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一路保送到北大 > 2004年12月21日

2004年12月21日

如何对待孩子们之间闹矛盾甚至是打架问题,各类教育书籍中谈了不少,道理讲得很透彻,但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因此,这也是困扰家长的一个常见问题。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国外,对这样问题的处理也有两种推荐的方法。一是大人不­干­预,让孩子自行处理,让他们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我觉得这种方法适合高素质的人群,家长们都能置之度外,在更高层次上理智地看待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认识自我,认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则。但如果是发生在素质不高的家长们中间,就很难做到家长不参与其中,而一旦家长参与其中,往往会事与愿违,从而把发生矛盾的孩子引入认识的误区。二是不欺人,但也不忍受被欺,鼓励对欺负人者勇敢反击。理由是不能让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最后形成懦弱的民族。我认为,这种观点虽然以小见大,揭示了问题的部分实质,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因为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反击程度的把握都很难做到恰如其分。而判断能力达不到或反击程度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问题可能更多更大。

打不还手(2)

在当今许多幼儿园里,确有一些十分霸道的孩子。如果这些孩子的家长能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正在走向危险的斜路,在他们面对你这位被打孩子的家长时所表现的歉意是真诚的,请你原谅他们,原谅他们教育的无能,原谅他们的无奈。如果这些孩子的家长对此沾沾自喜,窃喜自己的孩子沾了光,也请你原谅他们,原谅他们的愚昧无知,因为,将来惩罚他们的,很可能就是他们“惯”出来的孩子,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难以预料的痛苦和不幸。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也没有资格教训别人,但我们相信自然的法则是优胜劣汰。沉渣有时会泛起,但主宰社会潮流的将永远是社会上的­精­英们。

一巴掌拍出个朋友(1)

家长心语:

节假日里,我家经常是一屋子的人,吃饭时一个桌子坐不下,睡觉时一个床上躺过好几个。丁羽的朋友多是他个人交出来的,而他爱交朋友的品行却是我们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

丁羽的朋友很多,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有不少特别要好的同学,至今仍是所谓的“铁哥们”。直到现在,这些要好的同学还经常聚到一起,打打球、看看当年的老师、玩玩电子游戏什么的。同学搞生日聚会时,丁羽都尽量参加,送个小礼物表示祝贺。节假日里,我家经常是一屋子的人,吃饭时一个桌子坐不下,睡觉时一个床上躺过好几个。高中以后,在网上聊天的朋友也逐渐多起来。这不,在考入北大后,还没开学,丁羽已在网上结交了一批同学,其中的3人已在开学时来我家做客,成了好朋友。这些朋友,对丁羽的成长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的朋友甚至无话不谈,对我们家长保密的个人感情方面的事,他们都能无所顾忌地进行交流。

丁羽的朋友多是他个人交出来的,而他爱交朋友的品行却是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最典型的是一巴掌拍出个朋友的故事。

那是丁羽上初中的时候。一天上午,我突然接到班主任沈老师的电话,说丁羽在下课期间打闹,有个同学在他后背上拍了一巴掌,就见他胸闷气短,脸­色­苍白,已送到附近医院救治。我赶到医院时,发现老师、“肇事”孩子及其家长都已围在急诊室门外,见丁羽渐渐恢复正常,大家悬着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

这个拍打丁羽的孩子叫欧阳仲夫,是丁羽的同班同学。他有着明显超出年龄的礼貌,不断地向我道歉,说些安慰的话。他的妈妈一边不停地道歉一边跑前跑后地帮助挂号、交费并扶丁羽到有关科室诊断。虽然孩子受伤我心里沉甸甸的,但从欧阳仲夫和他妈妈的表现中,我明显感觉出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不凡素质。

