素质。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帆风顺。但一帆风顺的人生也许是苍白、无聊的人生!
敲门
家长心语:
未来是孩子们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文明与和谐,掌握在每一个家长手中。
2004年2月25日晚6点半,平常这个时间丁羽早已放学回家,但今天却迟迟不见他回来。正当我牵挂的心逐渐悬起的时候,听到两声急促的拍门声。知道是他放学回来了,我急忙起身去开门,刚迈出两步,又听到门铃被按响,急促的铃声令人心头发紧:如今大家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的安全时刻敲打着父母脆弱的神经。打开门后看着他自然而随意的样子,在一颗悬着的心落地的同时,一股无名火升了起来:儿子,我当父亲的不是你的奴隶啊!你就这般皇帝指使臣子似的呼来唤去吗?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什么,在我以教导的口吻指出其正常情况下不该这样急促地叫门时,他半是随声附和半是反驳地说自己并没怎么着急,接着便若无其事地进了自己的房间再没出来。
看来,这一切他都是随意的。他伤了父亲的感情,还完全没有意识到。由此,想到他进入社会后的接人待物,觉得这决不是一件小事。于是,我找他谈了半小时。指出,礼节礼貌、接人待物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决定人的命运。无意中伤人虽然不代表你的本质,但却会使你失去许多人缘和机遇,是最得不偿失的。当一个人在实践中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因为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社会上,没有人会向你谈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你放学回家晚了,我和你妈替你揪心,想尽办法找你,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多次了,你就想不到提前给家里打个电话吗?你要从尊重父母开始,学会尊重你接触的每一个人,学会理解、关心别人的感受,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有人说,“20岁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人是天才,30岁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人是人才,40岁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人是庸才,50岁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的人是蠢才。”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位置,恰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重要。知道成功是一个多因数积的人很多,但知道其中一个因数是亲和力的人就很少,而知道亲和力是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的人必定是人中精华,而这种意识和修养正是成就大事业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他默默地听着,没有以往那种尽可能地辩解和反驳。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听到他那种气使颐指的敲门声,放学后打球或同学们聚会晚回家一会,也知道提前给家里打个电话。这件事之后,他似乎长大了许多。可以想见,这件事对他今后的为人处事,将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如今,被家长惯大的一代“小皇帝”们逐步走向社会,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强,事事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出了问题只知怪别人,不知从自身找一下原因。他们除了父母,与谁都合不来。现在许多年轻人婚姻出现问题,其中主要原因,绝大部分不再是物资匮乏时代的生活问题,而是脾气、性格和配合问题,是双方只顾自己、互不相让造成的。在社会上,我们也会感到有明显的不和谐气氛,走路时碰一下就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的并不少见。而这种现象,越是在素质高的人群中越是不容易发生。如果你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工作或生活过,你就会明显感到他们在为人处事中所表现出的宽容、理解和配合方面存在的巨大落差。如果你不幸不得不与那些斤斤计较、挑挑剔剔、一天到晚怨声载道就像世界上谁都欠他的那种被称为“事妈”的人打交道,你会感到非常别扭,欢快的气氛会变得压抑,生活质量一下子会降低很多。归根结底,不是粗劣、荒芜或扭曲的早期教育,就是冷漠、自私、争斗的环境造就了这些素质低下的人群。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程度决定于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未来是孩子们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文明与和谐,掌握在每一个家长手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次丢车之后
家长心语:
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好孩子也可能因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好孩子与“坏”孩子,也许就是一念之差,也许就在家长的一次教育引导之中。
北京的自行车丢失严重,几乎是没有哪家、没有哪人没丢过。“没丢过自行车就不是北京人”已成为北京人的口头禅。一群人在一起神侃,如果有人问你是北京人了吗,你千万别误会,那肯定是在问你丢过自行车了吗。
言归正传。丁羽在北京长大成|人的这些年里,我家共丢自行车5辆,其中丁羽丢2辆,我丢3辆。这在北京,是再普通不过的正常现象。但值得我提起和关注的,是丁羽第二次丢车后产生的危险思想苗头。
那是一天傍晚。我刚下班,就接到丁羽的电话,说他到学校附近购物时自行车被盗,让我骑车去接他。我骑上自行车迅速赶到,带他一起回家。路上,他说:“我刚才在那一大片自行车中找我的车,当我确认被盗时,却发现与我那辆差不多的车,当时我真想找块砖头砸开锁骑走。”
我听后惊出一头冷汗!我倾尽全力苦苦培养十几年的孩子,难道因为这样一点小事,就有可能毁了他的一生吗?我心想:这种危险思想苗头决不能轻易放过!