从那以后,欧阳仲夫常来看望丁羽,丁羽也常去拜访他,一来二往,他俩就成了好朋友。我经常把观察到的欧阳仲夫的好品德和好习惯讲给丁羽,让他学习。有一次,欧阳仲夫和我一起聊天时说,他小时候妈妈对他要求不是太严,因此学习基础没打好,现在学起来就感到有些吃力,他妈妈要是早点对他要求更严一些就好了。一个上初二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感到非常吃惊,我当时判断他在情商方面至少比丁羽超前两岁以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丁羽,丁羽也受到了触动,还把这件事写进了作文里。你在背地里夸别的孩子,就是给他指出了榜样。同时,也表明了你赞成、鼓励他们成为好朋友的观点。

初中毕业时,欧阳仲夫确定留本校继续读高中,丁羽则被我动员保送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时,丁羽极不情愿离开这位好朋友,流着泪向我求情,说为了友情愿意和欧阳仲夫一起留在本校读高中。为了丁羽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选择一个离家较近的学校,我还是下定决心做说服教育工作,最后丁羽实在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到首师大附中报到。

三人行必有吾师,朋友对丁羽的影响简直太大了。丁羽高中时有个同学叫郑辰,聪敏善辩,对社会、人生等重大认识问题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一次与其父邂逅,方知其父乃经济学者,终年受聘各地演讲,郑辰受其父熏陶,经常与父亲探讨有关社会重大问题。丁羽常与这样的同学交流,其思想认识水平快速提高便是顺理成章之事。过去,丁羽长于数理而短于论辩,自从与郑辰频繁交往之后,逐渐变得能言善辩、幽默风趣起来。

与学习好、思想品德高尚的同学交往固然是好事,但与普通同学乃至较差的同学也不是绝对不能交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醒孩子学习他人长处,而避开他人短处。丁羽有个小学的同学,从小喜欢打架,脸上常是血迹斑斑,学习一般偏下。上初中后,一般同学都不愿与其交往,那位同学变得很孤僻。一天,这位孩子打电话给丁羽,说要来家里找丁羽玩。丁羽拿着电话犹豫着不知如何回答,我在一旁暗示应同意他来玩。放下电话后,我对丁羽说,这孩子过去好打架,但现在已经是中学生了,谁也不会再打架了,但许多同学还是冷落他,这对他是不公平的。只要你注意观察他,他身上肯定有许多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优点,警惕他的缺点传染你,学习他的优点加强你,你就会变得更加优秀。后来,在我的支持鼓励下,他们常邀在一起打球,玩电子游戏,也没见他受到所谓的不良习气的传染。

一巴掌拍出个朋友(2)

在丁羽小学期间,我们就有意识地培养他接交朋友的习惯。一是欢迎他带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二是支持他到小朋友家去;三是利用过生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丁羽上小学期间的每个生日,我们家都会做上一大桌子菜,请七八个甚至十来个小朋友到家里来祝贺一番。参加别的小朋友的生日聚会时,我们一定要丁羽带上一个小礼物,而且是别人最喜欢的,尽量比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要贵重些的。从小培养他重友情、轻利益的良好品德。

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发明创造已不是像爱迪生、居里夫人那样靠个人奋斗就能成功的,而是要像比尔盖茨、王选那样带领一个集团发起冲击。要具备他们这种“学科带头人”的素质和能力,从小就必须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为什么有才华的人多而成功的人少,就是因为成功不仅仅需要才华,更需要人的综合素质。

我相信,在人生的道路上,丁羽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他的道路将是宽广的,生活将是丰富多彩的,祝他一路走好。

找钥匙

家长心语:

幼稚、莽撞和固执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特点,只有让他亲身经历才会成为他刻骨铭心的记忆。父母所要给予的,是及时的建议、提醒和引导,是及时将孩子的经验教训固化在他的大脑中,成为他终生享用的财富。

生活里有许多事情,你单纯讲道理孩子是不听的,等他碰壁之后,你再把握时机进行事后教育,可能效果会好些。

丁羽上初二时,家中常无人,为使他放学后能及时进家门,便让他上学时带上家门钥匙。为防止丢失,我建议用一根细绳把钥匙拴在裤鼻上,但他不同意,很自信地说放在裤兜里不会丢,怎么劝说也不听,只好由他去吧。正如我所担心的,不久后的一天傍晚放学后,丁羽这把钥匙连同公共汽车月票一起丢失了。看着他沮丧的样子,我知道进行教育的机会来了。

我带他一起返回原路去找,分析可能丢失的各种情况,一边仔细查看道路两旁,一边询问路边的门岗值班员、小摊贩等,一直找到公共汽车站,因为他清楚记得,下公共汽车时还向售票员亮过月票,那时钥匙还在。虽然知道即使是这样仔细查找也很可能是徒劳的,但为了加深他的记忆,为了让他承担失误造成的后果,同时,借此机会使他学会一些寻找丢失物品的方法,我还是尽量把这件事做得一丝不苟。我着重与他一起分析如果该钥匙被坏人捡到并跟踪到家门口,就会给家中安全造成很大隐患,说得他心服口服。回家后,他主动将一把新钥匙拴到了裤子上。

如果没有实践,只是在家长的劝说下,就能明白把钥匙拴在裤子上所带来的不便,远远小于钥匙丢失后所造成的损失和隐患,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只可惜,这样的“天才”是很少见的;在固执己见发生问题之后,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而按大人的要求改正错误的,就应该算是聪明理智的孩子,绝大部分孩子属于这种情况;如果在问题发生之后,孩子仍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我行我素,除非这孩子智力不正常,否则家庭教育肯定有问题。

幼稚、莽撞和固执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特点,只有让他亲身经历才会成为他刻骨铭心的记忆。父母所要给予的,是及时的建议、提醒和引导,是及时将孩子的经验教训固化在他的大脑中,成为他终生享用的财富。

试想,如果我当初一定要强迫孩子把钥匙拴在裤子上,也许这把钥匙不会丢,但他却失去了一次以小不便换大安全的教育机会,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许会因此而吃大亏。在我看来,这件事使丁羽受到的教育已远远超出这件事本身。

打滚撒泼也没用(1)

家长心语:

克制欲望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一课上得越早效果越好。

丁羽上幼儿园时,一个星期天,我们带丁羽到离家不远的永定路商场购物。丁羽看上了一个木制火车模型,哭闹着要买。细看模型,挺­精­致,价格也挺高。再看功能,除了轱辘可以转动外,其他都是死的,只具观赏­性­。根据当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和该玩具对孩子智力开发的作用,我决定不买。但在当时他那个年龄,讲这番道理他是听不懂的。他大闹起来,号啕大哭,躺在地上打滚撒泼,怎么劝说也不起作用。我没有妥协,也不再劝说,站在一边无动于衷地看着。过了没多久,他停止了哭闹,似乎忘了买模型的事。于是我们有意转移他的注意力,把他带出了商场。走出市场很远,看他情绪平静了,我才慢慢给他讲不买的理由。他似乎有些明白,不住地点头。后来,他在商场看上什么玩具,只是表示出购买的愿望,然后听大人的解释,但凡大人决定不买的,他都不再哭闹。

这件事情,我感到自己的处理是恰当的。主要体会:

一是孩子不能娇纵。学会克制欲望,是给人生铺下一块基石;学会表达欲望,是给人生增加一门技巧。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占有欲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不满足中,他才能学会克制,学会争取,学会珍惜,学会奋发。如果不讲原则,一味迁就,要什么给什么,他的欲望就会被刺激得越来越大,最后膨胀到任何家庭都负担不起时,再加约束就非常困难,甚至要付出巨大代价。被娇惯纵容坏了的孩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发生在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小孩一天到晚围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边的孩子,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克制欲望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一课上得越早效果越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根本不具备满足欲望的条件,就绝少会犯娇纵孩子的错误,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也有特例,据报道,有一个农村孩子的父亲,为满足女儿到国外追星的愿望,竟提出卖肾筹钱。这是教育的悲剧,更是人生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晚年被子女遗弃、甚至虐待的老人,他们述说自己当年如何“疼爱”孩子,而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孩子今天会这样对待他们。其实,种种“祸根”都是他们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早就埋下的,只不过他对这种因果关系看不透罢了。“娇儿无孝子”,这是个老理,人们说了几百上千年了,但真正做起来,不少人还是犯迷糊。