我下了车,拉他到路边。我以非常沉重的心情表达了我对他这种危险思想苗头的担忧。儿啊,你是我这些年来全部心血的结晶,你的每一个行动都牵动着我的神经。你已经是重点校、重点班里的重点生,在你的身上,寄托着家人、老师甚至国家的希望,你竟差点为区区小事、一念之差,断送自己的前程,辜负家庭、学校和国家对你的期望啊……
一席话说得丁羽心服口服,认识到自己危险的思想苗头,表示以后处理问题要冷静,不能一时冲动。表示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大处着想,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学校和社会负责。
在丁羽成长的过程中,类似危险的思想苗头并不少见,我都能以小见大,敏锐地发现,及时教育、开导,拨正他思想发展的航向,确保他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记得丁羽上一年级时,老师告诉我,丁羽在班内地上捡了同学丢的10元钱,没有交给老师,而是放进自己的书包里,在老师的追问下才偷偷找老师承认并上交的。我听后,没有打也没有骂孩子,而是给他讲做人要正直的道理,讲不能拿别人财物的道理,讲人的名声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孩子听明白道理之后,我让他保证以后做到拾金不昧。之后,我从孩子的错误行动反思自己的教育,觉得自己在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没有引起重视,平时在如何做人方面给孩子谈得少,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电视中看到的、听说的等实际例子,把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等灌输给他,以保证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把住正确的方向。
记得丁羽上三年级时,背着大人拿了家里几百元钱,给3个要好的朋友分别买了四驱车。他妈发现后告诉了我。我也没有打骂他,而是找他谈话,问清楚事情经过和他的想法后,既肯定了他的义气,又指出了他背着大人拿那么多钱擅自处理的错误,说得他心服口服,表示决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情。从这件事,我也反思自己对孩子用钱的管理方式。从那以后,我通过多种方式(压岁钱、做课外题“挣”钱等)让孩子有了自己的“私房钱”,让他有一定的自主权。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效果不错,丁羽再没有犯过类似错误。
孩子的成长与种树是一个道理,需要对长歪长斜了的枝杈进行修剪,才能保证其长得直立、挺拔、高大。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好孩子也可能因一时糊涂而误入歧途。好孩子与“坏”孩子,也许就是一念之差,也许就在家长的一次教育引导之中。做家长的责任重大啊!
不记得哪位伟人或智者说过:未来掌握在母亲手中!
支持孩子多做公务事(1)
家长心语:
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高情商的孩子比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学校担任班干部、课代表、公务委员等肯定要占用一些学习时间,不少家长因此不鼓励甚至抵制孩子担任学校的一些职务。与此相反,我是真心鼓励、积极帮助的。
我认为,孩子在学校多做公务事虽然耽误一些时间,但获益却远远大于把这些时间用于学习。主要收获是通过做公务事,孩子能够得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人格塑造。同样一件事情,例如修理桌椅,为什么大多数孩子愿意干学校的,而不愿意干家里的,就是因为他能从在学校干活中得到肯定、赏识,获得自信。他觉得自己能得到这个职务(活),是自己比别人强的表现,是老师和同学们看得起自己。而在家里,这种感觉就不会产生。所以,孩子们干起学校的事情来都非常认真,非常卖力。其次是孩子从学校事务中得到锻炼,大到组织活动、策划事情,小到修理班内设施、打扫卫生等,都可提高孩子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总是以赞赏的口吻与丁羽谈论他担任班内职务的事,总是夸奖他对学校的奉献。初中时,丁羽担任班内公务委员,教室的门被同学打闹时撞坏了,丁羽拿了家里的工具把它修好,还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中。一次,丁羽发现班里的桌子大部分螺丝松动了,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拧紧,干了两个多小时,手都磨出了水泡。那天,他回家晚了,当我问明原因后,我对他这种精神大加赞赏。我想,丁羽喜欢从事公务活动,是与我一贯的支持、鼓励分不开的。丁羽动手能力比一般同学强,是与他平时多干活分不开的。
在高中时,他负责管理班内的计算机,每当他因病不能到校时,就请求我把计算机箱上的钥匙送到学校,我从未拒绝过,从未耽误过班内使用计算机。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