二是要多讲道理。你别以为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其实他的理解能力是飞速发展的。只要你耐心地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对他讲,他的接受能力是超出你的想象的。比如,你对他说,如果给你买了这个玩具,咱今天的钱就不够买菜买饭了,他能不懂吗?你也别以为小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的各种观念都会随着经历快速形成,有时快得会让你吃惊。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家长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用孩子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讲道理,从而做到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孩子的启蒙者、领路人,逐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实,人就和计算机一样,身体是“硬件”,而知识、能力、­性­格、习惯以至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是“软件”。你生下一个孩子,就等于从商店里抱回一台­祼­机,你想让它具备什么功能,你就得给它装什么样的软件。计算机的软件是现成的,你只要按要求安装就行了,而给孩子的头脑装“软件”,却是要一点一滴地在生活的每时每刻进行,而且这个“软件”也不是预制好的、现成的,而是深深地打上了家长和教育者自身素质的烙印。“狼孩”只会学狼叫,因为狼只会装它那套狼的软件。想让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你必须给他装高素质的软件。而要给孩子安装高素质的软件,我们做家长的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做一个合格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打滚撒泼也没用(2)

三是给孩子选择玩具,要动脑筋。各类布娃娃、模型和电动玩具,是以观赏为主的;各类拼图、拼装、解锁等玩具,是以智力开发为主的。在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赞成少买观赏­性­玩具而多买些益智类玩具,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有人只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而不知道处处时时都有使孩子聪明的办法和道理。孩子的玩具,既能体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更能体现家庭教育和引导方法的高低。

挫折是金(1)

家长心语: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帆风顺。但一帆风顺的人生也许是苍白、无聊的人生!

不经历挫折,孩子就难以成熟;不经历挫折,孩子就很难产生奋发的动力。

初中3年,是丁羽最“风光”的3年。除了继续保持着“神童”的称号,积极参加班内各项课外活动外,在家里每天保持着玩一个小时的电子游戏(周六、周日和节假日两个小时),生活优哉游哉,非常轻松。那一段时间我对他抓得也不够紧,总以为只要保持这个状态,上北大、清华应该不成问题。在这种麻痹思想的指导下,一个潜伏着的危机已经悄悄逼近。

那时,语文老师沈红已找我谈过,大意说丁羽的语文退步很大,作文语言贫乏,字写得谁都认不得。我当时并没在意,以为她作为语文老师,可能是要求太高。直到中考语文亮起红灯时,我才大吃一惊。

2000年丁羽中考时,全国正闹SARS,为减少传染机会,北京中考只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不考物理和化学。丁羽的语文拉了分,而数学和外语也没发挥好,只考了309分(满分360分),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录取线316分竟差了7分。虽然丁羽被该校提前保送,但考这个分多少还是出乎预料的。由于不够该校录取分数线,学校不得不使用有限的指标去“捞”他。这时,该校教务处负责招生的几个提议“保送”丁羽的李老师、陈老师和梁副校长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考这样的成绩,丁羽也感到无地自容,昔日“神童”的感觉荡然无存。在挫折面前,是奋发,还是激流勇退,丁羽走到了十字路口。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关键时刻,作为家长,这时的激励、引导将起决定­性­作用。

我给丁羽谈了两个小时,其中至少有十分钟的训斥。你丁羽近两年来盲目乐观,老师和家长的话听不进去,你给同学改作业,你在电话中给同学讲题,却很少听到你问老师或同学问题,你自以为超人一截,其实已被那些暗加劲的同学超越,你自己还混然不觉。你现在考这个成绩,如何向赏识你、推荐你、保送你的老师和校领导交代,你觉得对得起日夜为你­操­劳的父母吗?只训得他哇哇大哭,痛悔不已。我说,好在开学后还有一次学校内部组织的分班考试,那时如果再考不到前面去,我真觉得无颜以对那几位力荐保送你的老师。接着,我帮他分析了严峻形势,指出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找出了各科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人,只有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才能迸发出无尽的潜能。在开学前的一个多月里,丁羽确实进入了状态,电子游戏不玩了,各种活动也减少了,每天有效学习时间达10小时以上,几乎是三五天就能做一本练习册。过去家里为他买的已被尘封的各科练习册几乎做了个遍。看到丁羽进入这样的学习状态,我心里有了底,因为他的潜力我是了解的,在学习方面,没有任何一门课能经得起他发起的这种冲击。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不出所料,丁羽在开学后的分班考试中名列前茅,被分在了重点班,以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比全校倒数第一名还少7分的负名次,一下越过400多名,谁说这不是奇迹!当时,我是那样的高兴啊,真像压在心头的巨石一下落了地一样轻松。这种轻松,决不在于丁羽能进入重点班本身,而在于这个成绩,完全可以为推荐丁羽保送而几近蒙冤的几位老师们洗刷出自己的清白,还他们伯乐识马、慧眼辨才的无私本­色­。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这几位恩师们写了饱蘸感情的感谢信。据说,这封信令那几位老师感慨万千,热泪盈眶。该信全文如下:

致首师大附中教务处老师们的信

尊敬的首师大附中教务处老师们:您们好。

我以十分激动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信,表达我们全家对你们慧眼识才,将我的儿子丁羽保送进入你们这座誉满京城的市重点中学的深切谢意。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挫折是金(2)

丁羽是个品、学、体兼优的孩子。为了使他进入你们的学校,我多次写材料、面谈反映情况,你们都给予了认真细致的接待。梁副校长、李老师、陈老师多次冒着“非典”病毒的威胁接待我们,使我们深受感动。特别是李老师多次到外校有关单位和部门考察摸底,对我们提供的获奖证书仔细甄别,其对工作的负责­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为了表达我们的谢意,我数次提出请教务处的全体同志到外面招待一次,但均被婉言谢绝。李老师连家里的电话都不肯向我提供。我为贵校有你们这样一个奉献、敬业、廉洁的集体而感佩、而鼓舞、而自豪!

丁羽是个有争议的孩子,主要是考试成绩起伏较大,有偏科问题。发挥好时,他能在数、理、化、英语四科中分别进入区、市和全国级竞赛并获奖;发挥不好时,能被挤出年级100名外(在中关村中学)。特别是这次中考,因“非典”取消理、化,对他更没把握。对这种情况,教务处的老师们非常清楚,同时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选了他,如果中考不够线,学校的直接损失就达3万元,若分班考试再不突出(连续失误也不是不可能的),教务处的老师们将身背黑锅,跳进黄河难洗清;如果为了个人避嫌放弃他,又很可能失去一个真正的人才。为了学校的发展和长远利益,更为了祖国人才的培育,你们把个人的名利置之身后,毅然作出了惊人的选择,向学校领导大胆推荐,为校领导作出正确决定尽了职、担了险。实践证明,在他考试未达线的一段日子里,你们和我们家长一样心情沉重,给学校造成直接损失3万元的压力使我们无言以对。李老师满眶的泪水和几乎颤抖的声音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好在苍天有眼,真事假不了,当丁羽在分班考试中脱颖而出时,我们全家和教务处的同志们、老师们顿时如释重负,激动的泪水交织到一起……

一场戏剧­性­的考试结束了,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次考试使众多优秀生员落马,对国家选拔和造就人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将是深远的。素质教育向何处去?长此下去,高分低能将越来越严重。

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鸡­却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丁羽是个有潜力的孩子,特别是他在计算机方面所表现出的悟­性­和钻研­精­神是令人赞叹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有表现的机会,他会令世人刮目的。尊敬的教务处的老师们,我们相信,你们对丁羽的选择是明智的。我们全家和丁羽本人决不辜负你们的信任和重托,决不让你们承受的3万元损失付诸东流。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最优秀的成绩回报你们的厚爱。

再次向为选择丁羽而蒙受委屈的李老师、陈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表示我们深切的敬意和感佩!

祝好人一生平安。

丁羽家长:丁廷福 贾秀芹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